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面對生死,如何告知末期病人他們的病情?家屬親人可以按佛教智慧「隨緣制宜」、「觀機逗教」⋯⋯

這是一則真實的個案,雖然姓名是假的。八十歲的李女士向來身體健康,不久前她因為腹痛和感到噁心,長子文兆陪她求診,醫生證實李女士患上結腸癌。醫生告知文兆,他難掩憂心,還請求醫生不要通知母親她的病情,以免母親擔憂。主診醫生沒有立即答應,轉介了老人科醫生為李女士作認知評估,以判斷她能否為自己作出醫療決定。老人科醫生評估後,認為李女士有能力決定接受甚麼治療方案,於是詢問她是否願意了解病情。李女士卻拒絕了,意欲一切交給長子決定。隨後,外科醫生建議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但當知道李女士不了解、也不願知道自己病情後,即表示應在病人得悉實情後,由病人決定。[1]

其實,醫護人員碰到上述情況時,也會感到難於抉擇,不容易決定應該按「自主原則」,由精神健全的病人自行決定,還是容許善意的隱瞞,免除病人的憂慮。 然而,很多經驗都顯示,隱瞞病情不一定能幫助病人放下心理負擔。有時候,若果病人在缺乏資訊下不斷揣測病情,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張和迷惘。如果病人因而對醫護失去信任,那就陷入另一種困境;另外一種情況是,病人因未能得悉病情,無法及時完成心願或囑咐,也會造成另一種遺憾。

經驗也告訴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醫護如實把病情告訴病人,病人也未必像我們想像中感到難以負荷或陷於憂鬱。很多擅長紓緩照顧的臨床工作人員,他們會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配合身心靈的支援,與病人一同跨越困境,讓病人在餘下的日子中,得到安慰,並完成心願,甚至做到更多事情。

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訊,根據調查,有九成民眾希望患癌時得知病情。然而常見有家屬因為擔心病人無法接受,於是請求醫護人員對病人隱瞞病情。亞太心理腫瘤基金會(設於台灣)的董事長方俊凱醫師說,臨床經驗顯示,癌症病人知道病情後,比較能夠配合治療,而且相對能有效延長存活。在這期間,病人可以清楚面對選擇,減少無效醫療對自己的影響。通過適當的討論和計劃,病人有機會減低徬徨,進而坦誠分享,作出安排,得到尊重和自主完成心願,讓生死兩相安。

「生老病死」問題是佛教十分關心的「大事」。 聖嚴法師在他的《方外看紅塵》一書裏面說:「人生在世,終究會死,即使沒有病也會死。因此,病人生病時可以告訴他應該先有死亡準備,比如預立遺囑、後事該如何辦理等,讓自己心中沒有牽掛,也不會留下子女爭產等後遺症。」當然,有些病人是不喜歡提及死亡的。聖嚴法師提醒我們:「人人都要為死亡做準備,就後事做好交代,讓死者無憾、生者無爭。」這正是大家,包括病人和家人都要考慮的地方。 在告訴病情方面,聖嚴法師建議採用善巧的做法,因人而異。要緊的是看病人和親人的心理狀態,再「隨緣制宜」。   

法師曾面對一位癌症末期病人,家人都不對他提及病情,老是在焦急,只怕告訴病人後他就無法接受。法師見到病人,他卻清楚說了:知道大家都在隱瞞,他自己早已知情,倒是假裝著叫家人安心,各人就像在演一場戲。法師支持病人向家人表白。於是他告訴家人:「心境已準備好,已無所求,準備等佛菩薩來接我。」 聖嚴法告訴這位病人,也開示我們:「不要等死、不要怕死,更不必求死,時時念佛,能念多少,就念多少。」   

筆者寫這文的目的,不是要討論臨床上告知病情的技巧。這方面的資訊很多文獻或專書中都有提供。在這裏,主要是帶出一個關注:這個問題很多人和家庭都會遇上。不要規避,應保持開放態度,與醫護、輔導專業人員和親友坦誠討論,以病者的最大福祉為目標。

許禮安醫師在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參與安寧照顧,服務癌症末期病人多年。他指出,有些家屬要求醫護隱瞞病情,但醫護如有機會私下詢問病人,大約九成病人都願意知道病情,反而是怕家屬擔心。許醫師認為這情況並不理想,因為家人和病人所剩無多的相聚時間也不能坦然度過,病人的心願也可能都無法達成。

猶如聖嚴法師所說,許醫師指出應該按著病人的個性和反應,「觀機逗教」,也可以分段告知。至於技巧方面,請有興趣的讀者參考許醫師的文章和書籍。值得特別指出的是,怎樣告知病情最好是由家屬、醫護及心理相關專業人員共同商議下決定。大原則當然是以病者的福祉為目標,並且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權。

本文最後仍是引用許醫師的經驗總結。醫師特別強調,不少人擔心病人知道自己不能痊癒,便會放棄希望、喪失意志。然而,其實病人最大的恐懼是被放棄。告知病情所著重的效果,不是製造恐懼和失望,反而是讓病人生起信心和信賴,和病人一起面對挑戰。  


[1] 本個案曾以專欄文章刊於2019年11月4日《明報》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