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特色之一,就是網路資訊發達,對於想學佛、或剛學佛的人來說,訊息的取得方便容易,但一方面,也常有不知從何入門的困擾。出現在媒體或書刊上的資訊,有純正佛法,也有附佛外道,由於大多數初學佛者知見尚未穩固,如何從眾多資訊中,去掌握和選擇正確的學佛資糧?
其實,無論資訊如何豐富多元,學佛仍然需要從基礎入手。佛法中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都是基本觀念,掌握這些基礎,便能建立學佛根基。然而,現代人的學習方式經常躐等,只求速成,此外,對一件事的學習,也往往缺乏耐心、無法專注,經常被外境的變化拉著走。
任何學習都應將基礎先扎好,以學佛而言,一定從因緣、因果等基本觀念開始。當代的佛學著作,像印順長老的《佛法概要》、《成佛之道》等書,以及恩師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所著《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等,都可做為入門參考。
掌握基本學佛方法:聞、思、修、證
學佛二十多年來,我發現只要清楚佛法的基本原理,並懂得在生活中運用,修行上便不會有太大問題。除了基礎觀念,方法和態度也要掌握。學佛不離「聞、思、修、證」,這是基本方法,也是學習的四個層次。
所謂「聞」,就是去聽、去看、去感受,這是第一層。聽聞之後,對於內容進一步去「思」,也就是如理思惟。至於思考的方式,可先從發問開始,譬如聽到了四聖諦,可以問:佛陀為甚麼要講四聖諦?四聖諦的道理是甚麼?想解決甚麼問題?與我們有何關係?一直反問自己,試著找答案。我們所學的東西,如果未經思考消化,便無法和我們的生命產生連結。這是第二個層次。
「修」是了解道理後,當生活遇到狀況,懂得拿出來運用。舉例來說,平常遇到問題時,多數人會用習慣的模式去思考解決;學佛後,遇上了相同問題,則會有不同的態度和解決方式。譬如遭受了挫折,以前面對的方式,就是怪別人不好,內心無法平靜,煩惱也接連生起。學了佛,會看出挫折是「果」,進而回頭去找「因」,並試著以「正面解讀,逆向思考」的角度去想:這個挫折對我一定有幫助,是我成長的契機。當遇上逆境,能夠練習正向思考,同時抱持感恩心,便是在生活中運用所學。這屬於第三個層次。
而所謂的「證」,就是自己真實體驗到,並從中不斷增長力量。譬如學佛後遇到挫折,會先自我反省、逆向思考,一旦有了正向調整,自己便在其中成長了,當下一次又碰上相同問題,便繼續練習。我們從過去生到現在,累積了太多習氣,學了佛,就要改變這些習性。換句話說,原本我們的業力很強,學佛後,想要變好的願力增強了,遇到境界就練習調心轉念,每練習一次,就多一次成長、多一分力量。這是第四個層次。
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從了解佛學名相開始,到後來會感受到那不是「佛學」,而是「學佛」。佛是覺者,學佛就是學習佛的覺醒和覺照;修學佛法,可以幫助我們化解生命困境,提昇人格與生命的品質。
學佛態度:回到佛法核心,當下修行
學佛最終目的是斷煩惱、得解脫,如何達到解脫?就大乘佛教而言,最重要的核心是我們活在人間,便要透過人的身分得解脫,因此,所有的修行皆在待人處世之間、在生活的當下,當修行離開生活,就不是學佛。大乘佛法是透過菩薩行來完成解脫道。
現代世界複雜多元,有人說未來會走向AI(人工智能)時代。無論時代怎麼變化,人們的根本煩惱,並不會隨著外在環境而改變。我們所須建立的學佛態度是:回到佛法的核心、人性的需要,就像聖嚴師父所講「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常常回到學佛的目的與初衷,清楚自己「為甚麼要學佛?」當我們閱讀佛陀傳記,便知道佛法的產生,無非是為眾生解決煩惱,讓每個人生命更加提昇、更加平安快樂。
現代人身處的學佛環境,特色之一就是資訊發達。由於訊息太豐富,人們常淹沒於資訊海中,對人事物的抉擇和辨識,經常遇到困難,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選擇學佛的老師。
如何找對明師?我們可以用三法印來判斷。首先是「諸行無常」,那個人所講的內容,是否符合無常法?如果講「我這個人、這個道場,永遠不會改變」,那就不符合正知見。再者「諸法無我」,如果那個人說自己「已經成佛」,或是「永恆不變」,便不合佛法,「寂靜涅槃」也是指無我的結果。所以,當我們選擇學佛的老師,或是道場、團體時,要審慎明辨,而藉由現代網路之便,更能從多方角度去評估和選擇。
持戒:安定自己,開發智慧,和諧社會
對初學佛者來說,戒律非常重要,然而談到持戒,許多人便擔心受到約束,因而止步不前。其實我們可來探討:為何佛教有戒律產生?佛陀為甚麼要制戒?
佛陀早期的弟子們,大多都是賢聖弟子,行為不須規範。但後來進入僧團的人多了,便發生了各種問題,於是佛陀便依弟子所犯之事來制戒。「戒」是止持,指出甚麼事情不應該做,「律」是團體規約、律儀。戒律的根本精神,是保護自己、保護他人,讓團體或社會能夠和諧,所以戒律也是一種倫理。
有心學佛的人都會皈依三寶,受三皈五戒。三皈依是「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五戒則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些都是讓學佛者在生活中有一把保護尺。當我們面對誘惑、困境時,這把尺便會發揮作用。譬如有人送錢給你,如果不是該得的,你會知道不該去拿。從有形的錢財、物品,到無形的色慾、言語,持戒都是在保護自己,讓自己不受困擾,獲得清淨快樂。
了解戒律的精神和作用,再來談三增上學「戒、定、慧」,就能更清楚看到戒的重要性。持戒能幫助我們不做錯事,因此不會有後悔,譬如在夫妻關係之外有第三者,或是取了不義之財,做了這些虧心事,自然感到心虛,這樣的內心還能安定嗎?從這裏可以看出,「戒」能帶來「定」,而「定」的目的,就是開發智慧,當我們的心清淨、安定了,遇上種種困擾,便有智慧去面對;對於人際的關係、環境的變化,觀察力和覺照力便會增強,所開發的智慧也就更多了。
戒律是基本的生活準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持戒,便是先將自己做好,而這就是在提昇自我的品質,也幫助社會更安定。所以,初學佛者一定要重視持戒,如果不從持戒開始,其實談不上學佛。聖嚴師父曾將戒律喻為生活的「防腐劑」,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不妨將戒律看成登山涯的導繩,有了繩子的引導和保護,就能讓我拉著他往上爬,同時讓我們不致掉入山谷。又如,如果說人間紅塵就像玫瑰花叢,那戒律就像我們的防護套,當我們有了這層保護,就可以穿越層層荊棘,安全走入花叢了。
正法的環境:精進學佛、努力不懈
在人類歷史上,不管哪個時代,都有人覺得自己身處的時代很糟。事實上,我們的環境從來沒有最好的,但也沒有最壞的。
佛法傳布過程中,流傳著末法之說。末法時代有幾個特徵:信仰佛教的人漸漸稀少,修行的人更少,縱然有佛經存在,也沒有人信受奉行。這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人們不學佛、不精進。
從末法的概念來看,我們也可回頭問自己:正法、像法、末法,自己的生命是在哪個階段?如果人生沒目標、生活不精進,便是處在末法時代。當我們將自己放進整個大時代,其實不用憂慮,也無須不安,所有擔心和妄想,對自己的生命都沒有意義和幫助。佛法就是回到當下,我們則必須回到生活,努力讓生命不斷成長。
除了修五戒十善,我們還可以透過禪修,讓身心保持清淨。當我們一念清淨,一念就生淨土,念念清淨,那就念念都在淨土。這樣的方法應用到生活中,不僅提昇了自己,也為他人、為社會帶來安定,這便是在利益他人,也為建立美好的社會,奉獻了一己之力。
在正信團體中,安住學習修行
佛教史上,所有立宗立派都由後人成就,例如隋代智者大師,不曾說自己是天台宗,佛陀也沒有說自己是佛教。因此有人疑惑:聖嚴師父為何創立「中華禪法鼓宗」?立宗背後的原因是甚麼?
師父曾到世界各國參訪、弘法,感受未來世界的佛教,將會是融合性的,而漢傳佛教正具有消融性、包容性、適應性、普及性的特質。師父出身漢傳佛教,從法脈上來看,傳承了禪宗的臨濟、曹洞兩脈;從學習歷程來看,師父到過日本、美國,有其成長的經驗和脈絡,這部分無法歸於臨濟或曹洞。
師父承接印度佛教的根本思想,以漢傳佛教作為立足點,希望在國際社會上,弘揚漢傳佛教。也因此,師父說「中華禪法鼓宗」是承先啟後的,立宗的原因,是緣於對漢傳佛教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盼望後繼者擔起這項使命和責任,復興推動漢傳佛教,以利益普世的人間大眾。
師父創辦了法鼓山這個團體,建立了「中華禪法鼓宗」,並提到「一師一門,同心同願」。所謂「一師」是指佛陀,「一門」指的是禪門。在當代,佛教已經少有宗派概念,大多以團體為主。人需要團體的歸屬感和修行得學習處、奉獻的著力點,而依眾靠眾修行,也能產生互相增上的力量。
對初機學佛者來說,如果選擇了一個團體,便應安住當中學佛,除非發現這個團體不符合三法印和正知見。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值得學習之處,因此,鼓勵大家安住在正信的團體中學佛。
本文章已收錄在《明覺文庫4:初機學佛》一書中,如有興趣閱讀其他相關文章,可網上訂購:https://alldoors.org/2LBu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