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吃素護生 長養慈悲心——佛法中一切倫理規範的終極精神

素食是漢傳佛教特有的飲食習慣,佛教徒吃素,旨在不殺生、長養慈悲心。現代人為了健康、保護動物與環境,吃素已然形成一股新潮流,素食雖是飲食小事,卻涉及對待其他物種,以及整個地球生態的倫理與態度。

提起素食,自然會聯想到佛教,對漢民族而言,出家人茹素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佛教僧侶一定吃素嗎?從佛教飲食的發展脈絡來看,一開始並非如此。隨著佛教流傳到世界各地,佛教徒依照不同國情、民情、文化、風俗等,有著不一樣的飲食方式。除了中國佛教外,其他傳承如藏傳佛教、東南亞一帶的南傳佛教以及日本佛教,並不忌諱吃葷。即使是中國佛教,僧侶全面素食,也是佛教傳入中國約五百年以後的事。

佛教飲食文化的演變

公元前五世紀,佛陀創立佛教僧團,當時印度境內宗教信仰多元,人民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佛教雖然強調不殺生,但佛陀和僧團弟子都是托缽乞食,施主供養甚麼,就吃甚麼,無法挑選食物,因此佛陀並未禁止僧人食肉,但明定除了象肉、馬肉、龍肉、狗肉、人肉等十種肉不得吃,其餘肉類,可接受「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的「三淨肉」。

金石資料記載,到了阿育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官方明訂禁止在特定地點及特定時間不得殺害諸類動物。雖然阿育王推動不殺生的政策時,不能強制全國人民盡皆吃素,不過不殺生與素食互相結合的觀念,也因此在印度社會逐漸受到重視。

佛教東傳中國之初百餘年,帝王、百姓雖都知道要供養三寶,卻仍以供養三淨肉為多,無論是王法或是當時的戒律,都未明定僧人必須茹素,直到南朝梁武帝時,才明文規定僧人吃素。梁武帝蕭衍(502~549年)不僅篤信佛教,更是終身素食。為了貫徹不殺生的信念,他根據《涅槃經》、《楞伽經》等經典,著有《斷酒肉文》四篇,主張出家僧尼一律戒肉茹素。經過梁武帝的嚴令推廣,茹素便成為漢地出家眾必須遵守的規定。

素食的文化通過宗教的形式延續至今,甚至推廣至民間,逐漸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實踐的一環。

素食,慈悲心積極護生

進入20世紀上半葉,人類意識到,飲食習慣與生態環境及地球上的物種息息相關。現代人選擇素食,除了宗教信仰、個人健康考量之外,更多的是從飲食習慣所涉及的動物權益、生態保護,以及社會權力關係等重大議題著眼。

餐桌上每道食物,絕非憑空而降或唾手可得,食物的源頭有人種植、培育、收成、運送、流通等,經過繁複過程,最後才會到消費者口中,這些食物的經過歷程,便是飲食倫理。

長久以來,人類一直把有血肉感情的動物,視為食品來享用,完全無視於不能言語的動物的生存權利,以及加諸在牠們身上的痛苦。倡議素食主義的美國學者福克斯(Michael Wilson Fox)在《有良心地吃》(Eating with Conscience)中,論述了人類食品生產所帶來的嚴重生態後果,以及工廠化農場、大規模屠宰及相關產業加諸非人類動物的深遠影響。

《深層素食主義》(Deep Vegetarianism)作者傅可思(Michael Allen Fox)指出:「素食主義刺激我們去確認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非區隔於、優越於動物與自然界整體,並且幫助我們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限制……素食觀點指出具生態永續的人類活動,以及尋找對環境最小衝擊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了解選擇食素的理由,能夠擴充我們的視野,看到對他人與非人類物種的慈悲和平相處的可能性,以尊重地對待地球的義務。」

這個觀念與佛教徒所力行的「護生」不謀而合。佛教提倡的不殺生,是慈悲心的體現;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是最合乎當代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重視環保最積極的作為。

佛教徒的五戒中,第一條就是不殺生。對於有情的生命,不能任意加以殺害。尤其出家弟子奉為日常生活準則的「毘尼日用」,更是在生活上徹底實踐慈悲護生。早上醒來,還未下床時,誦唸「行步不傷蟲蟻咒」七遍,再舉足下床,就不會傷害到地上的小生物;飲水偈指出:「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喝水之前,則誦此咒,因為即便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都需要以平等心待之。

在《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佛告訴迦葉:「一切眾生食肉者,斷大慈種;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萬分不如其一。」《央掘魔羅經》文殊師利菩薩問佛陀,諸佛菩薩為甚麼不食肉,佛陀說:「一切眾生無始生死,無非父母兄弟姊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佛教修行首重於心,食肉有礙慈悲的修行,更何況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食肉而造作種種殺生的行為。

民初的弘一大師力倡戒殺護生,與豐子愷共同編寫《護生畫集》,他認為持大悲心戒殺護生,能植成佛之因,累積福報,現世能避免短命、多病、多難,臨命終時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反之,則難倖免於六道輪迴之苦,受因果之業報。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昭慧法師在《佛教倫理學》中表明,佛家的護生原則是由佛教緣起論開展而來,它是人心映現緣起法則的流露,也是佛法中一切倫理規範的終極精神。

佛教僧團的護生生活

除了茹素之外,佛教僧團更依循佛陀的教導,在生活各層面少欲知足,落實護生的觀念。例如,漢傳佛教僧團發展出「過堂」的方式,幫助僧眾在飲食中資身進道。僧眾過堂時,必須「食存五觀」,降低貪欲,清楚用餐是為了維持色身、成就道業。用餐時,不挑剔食物美味與否,將所分到碗內的食物用完,最後用開水洗碗,將水喝下去,是惜福,也節省洗碗用水。

此外,以法鼓山僧團為例,僧團對僧眾提供所有日常所需以及醫療照護。衣服、臥具、醫療統一由僧團提供,僧眾住宿空間力行簡樸,每間寮房三至四人和樂共住,每人僅有一張床舖、一個衣櫃;辦公、讀書、修行則有公共的辦公室、讀書室與佛堂,力行原始佛教僧團的核心思想「利和同均」的分配原則。「利和同均」是在平等、和諧與利他主義中共享生活資具,一方面保有出家修行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適應現代環境。

現代僧團的「純素生活」,順應時代需要,開展出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幫助僧眾減少貪欲、增長善欲,進而能擁有最大的心靈財富,重點仍是從「心」著手。

從具足正念的飲食觀,進而落實護生與對環境自然的保護,正好體現佛法中的緣起法則,珍惜生態環境、護念眾生,最終也等於是護念自己。

本文原載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47期,佛門網獲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