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慈悲傾聽是轉化痛苦的藥方、是難能可貴的修行

網上圖片

一行禪師給我們條很獨特的藥方,可以同時轉化自己的痛苦和拯救地球。這藥方是慈悲傾聽。禪師強調「即使對方講的話並不真實,或者充滿錯誤的認知、指責和苦澀,還是保持慈悲的聆聽」。

說一則真人真事。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花雲費成名後是一位富人。她亦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非裔慈善家。然而她的童年甚為坎坷,曾經慘被性虐待。14歲時意外懷孕,不幸兒子早產,出生後不久夭折。

《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一書中敘述了這個故事。禪師嘗試告訴我們,學習聆聽會促使我們先處理自己的痛苦,得以轉化之後更能慈悲聆聽,幫助別人走出痛苦。(本書英文版”Zen and the Art of Saving the Plane”早於2021出版中文版剛於2022年8月由大塊文化出版,譯者是汪橋。)

怎樣理解「即使對方講的話並不真實,或者充滿錯誤的認知、指責和苦澀,還是保持慈悲的聆聽」?這裏有兩個意思:第一,我們有能力好好保護自己,即使聽到虛偽或指責等說話,都能保持安穩。第二,我們甚至能夠通過聆聽幫助對方釋懷。

禪師指出我們可以聆聽而不困於聆聽的内容。禪師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憤怒和慈悲的種子。如果我們努力不懈修習慈悲,内在的慈悲種子會比憤怒種子更有力量,我們將能避免外在原因引發内在的憤怒種子我們因此能夠保持安穩。

禪師又說,聆聽可以讓對方稍微釋然,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找朋友一起幫助對方重整生活,勿讓痛苦的源頭繼續困擾他。我們要運用善巧,積極幫助他辨識和深入轉化内在的痛苦我們不能只是被動和持續地聆聽,這樣可能會傷害自己和内在的菩薩。

聆聽這一服藥,可以把自己和別人連繫起來。禪師在《怎麼連結》(「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這本書中說,「對他人慈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聽他們說話。只要我們懂得如何帶著慈悲心聆聽自己的苦,就有辦法帶著慈悲傾聽他人,而聆聽有如敷在傷口上的藥」。

以上簡單的討論說明了傾聽是對別人慈悲,也是對自己慈悲。誰都想別人傾聽自己的話:上司想下屬傾聽自己的話,下屬也想上司傾聽自己的話;妻子和丈夫、子女和父母、老師和學生朋友與朋友,甚至敵人之間,都渴望被聽,沒有分別。

可是,我們難以控制別人,一定要別人傾聽自己。我們比較容易做到的,是先自己學會傾聽別人。這樣對自己有麼好處呢?

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的心先歸於平靜平和。專注地傾聽,回到聆聽的當下,進入別人的心靈,不判斷,不挑戰,同時也忘了自己的煩惱,進入安住的狀態,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休息。伏爾泰說過:「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這裏說的是別人的、也是自己的心靈。

在聆聽別人的說話時,還會有所體會,得到別人的智慧。唐代著名詩人駱賓王在《靈泉頌》中說:「片善可嘉,朝聞甘於夕死。」意思是片語良言,早晨聽見了,晚上死也甘心,說明「聽出道理來」的喜悅。

傾聽是一種高效能的的人際交往能力。懂得傾聽,更容易與人交往,因為別人感受到尊重、接受和平等。

傾聽也是一種修行。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過:「只願說而不願聽,是貪婪的一種形式。」傾聽,是對治貪婪的一種方法。

延伸閱讀
如何才能做到「聆聽眾生訴求,接納不同聲音」?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