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教的管理智慧是甚麼?香港中文大學「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分享佛門管理之道⋯⋯

圖為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的「自覺式管理文化」線上證書課程,於7月3日開課。來自全球三十個城市的五十九位學員,在線上會議軟件Zoom上課,為期四個月。

課程包含四個主題:一、自覺式管理經典;二、自覺式人才管理與組織績效;三、自覺式管理企業禪;四、自覺式創新力思維與智慧資本。

星雲大師:佛教就是管理學

一個朝代的興盛不過百年,然而,佛教2,000多年來從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地,仍然亙古彌新,當中涉及哪些管理智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口述《佛教管理學》時曾說:「在我看來佛教就是管理學,慈悲、包容、忍耐都是管理。」佛法從心的管理,到人我之間的管理,以至管事、管物。當中最難管的,是自己的心。心對了,就甚麼都對了。

法師又指出,「自覺」就是最好的管理。「覺」有三種面向:一、自我覺悟;二、覺照他人的需要;三、覺察世界的變化。有了「覺」,眾生才能共生、共存、共好,在不斷變遷的時代中從容自處。
因此,佛門的「自覺式管理文化」其實是「正心」的過程。把自己的心管理成慈悲柔和,才算是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課程的導師包括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浙大城市學院校長羅衛東教授等。

陳劍鍠教授勉勵學員修煉自身的心力。這樣,日後面對企業管理的壓力或衝突,也能穩健前行。

學員王國祥表示,他從前以制度化的方式管理企業,後來學習「三好四給」(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後,能夠更妥善地處理分歧,也體會到「利益自己即是利益他人」。

延伸閱讀:
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系列講座:洞鈜法師談「慈悲與領導」。慈悲可以完善管理學,乃至於在企業管理中落實「心靈領導」⋯⋯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