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自殺等同他殺──勇敢面對,生活到最後的一分一秒,這才是佛教積極的人生觀⋯⋯

自殺,是指「結束自我生命的行動」,是極端的人類自殘行為之一,事成則喪命,事敗則留下嚴重後遺症。自殺現象是由經濟、家庭、教育、精神、病痛等問題所引發;而自殺事件是基於當事人無法自救、走不出困局所致。每年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世界防止自殺日始於2003年,是國際防止自殺協會聯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一項倡議。國際防止自殺協會成員之一的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在9月10日公佈,根據死因裁判法庭提供的數據,再按全球人口年齡結構進行調整後,估計2017年香港的自殺率為9.5,低於國際水平的10.5。但調查亦指出,青少年的自殺問題漸趨嚴重,在2016年15-24歲在學青少年的自殺率為8.1,相較2012年的4.6上升逾3點。

如何防止自殺,家人、朋友和社會人士都可以出一分力,因為自殺是可以預防的。自殺行為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受錯綜複雜的因素影響,例如精神病、濫用藥物,以及其他生理、家庭及環境因素(世界衞生組織,2014年)。要預防年輕人自殺,社會不同界別必須齊心協力,致力與青少年建立聯繫,築起安全網,為他們提供支援。我們要加強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之間的銜接,以支援有精神健康有問題的學生;為教師提供守門人訓練,繼續發展甄別工具及指引,協助識別高危學生;舉辦各種促進精神健康活動,優化銜接課程及家長教育,建立關愛校園文化等。這些工作,可以擴展到社區層面,來幫助所有有自殺傾向的人士。按照佛教的緣起觀,任何事情都是條件聚合而生,條件消散而滅,自殺行為亦如是;從宗教的修持上說,自殺行為是不必要的;在菩薩道上,幫助他人避免走上自殺的途徑就是行菩薩行,可以令社會人士充分體驗佛教積極的生命觀,同時是對病態社會的一項療法。

一名大學中文系教授於2007年自殺前,透過網誌留下了對自殺這種行為的個人想法:「事實上,一個人選擇自殺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裏知道?更何況拒絕一種生活也是一個人的尊嚴與勇氣的表示,至少是一種消極的表示,它比那些蠅營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個人樣地活著太不容易了,我們每個人只要還有一點人氣都會有一些難以跨過的人生關口和度日如年的時刻,也總會有一些輕生放棄的念頭,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自殺不易,活著更難,當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種活。」佛教絕不贊同這些想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摧毀自己的生命,這是佛教的倫常觀念,絕不含糊。佛教不主張殺生,連動物也要保護,何況殺人,而自殺就等同殺人,所以自殺等同他殺,是要受果報的。

當人選擇摧毀自己的生命時,一定覺得這是解決問題最簡單和快捷的方法。佛教從業報的觀點來看,死了只不過是把應受未受的果報帶到下一生,問題並沒有解決。比喻一個人患了絕症,受不了病魔的折磨,時間久了就想輕生,就佛教的觀點來說,自殺只縮短了現世所受的苦,但那應受未受的果報,還是會帶到下一世的,所以一個佛教徒在這環境下是不應該逃避,要勇敢面對,生活到最後的一分一秒,這就是佛教積極的人生觀。

當人有自殺的念頭時,心中一定有根多解決不了的煩惱,但死亡只代表奪走了自己的生命,解決不了生前的煩惱;而生前的負面情緒,則會增加死亡時和死亡後的痛苦,令中陰身的情識極度波動,很難引發過往的善業;加上自殺等同殺人,這殺業對亡者來說是百上加斤,增加亡者往生惡趣的機會;還有就是亡者遺下了一大堆問題給在世的人處理,帶給親屬無限的悲痛,引起其他人的不便,這種種業報是要算到亡者身上,所以自殺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信佛學佛,皈依後就要受戒,五戒中的第一條是「不殺生」戒,就讓持戒的力量,守護我們的生命吧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