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法的護心者:專訪性空法師

性空法師

某日,我在弘法精舍的大殿中,看到性空法師拿著念珠走過,遂引起了我的好奇。法師給人感覺是位南傳佛法的實踐者,為何他會拿著念珠念佛呢?他念的又是哪尊佛?

性空法師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有時候念佛,有時候念觀音菩薩,也會持文殊菩薩心咒;我有時候甚至甚麼都不念,單純地藉由念珠的觸感,讓自己的心安住。」整個訪談,法師一直強調要保護好自己的心,讓它安住,這樣才能領受到佛法的利益。法師指出,心,要能夠安住,還需要某些前行。

佛教徒的宗教態度

性空法師破除我的迷思指出:「單從一個人身上的裝束,無法判斷那個人修習的是大乘菩薩道,還是小乘解脫道。」畢竟衣著只是文化的產物,而文化會流變,它不能作為佛教法義的判準。「從觀念上而言,佛法就是佛法,它談的是解脫和如何達到解脫的境界。

「對此,佛陀亦因應眾生的根器以及習性,施設不同到達解脫的法門。我們可依據自己的習性、經驗,選擇佛陀的不同教法。」法門,是佛陀宣說教「法」,以讓眾生超凡入聖的「門」戶。門戶的設立,是為針對眾生的根器而劃分,它具有應機特性。因此,不能以為取一法就等於一切,甚至論斷只有某一法門最殊勝。

佛陀時代,有個年輕外道持著一個絕對的結論:「只有這個才是真理,其餘的都是假法。」佛陀於是給了這個年輕外道一些極為重要的忠告:「護法的智者,不應作這樣的論斷。」佛陀解釋,如人有信仰,而他說「這是我的信仰」,這樣可說是護法了。護法者不能進一步宣稱「只有這個才是真理,其餘的(法門)都是假」。

換句話說,我們不能說唯有我所相信的才是真理,而其他的都是假的。對佛陀而言,「執著某一事物或見解,而藐視其他事物或見解,甚至認為其為卑劣,便陷入桎梏。」

十善業是學佛基礎

性空法師學遍「東西」,貫通「南北」,熟習佛教原典,尤其喜歡南傳佛教教義。法師解釋:「我覺得南傳佛教的法義很受用,它的體系提供出家人留在森林中修行的機會,這些特質都和我非常相應。

「另外,南傳佛教強調修學善法。學習佛法的目標,就是讓心清淨。要怎樣讓心清淨?必須從修學十善業開始。」對於「十善法」,法師有如斯的體會:「我們一定要強調十善業道,它可算是佛教的全部,亦涵蓋了正見、定、戒律。所以不管我們學甚麼道,都要以十善業道為基礎。這樣修行便會比較容易。相反,如果我們忽略修習十善業的話,便容易墮入邊見。」

我們之所以容易忽略十善業,是因為它文字淺白,道理簡單。不過十善業知易行難,其原因是我們的習氣與它的道理相違背。

破壞、培養習慣

從佛法的觀點,有些習慣是過去生所遺留的,有些則是這期生命養成的,是環境薰習的結果。性空法師指出:「我們的心容易被習慣掌控。心一旦被習慣掌控住,那麼心的內涵便會等同於我們習慣的內容。」

一般而言,眾生的習慣都是顛倒的,譬如「習慣於不修習正知正念」。這顛倒的習慣不單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法師進一步表示:「人不能獨立存在的,需要依靠其他眾生,我們才能夠過好日子。假如每個人都執著自己的習慣,相互依存的社會便出現磨擦。」

為了保護我們內心的清淨,讓它不起煩惱,法師建議:「要破壞自己的習慣,以及對習慣的執著。」不過法師強調:「習慣不容易一下子就能改掉,它需要漫長的過程。」破壞習慣是修行過程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培養習慣則是它的另一個面向。

戒律是生活的防腐劑

戒律,是實踐佛法的共軌,而佛法的實踐不能離開戒律。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形容「戒律是佛子生活中的唯一防腐劑」。佛弟子若無戒律作為行為上的依準,生活會產生混亂,更遑論了生脫死。

持戒生活建基於良好的生活習慣。性空法師表示:「我們應該培養好的習慣,譬如作息規律。因為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我們學習戒律。在學佛的過程中,律儀是修行的基礎,能令我們的修行變得容易。假如沒有律儀,學佛與修行便成為不可能。

「如果我們有一段時間去修習戒律,這對我們的修行很有幫助。」法師帶著微笑,繼續說:「這點就是出家的好處,因為出家的生活方式有利於我們培養律儀,所以出家人是很幸運的!」

佛法形容戒、定、慧三無漏學,猶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然而,戒律又是三學的基礎,不持戒,解脫道的嚮往便成為妄想。正如法師所指出的:「沒有律儀,一切都免談。」

禪修的重要性

佛教流傳世間,須依賴善巧方便。然而有的時候,在時空的世諦流布中,我們往往只見到佛法的方便適應,少見它的真實義。以止觀為例,它原本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不過為方便大眾的緣故,止觀的修習也逐漸被遺忘。

止觀,是「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貫注特定的對象,並生起正智慧以「觀」此一對象。簡單而言,止觀可視為定和慧。佛門中更把止觀的關係形容為「一鳥雙翼」,「一車兩輪」。換言之,修行要有所成就,兩者缺一不可。但唯恐一般大眾對止觀深感困難,「部分大德傾向以學問的方便來了解禪修,而使得它越來越不明顯,漸漸地禪修就變成喝茶。

「禪(bhāvanā),是修習佛法必需的。」法師斬釘截鐵地說。「必須禪修才能體會佛法的好處。禪修的目的不是壓迫煩惱,而是要依煩惱,來學習淡化煩惱,乃至令自己不起煩惱。」

法師解釋:「昏沉、散亂的心容易令人產生妄想。簡單來說,禪修能令我們的心專注、不昏沉、不起煩惱。在禪修中,我們能夠體悟佛陀的教義,譬如說我們的身體是空的,因為它是五蘊和合的,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一旦我們體悟身體是緣起的,那麼我們也能夠明白我們的世界、煩惱也不是真實的。能夠以這樣觀念去思惟,把寂靜的境界養成習慣,漸漸地我們便會把煩惱看成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這便合乎中道的思想。」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如何達到這種寂靜的境界?法師簡單地回答:「每天要固定時間禪修,練習把心安住在當下。」

參考資料
Walpola Rohula ,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