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一起靜:一場屬於社區和年青人的身心運動(一)

上回談到有關七年前起在香港梅村Wake Up Core 組織工作的所見所聞,一念提問使「青梅共修團」得以和合。隨後我們一眾年輕修習者把正念修習紛紛結合在自己的工作中,有的運用在教學上;有的運用在職場溝通中,而我卻幸運地走進一家富有啟發性的親子組織之中,打開了眼界。

於是我發出了第二條問題,我們可不可以在社區中建立一個凝聚關注身心精神健康的年輕組織?這一問,成為了「一起靜」的開端,由中文大學的實驗走到不同的地區上。

能夠一起靜,是很大的力量。 透過推動正念共學(Mindful Practice Group)文化,我們走在一起修習正念共同創造心空間,栽種幸福的種子。

一起靜是
一個社群
 一種價值
 一種文化
重新連結自己、他人與大地。

能不能從單次課程走到持續共修?
能不能從專業高尚走向普及草根?
能不能從內在轉化通向社區關懷?
帶著三個疑問,我們開始實驗靜的力量。

很多後來認識的朋友說,參與正念共學的目的正是因為過去曾經報讀了正念或靜觀課程,但課程過後卻沒有固定的練習群體,也沒有定期的小組可讓他們分享經歷。的確,我們都會發現,很多時候自己一個在家中總是無法自律,即使可以獨自修習,身處於群體之中總會有種無形的支持,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

而「一起靜」就是衝著這個狹窄的空間來投入服務。如果我們都認同心靈修習是一項長線的生命工程,那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單次性的課堂如何有效地為我們帶來改變。我們要如何把身心課程真的落實於生命,就成為了重要的反省位置。我的回應是,那就放回生活之中,把心靈修習看成是一種運動或生活方式!學習到的技巧如果停留在知識層面,無法入血,我們如何可以持之而行?所以,正念共學社群需要開花的時候到了!

關於正念共學小組

在共學夜之中,我們少談理論。帶領人不會跟你說正念的歷史。一起靜的共學夜,不是一個課堂、也不是課程講座,我們只是營造「靜」的可能性,讓前來參與的人可以一起靜下來。

有些人靜下來是為了放鬆;
有些人靜下來是為了沉澱;
有些人靜下來是為了洞察;
而我們只是練習讓內在與身體靜下來的方法。

如果在一星期之中,這個有關「靜」的體驗觸動了你,這就是共修夜想給你內心的印記,當你有天沉醉在煩亂之中,自然會回味「靜」的價值。

我們做的不是要擔當老師教導甚麼,
我們只是在自娛之際,分享喜悅。

就是這樣,我們整理好理念與想法,開始尋找實踐的可能性。那時我剛完成了中文大學的碩士課程,對一直無法在學業期間組織校內靜心社群而感到追悔。因此,在「一起靜」準備好出發啟程時,我們第一個共學小組便是回到大學之中。也許這是一種生命的回應,我曾經能夠在大學中得到身心信仰的支持,今天再次回到大學中讓一眾學子接觸己心,這也算是一種延續吧!


(待續)

(不是佛青系列之三)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8%81%bd%e6%ad%a5/" title="Posts by 聽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聽步</a>

香港梅村Wake Up Core 核心成員,自2011年起修習正念,曾於城大、中大及不同地方組織市區中的正念共修小組。於2017年底成立社區正念組織「一起靜」,致力推動青年靜心運動,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學習覺察與理解之道。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