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浮光掠影 蘭卡滄桑 – 阿努拉達普拉 (Anuradhapura) 文化寶藏豐富(二)

古城阿努拉達普拉步道兩旁有許多長方形不等的土方,與許多只露出半截的石柱與雕像,亟待考古發掘與保護。
古城阿努拉達普拉步道兩旁有許多長方形不等的土方,與許多只露出半截的石柱與雕像,亟待考古發掘與保護。

斯里蘭卡在「文化金三角」範圍的古城有阿努拉達普拉Anuradhapura、波隆那汝瓦Polonnaruwa、丹布拉Dambulla、西吉里亞Sigiriya、與康堤 Kandy。而其歷史發展也大致以阿努拉達普拉、波隆那汝瓦、康堤三個首都區分:

阿努拉達普拉初期─自公元前500至公元300年;

阿努拉達普拉晚期─自公元300至公元1000年;

波隆那汝瓦時期─自公元993至公元1235年;

國土分裂時期─自公元1232至公元1597年;

康堤時期─自公元1480至公元1815年

從首都可倫坡向北行約四小時的車程,到達古城阿努拉達普拉。通過了入口處的安全檢查,眼前是一片佔地400英畝的遺址區。步道兩旁有許多長方形不等的土方,與許多只露出半截的石柱與雕像,都顯示了太多的遺跡還在地底下等待考古挖掘呢! 根據近年考古報告,這裡有5000年前人類活動的文化層,是南亞世界文化遺產中面積最大、而目前仍繼續使用的古城,也是斯里蘭卡最古老、最龐大與有最多寺院遺址的古城,興盛時期有多達三萬的僧眾於此修行。想像當時佛教興盛的景象,龐大的僧團活動時,成千上萬的僧侶們身著紅色、橙黃色袈裟,那照映到天際的燦爛光輝,最令人生慕道心懷。

阿努拉達普拉輝煌的歷史可追溯自公元前四世紀,由龐度卡巴雅國王(King Pandukabhaya)建立的王朝作為首都開始,此後有一百多位國王皆定此為國都。直到公元1073年首都轉移至波隆那汝瓦(Polonnaruwa),阿努拉達普拉城開始衰退,多年來被叢林湮沒覆蓋,直至十九世紀被英國人發現,才將古城的風貌重現於世。但在多數佛教徒的心中,來此朝聖唯一的目標就是禮拜聖菩提樹與佛塔,這也是一般朝聖之旅的第一站。

菩提因緣 廣植法脈

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阿育王,派遣摩哂陀長老 (Mahinda) 赴斯里蘭卡弘法,摩哂陀一行七人,攜帶第三次結集的巴利聖典來斯里蘭卡,當時國王天愛帝須(Devanampiya Tissa,公元前247~207年)十分歡喜領受佛法並皈依佛教,在短短一週之內,影響朝中的大臣與人民有8500人歸信佛教,天愛帝須王布施其位於首都阿努拉達普拉的皇家花園,改建為大寺(Mahavihara)作為弘法中心,建立僧團組織,於全國各地設立戒壇傳授戒法,此傳戒制度一直延續至今,這裡後來即發展為上座部大寺派。

僧伽密多Sanghamitta隨後也來協助建立比丘尼僧團,並攜來佛陀悟道處菩提樹新苗。
僧伽密多Sanghamitta隨後也來協助建立比丘尼僧團,並攜來佛陀悟道處菩提樹新苗。
聖菩提樹(Sri Maha Bodhi Tree)被尊為國寶,全天候24小時由軍方守護安全,並且只有僧侶可為此樹澆水。
聖菩提樹(Sri Maha Bodhi Tree)被尊為國寶,全天候24小時由軍方守護安全,並且只有僧侶可為此樹澆水。

摩哂陀的妹妹僧伽密多Sanghamitta隨後也來協助建立比丘尼僧團,並攜來佛陀悟道處菩提樹子所發新苗移植於此。聖菩提樹 (Sri Maha Bodhi Tree)一直為佛陀的象徵,歷經了將近2300年的歲月,其分枝也遍植於國內各地,於1982年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被尊為國寶,全天候24小時由軍方守護安全,並且只有僧侶可為此樹澆水。

隨著眾多朝聖者進入寺院區,首先是一道白色宮殿式大門,門上雕著僧伽密多持菩提樹苗的雕像。入口處台階前的地面上有雕飾美麗圖案的半圓形月石,走過這個月石具有清淨身心與吉祥如意的象徵。台階兩旁是守護風調雨順的Nagaraja神祇,代表了保護寺院、避除惡靈、預防水災之外,還象徵四時豐收。目前聖菩提樹已被欄杆圍繞保護,許多較細長的枝幹也以鐵架支撐著,欄杆與圍牆阻擋不了信徒朝聖的虔誠,信徒們無不面向著聖樹誠心默禱,似乎佛陀就在眼前!

聖菩提樹入口處台階前的半圓形月石,雖經歲月磨損但仍見其雕飾精美,走過月石具有清淨身心與吉祥如意的象徵。
聖菩提樹入口處台階前的半圓形月石,雖經歲月磨損但仍見其雕飾精美,走過月石具有清淨身心與吉祥如意的象徵。
欄杆與圍牆阻擋不了朝聖者的虔誠,信徒們無不面向著聖樹誠心默禱,似乎佛陀就在眼前!
欄杆與圍牆阻擋不了朝聖者的虔誠,信徒們無不面向著聖樹誠心默禱,似乎佛陀就在眼前!
聖菩提樹寺院的圍牆一角,雕刻得非常精美的守護神雕像Nagaraja (Cobra King)。
聖菩提樹寺院的圍牆一角,雕刻得非常精美的守護神雕像Nagaraja (Cobra King)。

聖菩提樹寺院的圍牆一角,堆放幾尊殘破的佛像與石碑,其中一對守護神雕像Nagaraja (Cobra King),以優雅的姿勢站立,一手持著象徵豐饒的寶罐 (Purnaghara)、一手持果實累累的植物,身邊圍繞著歡喜的侏儒Gana,精美的千年國寶就如此任意擺放而成了群猴嬉耍棲息之處,實為可惜!

殘破的佛像、石碑等千年國寶就如此任意擺放而成了群猴嬉耍棲息之處,令人惋惜!
殘破的佛像、石碑等千年國寶就如此任意擺放而成了群猴嬉耍棲息之處,令人惋惜!
多寶羅摩塔(Thuparama Dagoba)是斯里蘭卡最早的佛塔,最初建於公元前三世紀。
多寶羅摩塔(Thuparama Dagoba)是斯里蘭卡最早的佛塔,最初建於公元前三世紀。

繞塔發願 勤求佛道

斯里蘭卡的佛塔建築約自公元前三世紀由印度傳入,阿努拉達普拉古城遺址中,現存幾座斯里蘭卡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多寶羅摩塔(Thuparama Dagaba)、魯班瓦力塔(Ruwanweliseya Dagaba)、與祇園山塔(Jetawanarama Dagaba)。

魯班瓦力塔(大寺塔)(Ruwanweliseya Dagaba)興建於西元前二世紀,現整體均已重新修建。
魯班瓦力塔(大寺塔)(Ruwanweliseya Dagaba)興建於西元前二世紀,現整體均已重新修建。
魯班瓦力塔(大寺塔)四周圍還有部分殘存磚砌基座遺跡與雕像。
魯班瓦力塔(大寺塔)四周圍還有部分殘存磚砌基座遺跡與雕像。

其中多寶羅摩塔是斯里蘭卡最早的佛塔,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當時的國王天愛帝須(247-207BC)建此塔供奉佛缽與佛陀頸骨舍利。於1862年重新修建,現呈鐘形,高19公尺,此塔四周還殘留有許多石柱,上覆以塔蓋,塔蓋現已不存。

大寺塔是由積極護持佛教的國王度陀伽摩尼Dutthugamini (約 161-137 BC) 興建於西元前二世紀,地基深十五尺,直徑有三百尺。歷經兩千多年來,建築體多已殘頹,塔身周圍還有部分殘存磚砌基座遺跡與雕像,現整體均已重新修建。

公元一世紀以前還未造立佛像時,佛塔、佛足印、菩提樹、與法輪都象徵著佛陀與的佛法,朝聖者繞塔巡禮、念佛經行時的氣氛,也很自然的令人生起感念佛恩與思慕佛陀的教誨,進而提起正念與精進之心。所以在宗教修行裡,當超越物質表象意義時,心靈的空間是不受時空約束而可無限度存在了! 隨著大眾繞塔時,心中默默地祈願:

「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

「繞塔三帀,當願眾生,勤求佛道,心無懈歇。」─《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夕陽映照著黃銅殿,其周圍的1600根石柱特別壯觀。
夕陽映照著黃銅殿,其周圍的1600根石柱特別壯觀。

黃銅千柱 古今輝映

國王度陀伽摩尼還在大寺塔附近建黃銅殿(Brazen Palace),殿高、廣、長各約150 英尺,四方形,共有九層。下一層全用花崗石的柱子,行、列各40根,共1600百根石柱,銅蓋的屋頂,所以叫銅殿。現在這些大石柱幾乎還是完整無缺地保留在這個遺址上。

匆匆巡禮了聖菩提樹與幾座重要古塔,向著古城北方而行,接著前往屬於大乘佛教的無畏山寺。

無畏山寺塔整座塔身均密布著雜草樹叢,現在由聯合國協助下進行修復。
無畏山寺塔整座塔身均密布著雜草樹叢,現在由聯合國協助下進行修復。

無畏山寺 興盛一時

公元前一世紀時,佛教教團開始分裂,摩哂陀長老所創的正統佛教為大寺派,而摩訶帝須(Mahatissa)長老被斥破戒逐出大寺,當時的國王毘多加摩尼(Vatte Gamini Abhaya,89-77BC)建無畏山寺供養摩訶帝須,而成立無畏山寺派Abhayagiri-Vihara。此派於公元三世紀時逐漸發展壯大,摩訶斯納Mahasena 國王接受吠多利耶(Vaitulyavada)的大乘經典教義。至公元四世紀初,無畏山寺派又再分出祇園寺派,形成三派鼎立局面,其中無畏山寺最大,有五千僧眾,大寺住三千僧,祇園寺有二千僧眾。法顯抵斯里蘭卡時(AD411-413)正值大乘無畏山寺派興盛之時。

無畏山寺遺址範圍很大,包括有佛塔、菩提樹、佛殿、餐廳、藏經閣Chapter House、浴池、象池等。
無畏山寺遺址範圍很大,包括有佛塔、菩提樹、佛殿、餐廳、藏經閣Chapter House、浴池、象池等。

無畏山寺可容五千僧人,從旅遊地圖看,寺院遺址包括有佛塔(Stupa)、菩提樹(Bodhighara)、佛殿(Image House)、餐廳(Refectory)藏經閣(Ratnaprasada, Chapter House)、美麗的浴池(Twin Ponds)、象池等,規模相當龐大。寺院遺址現僅存佛塔與四周的石柱,而無畏山寺塔令人印深刻,整座塔身均密布著雜草樹叢,散發出一種特殊的蒼涼,現在由聯合國協助下進行修復。

無畏山寺遺址中最著名的一尊石雕三昧坐佛(約公元四世紀)。
無畏山寺遺址中最著名的一尊石雕三昧坐佛(約公元四世紀)。

無畏山寺遺址中著名的還有一尊石雕三昧坐佛(約公元四世紀),佛像偏袒右肩,簡練的以一道刻線象徵自左肩垂下的袈裟,佛像的雕刻風格受到南印度阿瑪拉瓦蒂(Amaravati)、與龍樹山(Nagarjunakonda)地區影響,手印與坐姿則是斯里蘭卡特別常見的。

位於阿努拉達普拉東方不遠處的聖山密興達列Mihintale是孕育斯里蘭卡佛教的搖籃。
位於阿努拉達普拉東方不遠處的聖山密興達列Mihintale是孕育斯里蘭卡佛教的搖籃。

密興達列─孕育錫蘭佛教的搖籃

距離阿努拉達普拉東方不遠處的聖山密興達列Mihintale,位於1000公尺高的山上,登上1840台階可眺望整個阿努拉達普拉古城。這裡是公元前247年時摩哂陀長老與天愛帝須王首次見面的地方,摩哂陀長老於此為國王首度宣說佛法,故歷來被稱為孕育錫蘭佛教的搖籃。

努拉達普拉古城考古出土古代的醫學外科手術刀剪
努拉達普拉古城考古出土古代的醫學外科手術刀剪
斯里蘭卡古代醫學相當發達,阿努拉達普拉古城的密興達列遺址中有建於公元前100年的醫院。
斯里蘭卡古代醫學相當發達,阿努拉達普拉古城的密興達列遺址中有建於公元前100年的醫院。

斯里蘭卡古代醫學相當發達,密興達列有建於公元前100年的醫院遺址,醫院規模之大與設計之完善堪稱當時世界之最,包括病房、藥劑室、浴室、藥草浴池等。可倫坡國家博物館陳列的出土文物中,有醫學外科手術器具的刀剪與藥罐等,可見當時佛教如何全面照顧人身心靈的健康。兩千年後的今天,古印度與斯里蘭卡人的藥草浴與阿育吠陀Ayurveda 的藥草自然養生法,都成了現代人追求的時髦。

阿努拉達普拉古城在十世紀以前是斯里蘭卡的佛教中心,據學者考證,大乘佛教與密教皆曾興盛一時,考古出土了許多大乘佛教與密教的佛像、菩薩、文物等,紀年都在公元七、八世紀左右,例如可倫坡國家博物館展示一件八世紀的密教法器〈鎏金銅金剛杵〉,還有從祇園山塔寺出土,公元九世紀刻於長方形金箔片的大乘佛教經典。

在斯那一世時(約公元831-851) ,印度的波陀耶國(Pandya)國王帶領大軍入侵斯里蘭卡,大肆破壞古城阿努拉達普拉長久以來建立的政治經濟文化傳統,古城建築飽受摧殘,國王只好遷都波隆那汝瓦Polonnaruwa,從此阿努拉達普拉發展一蹶不振。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