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遊泉州開元寺,除了朱熹和弘一法師,別忘了這位大德(上)

泉州開元寺是福建最大寺院,最為人熟悉的是南宋朱熹遊開元寺後所題對聯,以及是近代弘一法師曾駐錫的道場。然而,關於泉州開元寺的歷史及歷代興衰,實有賴明代鼓山永覺元賢禪師編纂該寺唯一僅存的寺志──《溫陵開元寺志》。這部寺志不但記錄了與開元寺有關的建築、歷史、歷代僧人及文學作品,還創新地加入了《田賦志》,當中對於寺院九成田地被明代政府強行徵收,深為憤慨及無奈。要了解一間寺院,除了實地考察外,相關文獻更能帶領我們從古至今重温它的歷史。筆者近月參訪泉州開元寺,此文參照寺志資料,介紹該寺沿革、建構、元賢禪師詩文,與讀者分享。

一、泉州開元寺沿革

泉州開元寺建位於福建泉州(舊稱温陵)郡城西清門外(現為鯉城區西街)。唐乾甯四年(897)由黃滔(840-911)撰立的〈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是現存最早記載泉州開元寺的文獻。碑記闡述開元寺原先是郡儒黃守恭(629-712)私宅,唐垂拱二年(686),黃氏夢一僧人乞其宅為寺,後園內桑樹生出白蓮花,於是捨宅為寺。現時山門入口左側懸掛的「桑蓮灋(法)界」的牌額(見圖),便是紀錄該神跡。黃守恭後人至元代仍繼續資助開元寺內建設。

在唐代,歷四朝而四易寺名:建寺之初,朝延賜名蓮花寺,第二次易名是長壽元年(692),改名興教寺;神龍元年(705),改名龍興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詔令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年號為名,故中國各地有多間開元寺,泉州開元寺之名自唐代沿用至今。

開元寺原來佔地三百二十多頃田地,經明代國家徵地後,現處泉州市鯉城區西街閙市的開元寺,面積剩下不足十分之一,周邊是商場,穿過窄窄的商業街,才到達山門。商業街旁伸多條横巷,估計以前原屬寺院範圍,明代時已折入民居。幸好寺前一幅長長的紫雲屏(見圖),將這片佛國淨土與繁喧鬧市分隔開來。

二、泉州開元寺建築

開元寺在唐天寶年間遭火災,逐漸修建及擴充,宋代時有別院一百二十所,戒壇院,可容納千人,為天下開元寺之第一。現時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戒壇院、東西雙塔、藏經閣、弘一法師紀念館、泉州佛教博物館等。此外,還可一千三百年樹齡的唐朝生蓮花桑樹,茁壯地守在大殿左側;元代由印度移植過來的兩棵菩提樹,迄立在大殿與戒壇中間的通道。

被稱為天下第一的戒壇,又名甘靈戒壇,直至今天,甘露戒壇依然輝煌,與北京戒台寺,及杭州昭慶寺的戒壇,並稱中國三大戒檀。甘露戒壇名稱來自唐代僧人行昭,在原址開甘露井。宋天禧三年(1019-1020)在井前築建戒壇。宋建炎二年(1128-1129)依古圖經規格改建為五級戒壇,勅名「甘露戒壇」。元代末年至正年間(1357-1366),居福建的波斯色目人兵變,史稱「亦思巴奚兵亂」,蹂躪泉州十年,戒壇被毁,明代洪武年間陸續修建。至隆慶年間(1567-1572)至萬曆四年(1576-1577),因泉州位處沿海,屢遭日本侵略,朝廷為對抗日倭,徵用戒壇院作火藥庫,萬曆二十二年(1594-1595)才歸還,但七成藏經巳散失。大眾集資重修,恢復原貌。現時的戒壇由元賢禪師弟子為霖道霈禪師(1614—1702),於清初康熙年間重建(其生平可參閱拙文《疫情下,人人都可以是「玅相慈容,端嚴自在」的觀音菩薩》)大殿和戒壇內立柱斗拱及梁槽中間的二十四尊伎樂飛天木雕(見圖),保留明代建築風格,是研究木構建築及閩南古樂南音的寶貴資料。

開元寺分佈東西兩側的宋代石塔(見圖),是寺內地標,也是泉州八景之一。東塔,號鎮國塔,初由唐咸通年間(860-874)文偁禪師(806-877)在此建木塔,幾經興廢,現存十三級磚塔是宋代嘉熙十年(1247)多番改建,呈八角型,整座建築由塔主軸中心十五米圓周的花崗石砌成八角「筒中柱」支撑,外牆刻有浮雕,塔身高193尺。西塔,號稱仁壽塔,初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宋紹元年依西塔規格改建石塔,但塔圍比東塔少五尺,短一丈五尺,早東塔十年建成。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發生的八級地震、三十五年(1607)及三十六年(1608)的兩次六級地震,兩座古石塔都能扺禦不毀。巨形的花崗石中心柱,是三番抗震的關鍵,可見宋代建築技術精湛。

(待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