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塔雛型源於墳塚,雕塑繁茂而成華構:早期佛教藝術吸收印度工藝所形成的特色

佛塔,又稱為窣堵波(stūpa),音譯自梵文。在印度早期的習俗中,人死後生者將其遺體火化(稱荼毗)。撿拾遺骨之後,建成為小型墳塚。窣堵波原就是指這些骨灰堆,形狀是一個簡單的半圓形土堆。古代印度已有四種姓之分,但只有貴族階層會為遺骸建成墳塚。

將佛骨建為墳塚  

佛陀原出身於貴族,亦是弟子們的偉大導師。當佛陀將涅槃時,告誡四眾弟子「以戒為師」,莫對「相」執著,應一心向道。佛陀入滅前曾對弟子說:「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 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 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長阿含.遊行經》) 於是,佛弟子依佛陀之教,將荼毗所得之佛骨建為墳塚,表示對佛陀的思念和敬意。這就是窣堵波的由來。

當時,佛陀在印度受到的崇敬,以地域來說十分廣泛。根據記載,佛陀的舍利,被當時八個國王保存,並分别建塔供奉。此外,還按著佛陀生平值得紀念的八處,例如誕生地藍毗尼園、成道處尼蓮禪河、首次說法處鹿野苑、安居處祗陀園,從忉利天下處桑迦尸國曲女城,化度分别僧處王舍城、將入涅槃處毗耶離城,涅槃處拘尸那城,建造了八大靈塔,依次稱為聚蓮塔、菩提塔、吉祥塔、神變塔、天降塔、和平塔、勝利塔和涅槃塔。

以這些國王所建的佛塔為基礎,再發揚光大,廣泛地在印度建築佛塔的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西元前五世紀(前500年至前401年),佛教已在印度傳播。當時西北印度被波斯王朝統治。及至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24年之間,亞歷山大東征,西北印度被希臘化文化影響甚深,印度本地文化未能發展。直到孔雀王朝 (Mauryan , 約前324年至約前185年)統一印度北部,佛教的教義始能更深入各地。慈悲、平等、戒殺等觀念,逐漸接觸並感動印度當時不同種族和階級。

阿育王時期建成大量風格平實的佛塔

孔雀王朝第三代統治者阿育王(Asoka 約西元前304年-前232年)征服南印度的羯陵迦之後,深深感受到戰爭殘酷,於是大力宣揚佛教,在國境中大量建造佛塔,同時開鑿石窟、樹立石柱和刊刻詔令。阿育王時期可說是佛教藝術史上第一個重要時期。此一時期一直到佛像出現的一世紀之間,亦稱為無像時代 (Aniconic Period)。

根據古希臘史家麥加斯梯尼 (Megasthenes,曾著《印度志》一書)記載,孔雀王朝時有華氏城,城內恆河岸邊建了五百七十座佛塔。

佛陀涅槃比阿育王在位時期早百多年。阿育王為弘揚佛陀教義,派遣多位長老和親生兒子到各地弘法,並重新收集將佛陀舍利,分為八萬四千份,建造佛塔供養。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所記:「時波離邑無憂王(阿育王)便開七塔,取其舍利,於贍部洲廣興靈塔八萬四千,周遍供養,由塔威德,莊嚴世間。」

阿育王時期建成大量佛塔,形制上仍屬早期風格。約由元前300年(阿育王初在位)到元前100年(時孔雀王朝已亡並由巽伽王朝取代)的二百年間,佛塔的建築模式並無太大改變。這段時期的很多重要遺跡,今天仍可以從桑奇 (Sanchi ,位於印度中央邦博帕爾)和巴爾胡特(Bharhut ,位於印度中央邦阿拉哈巴德瑟德納)兩地看到。從這些遺跡可見,早期佛塔的基本形式,一般由一個半圓形覆缽、方形平台、塔剎及基座所構成。

以桑奇三塔為例略說其後擴建

本文以桑奇的三座佛塔為例略為說明。這三座窣堵波建於一個丘陵上,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甘寧漢 (Sir Alexander Cunningham將它們編為1、2、3號。當中桑奇大塔是1號。它的直徑約36.6米,高約16.5米。大塔中心有一半球形的覆缽。估計建於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但當時的體積可能只有現時所見的一半。相傳佛陀的舍利就埋藏在這裏,然而,今人並未發現舍利容器。

孔雀王朝結束,巽伽王朝代興,有富商出資助僧團擴建大塔,在覆缽的土墩外面加建磚石,頂上又增建一個方平台和三層傘蓋(以此形為頂蓋),底部則以砂石建成台基,並增加扶梯和圍欄等,即是現在所見的規模。到了公元前一世紀晚期至公元一世紀初葉期間,當時的安薩塔瓦哈納王朝,又在大塔四方陸續建造了(依次)南、北、東、西四座砂石的塔門。現代人對大塔的整體設計,解讀為象徵宇宙的格局。 因為今人認為,古印度人相信天地宇宙是一個完美的球形。塔頂出現傘形圓蓋,則是宇宙的中軸,古人以這軸心與天地溝通。塔門上的雕塑,可說是大塔的藝術精萃所在。這四幢塔門,大約都是十米高,由三道橫樑和兩根方柱構成。

塔門浮雕可能出自民間象牙雕刻匠師之手

橫樑和方柱布滿了雕刻。估計這些雕刻不少由當地民間佛教徒捐贈,然後再嵌上塔門。以藝術風格推測,這些雕刻可能出自民間象牙雕刻匠師之手,顯出印度民間工藝特色,也反映了波斯帝國和巴克特里亞(中國古籍稱為大夏)等外來藝術的影響。例如,在北面的塔門上,既可見到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 (Achaemenid Empire)雕刻慣見的有翼獅子和有翼公牛,亦可見富有印度特色的馱法輪大象和馱藥叉駿馬,兩種風格同時出現。 

佛經故事是桑奇大塔藝術的主要題材。例如在南面塔門橫樑背面的《六牙象王本生》和北門橫樑的《太子須大拏本生》等,宣揚佛教教義。藝術表現上,畫面可見野象成群、花木叢生等景象,充滿印度亞熱帶的色彩。

在另一些佛經故事雕刻,例如東面塔門橫樑的《出家逾城》,北面塔門橫樑正面的《降魔成道》,西面塔門橫樑的《初轉法輪》等,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風格明顯,例如佛陀本人形象不會出現,代之則是菩提樹、法輪和足跡等形象。這時期的雕刻,細節和表現程式都已具備。 例如在《出家逾城》雕刻中用了華蓋和塵拂等隱喻悉達多太子出城(而不見太子本人形象)。在《降魔成道》雕刻中則以菩提樹和樹下的空台座代表佛陀悟道。《初轉法輪》的雕刻則以鹿群和信徒圍繞法輪和空台座表達佛陀在鹿野苑初次說法。

結構華麗敘事性強

桑奇塔門上的雕刻擠滿了人物、動植物和建築物。今人估計這是由於塔門 的雕匠不少是當時印度的象牙雕刻匠,以至塔門的雕刻 風格就好像放大了的象牙雕刻,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以藝術說故事。例如《出家逾城》在同一幅浮雕裹 不同背景,呈現一匹空馬的移動。《太子須大拏本生 》則在一幅浮雕內多次呈現太子一家的形象,但人物動作不同,背景也有變化,表現了故事的情節。

桑奇大塔的周圍,還有一個龐大的建築群,有廟宇、僧舍、經堂等建築物,顯示當時佛教甚為興盛。然而,佛教的地位逐漸被印度教取代。桑奇的大塔被人遺棄。1818年,英國人在印度再發現它時,整體已殘破不堪。1881年起,桑奇大塔重新受到保護。到1912-1919年,英國考古學家馬歇爾(Sir John Hubert Marshall) 主持桑奇大塔遗迹的全面修復。馬歇爾完成 修復後,  桑奇大塔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馬歇爾與法國學者阿.福歇(Alfred Foucher)合着的《桑奇遺跡》(The Monuments of Sanchi)三大冊,是至今有關於桑奇佛教遺跡研究最重要的著作。 

除了大塔,在同一丘陵上還有桑奇二號塔和三號塔。這兩座塔的建造時代有先後之別。它們在建築上不及大塔完整,體積較小,雕刻也不及大塔的豐富。然而,挖掘者在塔塚中都找到十分重要的舍利遺骨。在二號塔中,發現了十位阿育王時期的上座長老的舍利。在三號塔中,亦發現了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和摩訶目犍連的部分舍利。而且,舍利罐上清晰銘刻著遺骨的身分,這些發現在佛教史上十分重要。

對中亞藝術風格影響甚深

由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開始、在今天印度境內興 盛的佛塔建築和藝術,逐漸傳播到中亞地區。因此中亞藝術的風格受到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的影響甚深。現存的中亞佛教遺跡可見當地佛教藝術亦出現一段早期的無佛像時代,亦即是以佛塔為中心的早期佛 教信仰。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提及發現佛塔的古國,有 呾密國、縛喝國、迦畢試國、那揭羅曷國、犍陀 羅國、烏仗那國、呾叉始羅國、僧訶補羅國、迦濕彌羅國、半笯嗟國、烏剌尸國等十一個。這些國家大都位於今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帶。這些地區亦即是以佛塔為信仰中心的早期佛教傳播地區,說明了古印度佛塔建築和藝術,對亞洲的佛教和佛教藝術傳播有著深遠的影響。中亞以外地區所受的 影響,本文長度所限,實在不及縷述了。

延伸閱讀

最早期的佛教藝術:從無佛像時代的佛塔和象徵表達形式體會時人對佛陀的懷念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