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悲心繫泰北,一生不離捨!是甚麼經歷令曾醒明情牽異域?這位電視台公關元老如何屢以善緣拆局解困?

曾醒明曾在無綫電視工作逾四十年,憑著好人緣備受同事及傳媒愛戴。
曾醒明曾在無綫電視工作逾四十年,憑著好人緣備受同事及傳媒愛戴。

在電視台勤勉近半世紀的曾醒明不是佛教徒,也沒有宗教信仰,惟大半生堅持以慈悲心、包容心與感恩心處世待人。他不僅對曾服務過的公司都鞠躬盡瘁,更熱心慈善工作,過去三十多年一直鍥而不捨地扶助泰北地區的中國同胞,每次談及其扶貧體驗,都會禁不住熱淚盈眶。有一句話,他經常掛在嘴邊,那就是「廣結善緣」。人所皆知的四個字,他以自身經歷深刻印證。

「無論你身在何方,處於甚麼位置,這句話都一定受用。畢竟,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他如是說。

窮家子弟   力爭上游

曾醒明這個名字,在廣播界可謂無人不知。現年六十五的他,曾於無綫電視服務四十二年,直至今年一月,才轉任亞洲電視外事部總監。回望過去數十個寒暑,曾先生自覺上天待他不薄,即使自幼家貧,學歷不高,卻能憑著努力與人緣,在無綫由公關助理做到企業傳訊部宣傳科副總監,從中得到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

曾醒明坦言,他是窮家子弟出身,年紀小小已歷盡辛酸。「我在內地出生,四歲那年與弟弟隨父母來港,在香港成長及接受教育。由於家境貧困,最初只得寄人籬下,一家四口居住在狹窄的柴房裏,連睡床也沒有,僅能在柴堆上放張木板,鋪張草蓆,就此當作睡床。」回想童年往事,一切依然歷歷在目。「其後,我們搬到木屋區居住,卻不幸遇上水淹,一家人被迫離開家園,先後住過樓梯底及鐵皮屋,過著如難民般流離失所的生活。」

儘管遭遇坎坷,但也正正是這些艱苦的經歷,令曾醒明較一般孩子早熟。「我小學畢業後,一家人才獲安置到徙置區居住。當時家中又多了幾個弟妹,經濟負擔很重,所以我自中二那年開始,便要半工讀,直至中學畢業都是靠自己賺取學費。」在這段日子,曾醒明既做過街市兼職,又當過倒垃圾工人,其後更自薦替鄰舍的小孩子補習功課,成為屋邨小老師。「當時我看見屋邨的小孩子放學後流離浪蕩,無所事事,於是就自發替他們補習。我收取的補習費由一元至五元不等,但遇上家境特別貧困的,我會分文不收。其實我自小就有一顆助人之心,沒有人教我的,全都是自發。」

正因天性樂於助人,曾醒明投身社會工作後,總能處處為他人設想,不怕吃虧,也不斤斤計較。「我的第一份差事是在一家出入口貿易公司當辦公室助理,入職個半月已獲擢升為文員。當時我做事很主動,本來只需要煲水,但我卻主動替同事們倒茶抺枱,很快就升了職。」

雖貴為廣播界元老,曾醒明為人卻非常謙厚,常把「廣結善緣」四個字掛在嘴邊。
雖貴為廣播界元老,曾醒明為人卻非常謙厚,常把「廣結善緣」四個字掛在嘴邊。

待人寬厚   從不記仇

在出入口公司工作了一年多,曾醒明就考進了無綫電視公關部,出任公關助理,主要負責剪報及編寫節目表。曾醒明直言,投身電視台初期,也捱過不少鹹苦,不單被同事看扁,更因性格耿直而不獲上司賞識。「我這個人不愛應酬,下班後又不會像別人那樣跟上司太太打麻將,所以升職加薪都很慢。還記得當年有一位同事,雖然工作懶散,卻獲加薪三百元,而我只加了九十九元。當時我心想,為何連那『一蚊』也不肯給我,刻意讓我難堪?」

曾醒明自言生平最崇拜孫中山先生,辦事處也放有國父的雕像。
曾醒明自言生平最崇拜孫中山先生,辦事處也放有國父的雕像。

雖然如此,曾醒明並沒有遷怒於上司或意氣用事辭職不幹,反而繼續默默耕耘,加倍努力工作。也就是憑著這一點寬容與堅忍,他最終都遇上伯樂。「我在無綫的轉捩點是1987年遇到了一位很賞識我的上司,獲晉升為高級公關主任,讓我有更多機會發揮所長。只是升職後不久,又遭同事們排擠,令我頗感難受。」畢竟無綫是大機構,人事關係難免複雜,但身經百戰的曾醒明,仍秉持一貫的做人態度,以真誠化解危機。「當然,日久見人心,最後我也用真情打動了同事,而對於當日曾發起杯葛我的一位前輩,我也沒有視他為仇人,即使到了今天,對他依然非常尊敬。」

曾醒明自言從不記仇,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很快就會忘記。「經常記著別人對你不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盡量將別人的長處放大,短處縮小。如果只著眼於他人的不是,你的內心定會很不舒服。即使別人對我不好,令我剎那間有點生氣,但怒氣過後又會主動跟對方說話。也許,這就是佛教徒所說的『放下』。」

將心比己   廣結善緣

事實上,在電視台工作超過四十年,曾醒明向以人緣好見稱,一直深受同事和傳媒愛戴。「我經常跟同事說,我們每做一件事,都要盡量易地而處,也就是說,假若你處身於對方的位置,你又會有何想法?比方說,我們的工作是要方便傳媒採訪,那就要處處為他們著想。」

說到為人著想,最經典的事例莫過於2010年無綫高層陳志雲被廉署邀請助查事件。由於這宗新聞十分轟動,加上事態嚴重,無綫為免引起混亂,當時決定封鎖電視城,拒絕記者入內採訪。曾醒明回憶道﹕「那時候,管理層決定非常時期採用非常手段,禁止記者進入電視城,只讓他們在門外等候我們發放消息。考慮到電視城外面既無洗手間又無餐廳食肆,而記者為了履行職務絕不能貿貿然離開崗位,所以我就為他們提供流動洗手間及桌椅,並供應早午餐和飲品,讓他們安心採訪。」

由曾醒明一手創辦的「送炭到泰北」慈善計劃,三十多年來一直幫助泰北山區的中國遺民改善生活,推廣華文。
由曾醒明一手創辦的「送炭到泰北」慈善計劃,三十多年來一直幫助泰北山區的中國遺民改善生活,推廣華文。

曾醒明直言,此舉令傳媒大為感動,也因而種下了不少善緣。年前他從無綫退休,傳媒朋友就特意安排了十五圍酒席歡送他。「傳媒朋友不但集資為我擺酒,而且還捐出了一萬五千元資助我所籌辦的慈善項目,這令我覺得即使離開,也真的無憾。」他續說﹕「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有因必有果。有一句話我經常掛在嘴邊,那就是『廣結善緣』,這可說是我的人生座右銘。」

曾醒明身體力行,親赴泰北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
曾醒明身體力行,親赴泰北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

誠然,曾醒明的大半生歲月,著實與一個「善」字結下不解之緣。早在年少時,他已聯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組織志願團體「青鋒社」,推行青少年服務,及至1982年,更成立莒光文化服務中心,開展「送炭到泰北」慈善項目,幫助泰國北部山區的中國遺民改善生活,推廣華文。他解釋說﹕「當年我被柏楊撰寫的小說《異域》所深深觸動,繼而萌生了走訪泰北的念頭。這本小說主要描述國共內戰結束後,流落在泰緬邊境的國軍殘餘部隊的悲慘經歷,當時真的看到哭了,可謂入心入肺。所以我一直希望能親赴當地,去看看這一群人。」

遠闖異域   扶助貧民

1982年11月,曾醒明聯同四位朋友,帶同八箱物資,首次遠赴泰北。到埗後,當他親眼目睹當地人的苦況,不禁悲從中來。「當地居民住的是茅草屋,睡的是泥巴地,一天只吃兩餐,生活非常艱苦。以前他們為國家出生入死,最後卻落得如此田地,實在很悲涼。故此,我決定要為他們做點事。」

當時,曾醒明曾問他們最需要甚麼,滿以為大家最想獲得食物或衣服等急需品,豈料得到的回覆卻是﹕「我們最需要中文字典。」結果,他回港後隨即以空郵寄運了三百本中文字典到泰北,令當地人驚喜不已,自此亦為「送炭到泰北」長達三十多年的慈善計劃踏出了第一步。

由「送炭到泰北」資助興建的大同中學,是泰北山區最具規模的學校。
由「送炭到泰北」資助興建的大同中學,是泰北山區最具規模的學校。

曾醒明表示,計劃展開初期,主要是做基建工程,如挖掘水井及修築道路等。其後,隨著計劃規模不斷擴展,他們更協助當地人興建學校,推廣華文。「近年,我們投放了三百萬港元在當地興建大同中學。這是泰北山區最具規模的學校,有二十多個課室,三十幾位教師,由幼稚園到高中合共有九百多名學生,均為大戰後遺落在此的國軍後裔,而大同中學未落成前,當地學生只能在設施簡陋的茅草房上課。」

他不忘補充說﹕「大同中學為華文學校,建設此校,是希望中國文化能夠在當地繼續承傳。現時,校內學生既學習泰文,也學習中文和英文,完成學業後,更可到曼谷、清邁等大城市謀生。」

2017年「送炭到泰北」慈善晚會特刊
2017年「送炭到泰北」慈善晚會特刊

「送炭」千里,踏遍異域。曾醒明自言泰北清萊府六十條村落,他全都踏足過,而這些年來,他在當地也有過不少難忘體驗。「記得某次我探訪一所小學,那位校長竟捉緊我雙手、老淚縱橫的跟我說﹕『我一直以為香港人很勢利,只懂賺錢,但這次見到你們到來,我真的很感動。』校長的這番話,我一直牢記於心。」他續說﹕「別人常問我,為何這麼多年還是鍥而不捨地到泰北做慈善工作?其實就是這些觸動人心的經歷,推動我繼續走下去。」

曾醒明更不諱言,香港失落了的許多東西,如今全部都可在泰北尋回。「記得去年香港一群大學生前往當地學校探訪,美其名是義教,但既沒有在校內住宿,也沒有跟學生互動。最令人失望的是,人家一番好意為他們舉行歡送會,他們卻遲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而且還表現得若無其事似的,完全沒有歉意。我看在眼裏,也覺痛心。」相反,在物資匱乏的泰北山區,卻連小孩子也懂得尊師重道,以禮待人。「當地學生每次收到我們捐贈的文具和食物,都不會自行拆開,待老師發出指示後,才會開啟。小孩子遇見來訪者,都會向他們敬禮,並且禮貌地打招呼。每當我看到這些情景,就會覺得過去幾十年的努力,真的沒有白費。」

無可否認,隨著時代變遷,昔日我們秉持的許多傳統美德與核心價值,今天已不再受到重視。相對之下,曾醒明那份堅持做好自己、處處善待他人的情操,就顯得更難能可貴。「我覺得過去幾十年的人生,著實過得很充實,很豐盛。我很感恩能夠在無綫服務四十二年,若非在無線工作,我的生命不會如此豐盛。事實上,在無線建立的人際網絡,對我推行『送炭到泰北』計劃以及其他慈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太太,一直默默地支持我。」

最後,這位廣播界老大哥更語重心長的一再強調﹕「這個社會需要更多正能量,實在不希望有太多負面的東西充斥其中。說到底,還是那一句﹕廣結善緣。」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