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人比人

上文討論到經濟發展與快樂的關係,相對收入(relative income)和絕對收入(absolute income)水平提高對個人福祉的影響。Pham-Kanter的研究指出,有關相對收入水平的定義,有其主觀而非客觀的影響。換句話說,我們在檢視自己的幸福感時,我們會主觀地選擇比較的社交群組。如果在所選的群組中我們的相對收入較低,我們的幸福感會降低。有關的研究亦指出相對收入較低,與壓力相連的健康問題有關。所以他的研究題目為:「社交比較和健康:擁有更富有的朋友和鄰居會令人生病嗎?」[1]

除了相對和絕對收入的比較外,快樂的感覺亦受我們對收入增長的適應速度影響。[2]相對而言,在收入平均線以下和超級高收入的群組,不會太容易受他們與群組內的相對收入改變影響。[3]大家或許覺得以上的研究結果匪夷所思,但是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平日說的「人比人,比死人」,是很有智慧的!

Dunn, Gibert 及Wilson指出金錢只能提供快樂的機會,而我們是否快樂則有賴於如何運用金錢而非我們擁有金錢的多寡。[4]他們提出讓我們更容易快樂的用錢方法:(一)用於體驗而非物質;(二)用於利益他人而非自己;(三)用於多項細小的愉快而非少項大型的快樂事件──正如村上春樹所說的「小確幸」;(四)少花費於昂貴的保險和保養;(五)延遲消費;(六)多考慮消費習慣對日常生活的周邊影響;(七)注意比較性消費,而不是人有我有;(八)更關注他人的快樂。他們認為物質所帶來的快樂很容易減退,而正面的體驗不容易磨滅,特別是對正面經歷的預期和回憶。快速的、即食的消費文化令我們不耐煩,習慣即時的滿足和短視消費。反之,延遲消費可以讓我們多了解消費對我們的影響,增加對快樂的預期,而對這事情的預期本身已是免費的快樂泉源,比實質的消費和回味過去的經歷可以帶來更大的快樂。[5]

當我們專注金錢和消費如何讓我們快樂,我們更應該全面了解選擇背後的原因,究竟甚麼能讓其他人快樂?甚麼能讓我們快樂?有研究指出身處人有我有的社交網絡世代,會容易引發大家的妒忌心、損害我們的自尊心,甚至令我們更覺孤獨。大家都樂於分享各自的幸福泉源,背後開源節流的艱辛和取捨,又有多少人Like呢?另有研究發現,正面的情緒比負面的情緖在臉書上有更強的擴散力。儘管擴散力有所不同,最終在社交網絡的正面訊息還是較負面訊息多,會否令我們因為更多的比較而有更多的不滿;還是藉著資訊科技的發達,讓我們對彼此有更深入的了解、更積極的交流,始終取決於用家的心態和選擇。


[1] Pham-Kanter, Genevieve. (2009). Social Comparisons and Health: Can Having Richer Friends and Neighbors Make You Sick?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9 (3), 335-344.

[2] Layard, Richard. (2006). Happiness and Public Policy: A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116 (510), C24-C33.

[3] Dynan, Karen E. & Enrichetta Ravina. (2007). Increasing Income Inequality, External Habits, and Self-Reported Happines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7 (2), 226-231.

[4] Dunn, Elizabeth W., Daniel T. Gilbert, & Timothy D. Wilson. (2011). If Money Doesn’t Make You Happy, Then You Probably Aren’t Spending It Right.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1, 115-125.

[5] 同上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