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還原《維摩詰所說經》般若中觀的思想與特色

圖:Pixabay

《維摩詰所說經》,簡稱《維摩詰經》或《維摩經》。經中的主角維摩詰居士,是一位大乘在家菩薩。他智慧神通無礙,為了啟發佛弟子的求道心,悟入大乘殊勝、無礙的解脫境界,便以種種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超乎意念的方便善巧、不可思議的解脫途徑,來對破佛弟子的偏執。

經文中,維摩居士藉示現染疾,教導前來探病的各方大眾,再引出佛陀命文殊菩薩及眾弟子前往問病,從他與文殊菩薩的對話來發揮深遠的義理。整篇經文極富戲劇性,哲學與文學修辭的意境甚高,故受到中國佛教界、藝術界、文學界等歡迎,又被外國學者喻之為「大乘佛教文獻寶冠之珠」。

由於這個緣故,注釋此經的著作甚多。可惜有些注釋者忽略《維摩經》屬般若中觀系統的經典,以傳統圓融方式來注釋,導致經中「心淨則佛土淨」的意思變成了「唯心淨土」的思想,違背了本經原意。本文嘗試以《維摩經》的成立年代及它的思想、特色,論述它是「般若中觀法門」的經典。

《維摩經》約出於大乘初期而比般若編集期略晚

雖然《維摩經》所述的內容,發生於釋迦牟尼住世時,大約西元前五、六世紀之間,不過,這僅是宗教文學構想的內容,印度大乘佛教相信一切經典皆為佛說,佛陀成道時已開示大乘佛法,可惜弟子無法了解。佛陀於是為他們教授原始四諦法,次第才演說大乘佛法。另一說是佛陀入滅後,大迦葉領眾比丘在王舍城外七葉窟結集經典,而許多大菩薩亦在阿難尊者的協助下,在窟外另一處地方進行結集大乘經典。

從歷史學角度來說,這些傳說是毫無根據的,亦沒有任何確實資料,證明大乘經典出現於佛在世,因此我們唯有依學者的歷史考據意見來研習。學者一般認為大乘經典應是在佛陀去世後五百年間,才開始傳出,然後逐漸流行。由於缺乏精確資料,我們試從兩方面來推論《維摩經》的成立年代:

一、 從漢譯本的年代來推斷:最古老的漢譯本為後漢嚴佛調的《古維摩經》,大約是在後漢靈帝中平五年(西元188年)譯出。如果說漢譯本是由印度流行約一百年後才傳入中國的話,那麼《維摩經》的結集應在西元一世紀,大約稍遲於原始《般若經》的編集年代,卻應該稍前於龍樹菩薩的時代。

二、 從淨土思想的流行來推斷:大乘佛教思想初期,淨土思想開始流行,最初流行的淨土法門有兩種:東方妙喜國之阿閦佛淨土與西方極樂世界之阿彌陀佛淨土。《維摩經》的第一品探討菩薩淨土,在內容上亦提及到東方妙喜國阿閦佛國,故此相信本經出於淨土思想流行之初期大乘佛教之時代。

《維摩經》一則助眾生破執以趣向解脫,一則彰顯不捨世間的菩薩行持

大乘初期,學者一般認為最早出現的大乘經典應為《般若經》。《維摩經》可說是延續著般若思想的討論,另開途徑往大乘菩薩行思想方面發展。

大乘佛教思想,可說是起源於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與追思。為讓佛法在世間持續傳播,佛陀遺骨、遺物、遺跡被尊崇而予以禮拜,佛陀生平傳記亦被詳加記錄,甚至太子多生以前的事跡也被予以繪影繪聲的記載,形成了佛陀本生談的內容。此外,弟子們對佛陀所教示的「法」作深刻的反思。從以往向解脫的阿羅漢道學習,轉向佛陀前生那種「不捨眾生、不欣涅槃」的菩薩道學習,於是大乘運動開始醞釀,乃至公元前後興起。

然而,大乘學佛行者所面對的問題,是一方面要面對生死流轉的現實,另一方面則不離世間而達至涅槃的理想。在這悠長無量時間的菩薩道,要靠智慧引導,故此般若波羅蜜在菩薩道中具主導地位,亦是大乘法門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

般若波羅蜜(Prajñāpāramitā),是圓滿達至甚深涅槃解脫所獲得的智慧,這是針對如「說一切有部」等部派的「諸法實有」思想,作出對「法」的反思,菩薩從對「法」作深入徹底的觀察,悟入了甚深的般若智慧,體驗到破除實有論者的「執見」,與世人所起的「執見」,是同出一轍的,而佛陀所親身體驗的,可說亦是一條破自身煩惱執見之路而已。

因此,破除部派思想之執見亦等如是破世人之執見,而「破執」乃為「解脫」必經之過程。所謂「破執為法,執破為佛」,執著破除即解脫。解脫並非離開世間而另外進入一絕對境界,而是即現實而即涅槃的。故般若智慧乃代表著這「破執」之智慧,亦標示為解脫的圓滿智慧。

從理解佛陀深觀緣起而開出的法空思想,結合著從佛陀傳記所記載的佛陀慈悲精神而開出的救度思想,其實都是展現佛陀形象不同的面貌。隨著大乘思想及《般若經》的開出之後,不同經典逐漸結集出來,這都呈現出菩薩行的不同面貌。在這個基礎上,《維摩經》一方面展示「無住、不二、不思議」等等觀念,以破除二邊執見而悟入不二法門的解脫境界;另一方面則深化在家菩薩行的大乘思想,表達出不捨世間的菩薩行持,展現人間佛教的現實意義。

清淨本是空,煩惱是佛種,《維摩經》打通世間出世間的障隔

《維摩經》是繼《般若經》之後討論「空、無住」之意義,並破斥當時佛教的偏執觀念,彰顯「不著二邊、不立一法」的中道義理,繼而指向菩薩行的實踐,開出大乘菩薩行的大悲精神,發揮般若思想。

依據《般若經》的精神,本經討論的「心淨則佛土淨」並不是學者所言的唯心主義。「清淨」在本經是指「空」,「心淨」即無心可得,「佛土淨」即無佛土可得。心非實有,土亦無實性,明了心不可執,佛土不可得,方謂「心淨則佛土淨」之意。

印順導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中說到,《維摩詰經》是屬於文殊師利法門的經典。文殊法門的特色是重第一義諦、重無差別、重不退轉法門的。這在語言表達上,很多時是以反詰、否定的方式,促使對方反觀反省。這超越常情的語句,每每令人震驚。

文殊法門肯定現實生活,著重於煩惱即菩提,因而呵斥聲聞乘人,而強調在家菩薩的修行更為優勝。這種不拘小節的大乘修行風格,也是文殊法門所常常表現出來的。這正是《維摩詰經》經文內容所表達出來的風格!

經文的內容乃環繞著維摩居士藉示疾來啟迪眾生,說明身軀之無常及不圓滿性,所以應該發菩提心,求成佛之法身。但實際亦說出眾生之病乃「從痴有愛,則我病生」及菩薩之病乃「以大悲起」,以展示大乘佛教菩薩行的教化精神及對傳統佛教思想的批判。

本經的另一特色是頌揚居士傳法、重視現實世界、肯定在家生活為大乘居士佛教的廣泛流傳,提供了堅實的教理依據。甚至說出「發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的論調,更論證了「一切煩惱,皆是佛種」等說法,由此打通世間和出世間的隔膜,沖淡原始佛教的厭世色彩,亦進一步肯定現實世間的地位。

本文以明珠佛學社社長劉錦華先生論《維摩詰所說經》解題的長文為本,蒙劉先生允諾,由本網記者麥農整理而成。

延伸閱讀

中觀學的重要名詞解說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