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跨世代佛教青年 「第一屆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

時光跨越半世紀,以下的兩幅大合照,屬於兩個年代的香港佛教青年。

1963年「第一屆三輪佛學社佛學星期班」

2010年「第一屆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

第一張照片,是1963年「第一屆三輪佛學社佛學星期班」的師生大合照。這是偶然翻閱永明法師編著的《香港佛教與佛寺》找到的,書中記載著本地的佛教發展史,提及戰後紛紛湧現的青年組織,如雨後春筍:華南學院、明珠佛學社、三輪佛學社、法相學會……

而照片中,一班代表三輪佛學社的佛教青年,在1963年首創港九的「佛學星期班」正為佛教弘化展開重要的一頁。「佛學星期班」——就是民間講學式的宏化,當時由資深居士羅時憲、劉銳之等授課;梁隱盦、葉文意執筆編寫《佛學十八講》,以指導年青學佛者,認識佛學要義。而這種「佛學班」發展之今,已經成為其中的主流學佛形式,培育過不少出家人、佛學教師或佛教組織領導者。

佛教青年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至於今天的新力軍,又會是甚麼模樣?

或看看第二張照片,四十五位參與東蓮覺苑弘法精舍主辦的「第一屆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的「八十後」青年,當中有學生、社工、記者、公務員等,個個看起來充滿朝氣,主動好學,果然有「領袖」風範。

如果跟他們聊天,他們會劈頭第一句說:「你今日發左未?」
究竟是甚麼意思﹖發達?發霉?還是發明?真搞不懂!原來這是他們自創的佛教潮語,代表「你可有發下菩提心?」

真夠創意吧?

領袖課程 「佛」字刪去

資料顯示,香港佛教徒有八十萬,信眾之多,甚至促成了佛教團體在九七回歸之後成功爭取「佛誕」作為香港的法定假期。但在「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的迎新會上,不少學員都慨嘆「唔知道有咁多同自己一樣的後生仔學佛」,亦慶幸終於可以跟「同聲同氣」的人聚首一堂,不再感到孤單。

聽起來真感觸,難道這個年代的「佛教青年」等於「隱蔽青年」?事實上,今次課程的反應很踴躍,結果要舉行面試遴選,在數百名報名者中挑選佛教界的「未來領袖」,其中一個面試問題就是:怎樣可以推廣佛教?

一位同學的答覆:「把『佛』這個字删去,就能吸引很多人。」

另一個同學解畫:「因為佛教予人的感覺太『娘』了。」

說穿了,年輕人不希望予人悶蛋、嚴肅的形象。當然,他們知道佛教的「潮」,不只是他們自創佛教潮語如「你今日發左未?」或「請你飲一杯“波羅密”特飲」這般簡單﹔佛教的「潮」還在於其內涵義理能應用於生活上,像課程顧問李焯芬教授在迎新會致詞時說:「領袖要有人生智慧,那麼面對困難是,就能如自在觀音般冷靜面對。」

課程顧問淨因法師亦指,佛學引領我們的立體思維。他提出人的思維有四種特質,包括點、線、平面、立體,而作為一個領袖,平面思維並不夠,「最重要的是不只從自己的立場去看,還要從不同的人的立場去看,看得越多,做的決定才更全面,學習佛法就是學這一點。」

而負責教授佛學的衍空法師,知道同學要求删去「佛」字,回應道:「叫我收埋『佛』字,卻教佛法的東西?也可以的,因為佛法就是宇宙的真理,生活的哲學。」他表示﹐佛學涉及我們生活的每個面向,其實是種活法,不在佛經上,也不在寺廟裏,就在我們身邊,生活的每個細節裏,吃飯、睡覺、玩樂無一不有佛法,從呼吸、脈搏,到身體的一言一行,所有的生活瑣事都可以融入佛法。

「第一屆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迎新會,於一月二十二日假香港大學本部大樓演講廳隆重舉行。

佛教年輕化 多媒體創作

稱得上「領袖」,是否俗家人眼中的精英中的精英?負責揀選學員的陳文耀先生強調:「當領袖自然要有明確的理念、影響力、執行力和洞察力。但我們揀選理由,不是因為同學在大學或工作有甚麼成就,而是他們每個人也有一夥分享的心。」

常言道「道由人弘」,此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訓佛教青年,作為未來佛教界最重要的資源。而課程內容知識性與實用性兼備,包括:佛學、溝通技巧及人際關係處理、廣播及演講技巧、社交禮儀、文字溝通、影視與廣播;導師則有衍空法師、陳文耀先生、填詞人林夕先生、文化人林夕、導演陳樹楷等。

而每位學員更需要創作一個文字劇本(由林夕評分)、拍攝十分鐘的短片(由陳樹楷評分)、及集體創作一個十五分鐘的舞台演出、和在佛門網撰寫網誌,務求顯示自己的創意和新思維,為將來的佛教推廣打開新一頁。

參考鄧家宙的<<二十一世紀之香港佛教>>,也提及號召佛教青年的重要性。因為佛教自從五、六十年代扎根市區後,無論僧侶居士,都意識到佛教需要吸收年青人的朝氣活力,令佛教能前進發展。當時的青年已想出不同點子來為佛教界「發功」,例如1961-64年間舉辦的電台節目「佛教文化講座」、1981年開始至今的「空中結緣」,節目中有佛經講座、刻化故事和信箱回答等。

還有話劇形式弘法,始自1960寶覺女子中學首開先河,師生表演「達摩大師」、「六祖傳燈」等佛教故事。而電影方式的弘法,亦於1960年代興起,如1963年佛教文化藝術協會舉行「佛教古蹟電影」,介紹古印度犍陀羅時代(Gandhara)的藝術風格遺物﹔1967年邵氏兄弟影業拍製「觀世音」,更將該片給予香港佛教聯合會優先義演一場,把所得款項撥捐佛教醫院基金,讓慈善之聲響偏港九。

除了電影、話劇、電台外,當年的青年信眾也舉辦交響樂會、展覽、雜誌等。這種不限於口耳相講授或書籍引導的方式,《香港佛教與佛寺》稱它為「影 – 視」形式的薰陶,其實即今天的「多媒體」推廣,充份利用不同平台宏揚佛法,銳意突破傳統框框。

至於今日的N世代(Net Generation),網站勢必成為弘法新工具。因根據美國互聯網機構尼爾森的研究,世界各地用家每周平均上網時間為20小時,香港人甚至高達22小時﹔發展城市亦已「一人一電腦」,大家無論工作、學習、娛樂、溝通與購物,無一不在網上進行。有見及此﹐「佛門網」發展「網上寺院」的嶄新概念,利用網絡提供佛學文章、佛曲MP3、佛教電影、佛學辭彙網上搜查工具、數碼佛典古籍藏書等,方便新一代接觸喜歡上網的年輕一代。

而「佛門網」也將會是領袖學員未來的互動與展示平台。他們的學習成果將會如何﹖他們的創造力能製造出甚麼驚喜﹖大家拭目以待之餘﹐可先欣賞部分學員撰寫的領袖網誌﹐一同來個熱身準備﹗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