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你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嗎?

與人發生爭執時,偶或語氣太重,說了傷害對方的說話,為表歉意,我們也許會說:「……我無心咁講,請你唔好介意……」,但這句說話確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所謂「無心」應該是指自己並非有意說出這話的,即是「無意」而說。如果是「無意」,那又是甚麼在推動你將那樣的話說出來?這又是否代表著說這句話的行為與自己無關?

佛教說身、口、意三業,如果自己「無意」說出傷人的說話,那麼這仍可算是「口業」嗎? 只是「口業」嗎?甚至更進一步要問的是:我們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嗎?

根據法相唯識的義理,八識中以「意識」最為猛利,只有「意識」才可以於其他五識的見、聞、嗅、嚐、觸所緣之色、聲、香、味、觸等境加以精細的分別,然後有善惡的造作。《八識規矩頌》中說到「意識」時有這樣的兩句說話:

「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

「根」是指六種「根本煩惱」,「隨」是二十種「隨煩惱」,「信」是十一個善心所(於五十一個心所中只有五份之二是善的),而「等」就為其餘的五種「徧行」、五種「別境」及四個「不定」等十四個「心所」。「意識」是八個心王中(前五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唯一與五十一個心所都全體相應。若「意識」是善的,善心所立即附和,同時生起;若「意識」是惡的,「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等染污心所亦立即附和,同時生起。[1]我們一切的行為、言語、思想,都是由心識來作推動,「意識」的作用就是造業感果,身與口本身是不會造業的,「動身」,即身體的行為;「發語」,即口所說的言語,全都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因此佛教特別著重「意業」,強調「心為法本」,一切由心念為前提而有所謂的善、惡業可言,甚至可以說「意」本身即是業。早在《中阿含.優婆離經》中便有記載當時苦行尼揵問佛陀:

「施設何業為最?」

 佛陀回答說:「我施設意業為最重,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身業、口業則不然也。」

再如《成實論‧三業輕重品》亦有說:

「又不離意業有身口業報。若意依身口行善不善。名身口業離身口業意業有報。離意業身口無報。故知意業為重。非身口業。」

善、煩惱及不定的心所隨著「意識」的分別而起,經過三個「思心所」的階段,然後便做出「動身發語」的行為。每當境界現前,根、境和合,「意識」先作一番計度思考,籌量其利害、得失、善惡、是非等,這是「審慮思」。計度思考後便作出付諸實行的決定,這是「決定思」。既已作決定,便由「思」心所「動身發語」,處理當前一切境界,發動身、口二者去執行 ——「發動思」。由此可見,我們作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都是一連串複雜的心理活動,經過審慮、決定,最後才發動,展現成行為,也就是「業」。所以,說了傷人的說話,並不能推卸說是「無意」的啊,因為我們是經過「決定思」才發動成為言語的!但也許你會說我真的是「無心」的,只是氣在頭上,衝口而出,不能控制罷了。這「氣在頭上」的背後其實是六根接觸六塵之境而起了感受,分別,生起了不善的意識及不善的心所,不能自控地推動出相應的行為。即使不是蓄意要以言語傷害他人,但在當時的塵境之下,於「動身發語」前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樣被塵境牽著走,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

古師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識」除了在「五無心位」[2]不起活動外,於其他任何時都是不會停下來的,也就是說我們都總是在起心動念中。但是我們對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是清楚?還是不清楚?觀成法師在其《八識規矩頌——唯識初探》中,就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說話:

「學習唯識者不要只著重文字名相的熟習,這不過是「文字般若」,要把其所詮釋的哲理實踐於生活中,這才是「觀照般若」,從而啟發智慧,趣向「實相般若」。研究「心所」使我們啟示甚麼呢?其目的在於令我們時刻以「心所」為鏡,隨時反照內心。」[3]

參加禪七就是一種專門的訓練,讓我們學習如何反照內心,觀察自己的每一個念頭。訓練我們的心態,訓練我們的覺知,讓當下這一念能夠清明地呈現在每一個當下,安住在當下。每有起心動念,便立即如理作意地反問自己:

「我今一念,落在何處?

善?惡?無記?

若是善,是何等善?

若是惡,是何等惡?

為甚麼要起這念頭?

若是煩惱念頭,要覺察它的生起、持續與消滅。」[4]

如果能時常反照內心每一個念頭,便即是能讓我們提起正念,不再處於被塵境牽動之繫縛狀態,這才是真正的「正觀」(mindfulness),才是真正的修行。沒有經過禪修的訓練,每當念頭生起,心就會不自覺地追逐不捨,粘著不放,直到發動為身、口二業,所以師父們都說:「修行就在起心動念處」。若不能好好看守自己的念頭,於境起心動念而不自覺,便造作與六道生死輪迴的諸業而生死流轉不息了。

《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中說:「……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當下這一念當然可以帶來無窮無盡的苦果,但亦也可能具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古德禪師曾說: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

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

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

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5]

心念一起便覺,一覺便轉,不再受煩惱繫縛,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只要能安住於善念、信心及大願,就能與諸佛菩薩相應。整個法界具足十法界染淨諸法,你的念頭一動,你就跟誰感應了!

延伸閱讀

阿毘達磨──佛教如何看現象世間


[1]一切心王生起時,必有五徧行心所與之相應同起。有關心王與心所之關係,可參考由羅時憲教授所編寫的《唯識方隅》,頁65-85。

[2]五無心位:極睡眠、極悶絕、滅界定、無想定、無想天。

[3]觀成法師講述,陳其斌居士整理(2018):《八識規矩頌 – 唯識初探》,溫暖人間2018年3月初版,頁157。

[4]同上

[5]徹悟禪師語錄,大正藏,頁334,b24。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