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法顯求律西行,開啟戒律東傳--百喻人間之二十三


圖:毅仁

(續上期)

原典

譬如有蛇,尾語頭言:「我應在前。」頭語尾言:「我恆在前,何以卒爾?」頭果在前,其尾纏樹,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墮火坑,燒爛而死。師徒弟子,亦復如是。言師耆老,每恆在前;我諸年少,應為導首。如是年少,不閒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牽。—《百喻經》卷三第五十四「蛇頭尾共爭在前喻」 (CBETA: T04, no. 0209, p0551a09-15)

《百喻經》這故事講述有一條蛇的頭和尾忽然爭執起來,蛇尾說想我走在前面。蛇頭說:「我一向走在前面,怎麼可以倒過來走呢?」 蛇頭和蛇尾相持不下。 蛇頭就繼續向前行,蛇尾卻纏住了樹牢牢不放。 這樣,蛇頭走不動了,只得讓蛇尾走在前面。 但蛇尾沒有眼睛,掉進火坑中,蛇就被燒死了。佛弟子師徒之間,徒弟以老師年邁了,應該由年青來作領導。可是因為徒弟對戒律不熟,欠缺經驗,做事常有違犯,反而讓師徒二人都一起受惡業牽引。戒律是對個人或團體的行為的一個標準,佛陀涅槃之時亦叮囑佛弟子「以戒為師」,可見戒律在佛教的重要性。

說到戒律,必定要感恩法顯大師。當時佛法東傳,中國佛教戒律殘缺,法顯大師眼見佛教徒無所依據,出家人生活奢侈放任,倫綱觀念薄弱,心中生起「欲令戒律流通漢地」的決心,西行天竺學習佛教經典,求取律藏,以強化中國佛教的發展。

法顯(337年—422年),俗姓龔,平陽武陽(今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人,東晉、劉宋時期的高僧、學者及旅行家。399年,六十多歲的法顯與同學慧景、道整等一行五人,從長安出發西行,至張掖,又遇見智嚴、僧紹、寶雲等五人,西行團隊增至十人共進至敦煌,開始了一次長達一萬英里,持續十五年的旅程前往印度。他們穿越帕米爾山脈,途經今天的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及斯里蘭卡等地。沿途地形險峻,亦有盜匪、政治動盪及風暴的威脅,但無阻他們前進。旅程中他們朝聖了多個佛教遺址,包括佛陀成道的菩提迦耶、初轉法輪的鹿野苑、佛陀住處祇園精舍及佛陀故鄉迦毘羅衛城等。

法顯身體會各個地區的習俗,深入了解印度文化。期間遇到許多印度學者,有機會師從佛教大師,包括當時最著名的佛教學者之一的菩提流支。數年間法顯學習梵文及印度佛教的教義和實踐,與大師們的思想和知識互相交流,也讓他有機會把中國文化和佛教介紹到印度。法顯於中印度獲摩訶衍大師贈予《摩訶僧祇律》四十卷、《薩婆多眾律》等律藏經典,收集了重要的佛教經典六百多卷和各種文物。法顯於414年返回中國,和其他佛教學者致力將梵文經典翻譯成中文,促進在中國傳播佛教教義和文化,他被認為是中國佛教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法顯與佛馱跋陀羅合譯《摩訶僧祇律》、《大般泥洹經》、《阿育王傳》、《三昧王經》、《大智度論》及《八大人覺經》等經典,對於佛教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法顯是西行求法的第一人,由於古印度鮮有文字記載,法顯大師將西行所見所聞寫成《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中亞、南亞歷史、地理、風俗和佛教等難得的重要資料。

「有志者,事竟成」,當年已達花甲之年的法顯大師不辭萬里,無懼險阻,目標是尋求佛教戒律,以濟中國佛教僧侶無戒可依之勢。戒住則法住,現今佛教興隆,法顯大師的旅程對於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中國佛教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