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文物醫生守護雲岡石窟佛像──別人眼中枯燥的工作,他們卻從中找到意義感⋯⋯

位於山西的雲岡石窟,已有1,500多年歷史,現存逾59,000尊佛像。歲月流逝,石窟曾一度岌岌可危。一代又一代的「文物醫生」接續奮戰,而彩塑壁畫保護研究室、遺產監測中心等也相繼成立,成為文物保護的基石,讓我們今日仍能欣賞這座藝術寶庫。

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代表了公元五至六世紀時中國的佛教石窟藝術。造像在雕造技法上,融合犍陀羅藝術的精華,創建獨特的藝術風格,是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及宗教的寶庫。

文物醫生   為造像望聞問切

近數十年間,雲岡研究院的「文物醫生」團隊扎根石窟,為造像「望聞問切」,透過數位化技術採集、修復壁畫等,保護石窟文物。

(圖:新華網)

走進研究院內的文物修復室,他們正對著一件件文物仔細打磨、修復。修復工作需要清洗、配膠、粘接、打磨等多項環節,需時較長也非常需要耐性。

文物保護員孫麗娜介紹:「修復一件文物需要清洗、配膠、粘接、補配、打磨等多道工序,耗時較長,就得靜下心、坐得住。」

在別人眼中枯燥無味的工作,她卻從中找到意義感:「修復破損的文物就像拼樂高一樣,讓它們『重獲新生』,繼續向世人訴説歷史的故事。」

(圖:新華網)

另一位修復員賀玉說:「通過自己的雙手,將文物修復完整,那種成就感難以言喻。」

近十年來,團隊以雷射雷達技術,對岩壁、佛龕展開3D掃描,取得彩色數位影像圖、平面圖、立面圖等,形成洞窟中各個方向的剖面圖,為雲岡石窟建立3D數位檔案。

(圖:新華網)

雲岡石窟研究院前院長張焯解釋數位化的目的:「不但使人對石窟目前的狀況瞭如指掌,還可及時把握文物若干年後的形態變化,一旦文物因自然災難或人為原因受損,還有可能展開精準的修復。」

如今,研究團隊以這些3D圖檔為基礎,推出了「全景漫遊」的展示平台,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雲岡石窟的每一個景點、每一尊佛像。


延伸閱讀:
電影《吾愛敦煌》:再現佛教文物保護者的奉獻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