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Menu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實踐佛法    解決了多年的心結──寶僧法師人生修煉的第一課       

當人生遇到瓶頸期,一般人會怎樣應對?俗名羅勁松,出…

全文 »
希妮窩 2023-09-15

近代佛教思想家和實踐家歐陽竟無居士往生八十年:早歲的遭遇和啟蒙

今年(2023)是中國近代佛教思想家和實踐家、支那內學院創辦人歐陽竟無居士往生的八十週年。…

全文 »
蔡田 2023-09-12
寶通禪寺內的聖僧橋

遊武漢寶通禪寺與歸元禪寺: 尋找太虛大師足跡(二)

位於武漢市中心洪山區地鐵旁的寶通禪寺,除門外的一對明代石獅較為壯觀外,只有一個狹窄拱門入口,外表看似…

全文 »
鄭運蘭 2023-09-11

馬來西亞甘露亭開國法師 以花道香道融入禪法修持

月前,吉隆坡甘露亭宏願之家舉行新建築物的動土儀式,…

全文 »
蕭偉基 2023-09-10

遊武漢寶通禪寺與歸元禪寺: 尋找太虛大師足跡(一)

筆者四月到武漢參加馬拉松後,朝禮了當地市中心兩大名刹,歸元禪寺及寶通禪寺,這兩寺與當地蓮溪寺、古德寺…

全文 »
鄭運蘭 2023-09-04

如月清涼被眾物,以法滋味益群生——凌雲寺藏弘一大師墨寶

早前與友人到訪香港三大古剎之一凌雲寺,那是位於元朗八鄉觀音山下的古寺,初建於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近…

全文 »
演然 2023-08-31

何處是生命永恆回歸之處? 蕭靜知與觀展者一起探索修行和輪迴

佛法修行可以是茹素打坐、是深居簡出、是在一處私人空間內的自省,卻又遠不止於此。佛法是在人間修行的皈依…

全文 »
李端宜 2023-08-30
「濤聲聽東浙,印學話西泠」,在浙江杭州孤山西泠印社的華嚴經塔下,來自香港西泠學堂暑期遊學班的學子們再度相聚,共話印學。2023年8月4日,香港西泠學堂暑期遊學班開學典禮暨作品展開幕式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的遁庵前隆重舉行。(集古齋提供)

藝緣江南——仲夏西泠印學遊

老師,我和香港西泠學堂其他學員一樣,本身的職業都是教師,有的在幼稚園、小學、中學、有的在國際學校及大…

全文 »
駱慧瑛 2023-08-28

道慈佛社肩負重責,損資興學--戰後香港佛教興辦教育歷史考察(1945年-1980年)系列之四

楊日霖居士(1910-1982),廣東省順德縣人,生平虔奉佛教。他與張玉階、張玉麟於1944年創辦道…

全文 »
李鈞杰 2023-08-27
葉榮枝(圖:佛門網)

茶人七十,從心所欲:專訪葉榮枝

樂茶軒位於香港公園內的羅桂祥茶藝館,由葉榮枝創辦,屹立香港金鐘逾三十載,是他人生多方面經驗的累積所在…

全文 »
彭斯筵 2023-08-15
Javis實踐茶禪一味的人生理念,希望透過茶道尋找本來面目(圖:希妮窩)。

白院子年青創辦人Javis,實踐茶禪一味的人生理念,以茶道尋找本來面目

所謂「茶禪一味」,白院子創辦人、九十後的Javis喜歡清淨生活,每天行茶道尋找自己的本來面目。他相信…

全文 »
希妮窩 2023-08-13

法顯求律西行,開啟戒律東傳--百喻人間之二十三

(續上期) 原典 譬如有蛇,尾語頭言:「我應在前。…

全文 »
誠蓮仁 2023-08-08
« 上一頁 Page1 Page2 Page3 ... Page70 下一頁 »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贊助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3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