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八正道只為出家人而設?——淺談八正道

八正道被稱為「中道」,因為它遠離縱欲與苦行兩種極端;八正道又稱為「古仙人道」,意指這是一條過去諸佛所必經的途徑。佛陀曾對須跋陀羅表示:「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由此可見,八正道是解脫生死的充分且必要條件。有人以為這種修行法門只適合於出家人,與在家人無關。這是種誤解,事實上八正道亦是為在家二眾而設的。

八正道也是為在家人說

為什麼說八正道亦是在家人的修行準則?這起碼能從三個方面得知。一、八正道的第五道支「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法取得衣食住行。所謂「正當」、「不違背佛法」的意思,是指不以販運武器、人口、動物(屠宰和肉類生產)、毒品、酒等行業維生。這些規範所針對的對象,顯然就是為在家人而定的。

二、一般大家都認為,出家人修行八正道,而他們所希求的是究竟解脫樂,於是形成了要獲得解脫樂便要修八正道的印象;在家人只在乎現法樂,不追求究竟解脫樂,所以在家人不必修行八正道。事實上,修習八正道不僅能導向究竟解脫樂,而且能導向後世樂,以及現法樂——當生的安樂、幸福。

三、佛陀曾表示:「比丘!我不贊成在家人或出家人行邪道。」這裏的「邪道」被界定為與八正道相違背。換句話說,佛陀不贊成在家人或出家人做與八正道相違背的行為。由此可見,當佛陀在談及甚麼人應該行八正道時,就已經將在家人考慮在內。從以上三個層面來看,八正道亦適合於在家人的修行。

八正道以正見為先

八正道雖分為八個部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但它們卻是一個整體、互相統攝,而朝向「苦滅」的方法。換句話說,八正道的每一道支都需要伴隨其餘七道支,才能趨向解脫。

八正道始於正見。大致說來,正見就是知道、分辨甚麼是邪見,甚麼是正見的智慧。它可細分為世間正見,以及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是建立善惡、因果、業報與凡聖的觀念;出世間的正見就是相信並接受四聖諦、三法印等教法的原則。八正道以正見為先導,因它能為其餘七道支提供正確方向。

第二道支是「正思惟」。它是一種心的動機,具備有目的或意願的心理活動。具體上來說,正思惟有三重意義:一、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惟。二、無貪的思惟。三、培養慈悲心,以對待一切眾生。人的思惟與社會的平和息息相關,大體而言,社會上的一切衝突、暴力等事件,皆源自於人的邪思惟。

每一道支的關係緊密

八正道每一道支的關係是環環相扣的。前面所說是有關人的知見、思惟,這是屬於內在的,而它們向外所表現的就是身業、語業兩種。而後面三道支的內容核心為語、業、命。佛陀從四種角度來教導甚麼是正語:一、不妄語。二、不兩舌,不在人與人之間製造仇恨。三、不惡口,不說各種毀謗、傷人的話語。四、不綺語,不說各種無聊、不具意義的話。

道理雖然清晰,但現實生活的情況卻是複雜的。假如說真話會導致無義利的後果,或者對他人構成傷害,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從正語的涵義來看,如果說真話會出現這些後果,那麼我們連「真話」也不應該說。因為講真話時,必須要考慮這些話的潛在影響,當下的時機是否適當等因素。

下一道支是「正業」,它與身業有關。正業是正確的行為,它包括遠離殺、盜、淫等行為。第五道支正命,指正確的經濟生活。佛陀提及有五種生計必須避免:一、販賣武器、販賣人口(俗稱「賣豬仔」)、售賣肉類、販賣毒品、經銷酒類。總之,任何傷害眾生、任何不如法的行業,即使有經濟上的利益都應該避免。

了知事物實相的條件

八正道的最後三支: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三支的功用在於修心。正精進是努力斷除不好的習氣,以及避免這些壞習氣重生,同時要培食及鞏固好的習慣。第七道支正念,是指心要處於當下,保持專注、覺醒的狀態。它像是扮演著內在導師的角色,監視和指導一切心理活動。為了監視一切心理活動,就需要讓心維持在當下,對於生起的思想,不判斷、評價、編輯和詮釋。[1]最後一支正定,是統攝雜亂的心,令我們的心處於寧靜、了了分明的狀態。要洞悉諸法實相,正定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因為只有在獲得正定時,我們才能如實知見諸法實相。

從佛教的修行體系來看,八正道涵蓋戒定慧三學:正見和正思惟則是屬於慧;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於戒;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屬於定。八正道是一條趨向「苦滅」的道路,有時我們逐步而行,有時候我們需要互相結合。因而在佛教中,不管我們希求的是解脫樂、後世樂、還是現法樂,「八正道」都是一種非常關鍵的修行工具。

延伸閱讀

戒律限制了個人自由?還是幫助我們擇善捨惡?

參考資料

劉錦華(2018):《向於捨》,明珠佛學社、美國德州佛教會 聯合出版。

Y. Karunadasa (2013). Early Buddhist teachings: The Middle Posi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 Y. Karunadasa (2013).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