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Search
Close
明覺作者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a1%98%e8%89%af/" title="Posts by 願良"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願良</a>

願良

梅卓燕笑言Contact會讓人越跳越開心,又說如果所有人都跳,這個世界便會很美。

由舞蹈進入禪修,讓身體「歸零」,體會平等,重尋自性—舞蹈家梅卓燕舞出靜與定

願良 2016-12-06

禪定,一定是坐出來的嗎?香港著名舞蹈藝術家梅卓燕在動的當下,反而更能感受靜與定。…

全文 >
李林風三歲擁有首座鋼琴,是母親用辛苦省下來的零錢給他買的。

警醒自己、造就他人的一次懺悔:專訪「一換一概念音樂會」發起人李林風

願良 2016-11-24

「這次訪問,特別有紀念價值……」憑著Barter Concert(一換一概念音樂會)為人認識的香港獨…

全文 >

弘護正法顯真容:夢參老和尚籌建真容寺國際禪修中心 佛子護持不居功

願良 2016-11-02

「我們福報不夠,去佛世遠,不懂得何為修行。在末法時期值遇如此具德恩師,怎能不歡喜欣慶?」談到恩師夢參…

全文 >
老友記參加「抑鬱解讀──長者快樂生活行動計劃」舉辦的「互助關懷小組」,親手繪畫了「生命樹」。

DON’T瓜!老友記……「生命熱線」助長者重拾生命亮點

願良 2016-09-07

冬瓜,取其諧音「Don’t瓜」,意即「不要死!」。這十年來,「生命熱線」為情緒受困乃至意圖自殺的長者…

全文 >

與你回望 從死看生: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周婉芬的轉念人生

願良 2016-08-24

談生,可以談起很多痛苦;說死,卻也可以說出很多喜悅。且看周女士對於生死的看法。…

全文 >
部分佛教會會友與聖一老和尚在寶林禪寺合影

願得智慧真明了:失明人佛教會與寶林禪寺的因緣

願良 2016-08-12

肉眼無明,苦止一生;慧眼無明,解脫何期?讓視障人士重拾內心的光明,是香港失明人佛教會(以下簡稱「佛教…

全文 >

不思善 不思惡──關俊棠神父從一行禪師身上體證大愛

願良 2016-08-03

大愛,是宗教人員致力宣講和踐行的。素來與不同宗教人士合作無間的關俊棠神父,深受一行禪師的啟發。…

全文 >

摧毀自我是我一生最大的夢想──周華山談驕矜與我慢

願良 2016-06-23

少年得志的周華山,廿六歲唸畢碩士便獲聘為大學講師,曾經非常的自以中心,甚至貢高我慢。遇上佛法後,他終…

全文 >

從別人來敲自己的家門,到自己去敲別人的心門──記視障人士探訪長者

願良 2016-06-12

「大家~~好!」衍陽法師去年捨報往生,師父的招牌式問候語,今天在我們的心裏依然響亮!陽師父口裏心裏的…

全文 >
黃德慧笑談在娛樂圈的工作體會

簡單解複雜 以不變應萬變:演藝界資深公關黃德慧的修行人生

願良 2016-06-03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經典金曲裏的至理名言,在娛樂圈中,大概比任何地方都來得真實。經常為演藝…

全文 >
談到創作過程中的辛酸,楊惠姍挽著張毅的手。二人互相扶持,共同踐行大願。

深入人群觀世音:楊惠姍「唯有慈悲」現代藝術展在港開幕

願良 2016-05-28

面對記者的鎂光燈,著名琉璃藝術家楊惠姍一手挽著丈夫張毅,另一手在觸轉指間的念珠。…

全文 >
不丹公主Ashi Kesang Choden T. Wangchuck

我的謙卑,及不上父王的一半:不丹公主訪港之行

願良 2016-05-20

來自「全世界最快樂國家」的公主,會是怎麼樣的呢?初見不丹公主Ashi Kesang Choden T…

全文 >
« 上一頁 Page1 Page2 Page3 下一頁 »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BDG new1

贊助

rhfamilyfoundation_logo_BGC
tlky_logo_BGC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3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