fbpx
x

佛教徒行善,是為了回報嗎?──記土耳其交化交流之旅

伊斯坦堡街頭的彩票攤販
伊斯坦堡街頭的彩票攤販

2012年9月,感恩「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的安排,令我有機會參加了12天的「土耳其交化交流團」。土耳其確實有很多與香港不同的地方;它是一個回教 (伊斯蘭教) 的國家,而香港是一個兼容不同信仰的地方。當地婦女上街時還要把自己藏在頭巾及長袍裡,而香港的女士夏天未到已迫不及待換上背心短褲。然而,當地婦女在頭巾及長袍包裹下展露的親切笑容,在香港卻是很少看到的。

此行接觸了當地的朋友、家庭、及一些學術、傳媒、慈善團體等,除了加深我們對土耳其的人民、歷史、文化、宗教及經濟的認識外,同時,亦從中了解他們對佛教的一些看法。

在伊斯坦堡 (Istanbul) 時,我們探訪當地一個伊斯蘭家庭,並獲他們熱情地招待到家中晚膳。可能我們的團友超過一半是出家人,也可能當地人很少機會接觸佛教徒,所以主人提出很多關於佛教的話題。當主人解釋伊斯蘭教的同時,法師們也積極回應他們對佛教的提問。誠懇的交流,打開彼此宗教之間的溝通,不僅幫助我們理解別人的信仰,同時也加深我們對本身信仰的認識及反思。尤其是主人提出其中一個問題:「佛教徒行善,例如用自己的時間去弘法,是為了回報 (Reward System) 嗎?」

這問題引起了我如下連串的反思:

(一) 是甚麼令一位非佛教徒會對佛教徒有如此看法呢?
(二) 佛教徒行善的目的真的是為了講求回報嗎?
(三) 若行善真的是為了回報的話,那麼是甚麼方面的回報呢?
(四) 若行善不是為了回報的話,正如主人的疑問,為何用自己的時間精神去幫助其他人呢?是甚麼力量推動的呢?

伊斯坦堡街頭刷鞋攤販
伊斯坦堡街頭刷鞋攤販
伊斯坦堡景色
伊斯坦堡景色

第(一)個反思:是否佛教的一些儀軌,例如拜佛、誦經、放生等,令主人有此想法,或者是否有些佛教徒本身也認為做佛事是為了自身求功德?

很多人對佛教儀軌,只側重在「事相」上而有所誤解。應從佛理上去了解佛教儀軌背後的意義:「我們不是為念佛而念佛,為喫素而喫素,為誦經而誦經」,而是為了信願,慈悲,智慧的進修。[1]

對於佛教徒做的善行是否為了回報,由於佛教徒在地域、時代、入門、根器不同,加上每個人對佛教的義理認識深淺不一,所以對此問題,不能武斷下絕對的否認或同意的定論。關鍵在於該佛教徒自己本身的心態。

行善「是」或「否」為了回報,可以回歸至我們為何學佛上來嘗試探討。引用太虛大師所言:「吾人之標準祇在『學佛』,吾人之目的只在『成佛』」[2]

簡而言之,一切法門,無非為了引導我們趣向佛乘。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佛陀為了適應眾生根器而開示不同次第的五乘修學方法;例如說持五戒,可得人乘的福報;修十善道可得天乘的福報等。佛陀的本懷,無非是「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這些修行次第都是為了引導眾生從煩惱的此岸走向覺悟的彼岸,從無明的虛妄走向光明的真實,從污染的世界走向清淨的淨土,從迷執的凡愚走向解脫的聖道,最終目的,還是希望眾生「會三歸一」,趣向成佛的菩提正道。

同一天空下──土耳其鄉郊景色
同一天空下──土耳其鄉郊景色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3]。因此,不能排除有一些初學者對佛教義理不太了解,起初是抱著求功德的心態,或者是遇到甚麼煩惱事情,成為他們接觸佛教的因緣。但是,隨著對佛教義理加深了解,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通過宗教的情操長養其菩提心,從初期只求一些世間福報,進而提昇至成佛的廣大願行。

印順導師曾以「菩提願,大悲心,性空慧」這三大綱要,來統攝一切學佛法門,作為菩薩所要修行的真實功德。[4]

大乘佛教以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為職志,這是宗教精神的最高表現。

任何佛事功德,都不只是為自己成佛了、自己解脱了。成佛的目的是為了眾生,希望一切眾生也能解脱成佛、離苦得樂。佛教迴向機制,可體驗出真正的佛教徒做任何事都不應求回報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功德都迴向給眾生,使這些功德都成為眾生解脱成佛的因緣。當然,體驗空性的菩薩不會執著所謂「行善」、所謂「功德」。

佛教徒做利他的事,既然没有要求,不求回報,不求功德,那麼,背後推動行善的原動力是甚麼?如果有要求,求回報,想得到一些好處,或者是想得到一些功德,這樣都是發心不正確[5],發心應該是:「發心為他利,欲正等菩提。」[6]。因此,一個真正有成佛意願和決心的菩薩,是本著「不為自已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力及悲心去成就利益眾生。

除了願力和菩提心外,真正的佛教徒在菩薩道的實踐上,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空慧,對一切善法以無執著、無住、忘我、以不求回報的心為大眾做事,更不應為個人名聞利養而做。就是因為這顆不求回報的心,「以無所得」而得,才是最大的得著。

菩薩發願「嚴土熟生」,以化度眾生,莊嚴佛淨土;同時,菩薩感激眾生給予其行善的機會,成就佛道的因緣。在這種互為因緣,相依相待的關係中,究竟佛教是求回報耶?非求回報耶?或許,可以用「真空妙有」的「中道」來概括:「無所住」故「非有」;「以無所得」而得,故「非無」。

最後,引用史維仁教授說:「當一個人把一個他本身不信仰的宗教觀念,從客觀的角度解釋給一個有這種觀念但不清楚的人,使得他進一步理解時,他會發現:他不僅對別人的宗教用客觀的眼光來看待,而且因為這種方法已經變成他思惟的習慣,對自己的宗教也是一樣。」[7]。 通過其他宗教人士的觀念,從而檢視、反思自己根深蒂固的信仰,可以說是這次「文化交流之旅」賜予我最大的得著、回報。


[1] 印順導師,《學佛的根本意趣》:「我們不是為念佛而念佛,為喫素而喫素,為誦經而誦經,我們是為了策發信願而念佛,長養慈悲而喫素,為了引生智慧而誦經。這是方法,目的在信願,慈悲,智慧的進修。所以真心學佛,學修菩薩行的,要從念佛中策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精進。從喫素放生中,長養慈悲,去做種種有益人世的福利事業。從誦經中,進一步的研求義理,引發智慧。這樣,才盡到了初方便的力用……」

[2] 太虛大師:《講學與修行》,《太虛大師全書》。

[3] 《大乘起信論》

[4] 印順導師:《學佛三要》

[5] 達真堪布:〈不求回報地付出就是回向〉

[6] 彌勒菩薩:《現觀莊嚴論》(Abhisamayālankara),「一切相智品」。

[7] 史維仁:〈從客觀的立場理解宗教〉,《中華佛學學報》,第01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87年,頁327-367,http://www.chibs.edu.tw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