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以境說法,妙華慈音:特殊需要學生參學日

慈山寺住持洞鈜法師(右)和中文大學沈祖堯校長(左)在致送紀念品給劉德華先生(中)時,校長取出電話自拍留念,引起全場哄笑,氣氛輕鬆。

由慈山寺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合辦的「妙華慈音:特殊需要學生參學日」,於2月28日圓滿結束。慈山寺住持洞鈜法師在致詞時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向大眾傳達正確觀念,關懷並尊重弱勢群體。

同時,主辦團體希望透過寺院舉辦的音樂會及工作坊,達到「以境說法」的目的。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說:「動聽的音樂不但有藝術價值,也是快樂的泉源。」悉心安排的工作坊,讓參學者能夠身歷其境,得到真實法益。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佛教寺院無一不是教學,就以供具來說也具足豐富的教育意義。以供水為例,它表徵清淨,代表我們的心要像水那般清淨、平等。心要清淨,需要靜心修習,而「專注體驗」工作坊──供水,便可達到靜心修習的目的。

「靜心」和「舒服感」是防止虐待兒童會義工德珍師姐供水時的體驗,她表示:「捧著水,走在慈悲道上的那段時間,我可以練習靜心。供水時,我仰望著觀音,默默地向她訴說自己的心願,然後將水供奉菩薩,感覺就像和菩薩聊天。」

佛經形容菩薩像是天上的月亮,常遊在虛空之中。只要「眾生」的「心垢淨」除,「菩提」的「月」光便會「現前」,才能與菩薩感應道交。

匡匡是個胎裏素小朋友,他媽媽會經常向陳瑞燕教授請教素食問題。參學日當天,匡匡見到陳教授時,便跑到她懷裏,唱起童謠,場面溫馨。

愛我想要的≠愛

要學習菩薩的慈悲精神,並與之感應道交實非易事。對此,胡師姐有深刻的體會:「平時我太在意兒子的表現,希望他表現好一點,我總會給他一大堆意見。譬如,剛才兒子供水時,我擔心他會倒瀉手中那碗水。於是我要求他不要東張西望,不用走得那麼快。」胡師姐坦承那都是自己的期望。

家長對子女有期望是人之常情,然而期望一旦過高,便可能是我執的擴張。臨床心理學家施黎敏博士在「親子溝通」工作坊中,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你子女沒達到你的期望,不符合你心目中的水平,你便不開心;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不妨反問自己,到底是我愛子女,還是我愛『我心目中想要』的子女呢?」

工作坊雖然提供了一些親子溝通的技巧,但是黎博士認為:「良好的親子溝通,完全視乎心態。如果沒改變心態,只管運用技巧,不能達到親子溝通的效果。」那麼心態如何改變?

音樂會發起人陳瑞燕教授向大眾派發康乃馨,她的背包裏裝滿了印有「感恩」、「自在」、「慈悲」等字眼的襟章。有位義工師姐笑說:「教授,您好似乜都有噃!」

身心轉化的契機

要改變心態殊不簡單,卻可以從生活中做起。對此臨床心理學家陳瑞燕教授和衍偉法師講述他們的見解。

陳教授結合她二十年的臨床經驗,並融合心理學、腦科學與禪武醫的理念,指出身體的許多疾病都是由炎毒引起的。而依據禪武醫的觀點,要避免疾病及疏導負面情緒,可修習內養功法,並戒食會產生炎毒的食物,譬如肉類、魚、蛋、薑、葱、蒜等。

另一方面,衍偉法師在「佛法101」工作坊表示,肉眼只能見到人的行為,無法直接看到人的內心。單純就某個人說「我是好心,因為我心地好」,去斷定他是個好人是不足夠的,因為我們不能忽視人的行為。所以,行為上我們必須如法。身與心是相互影響的,透過修改行為可達致心態的改變。這便是「修」正「行」為的重要性!

依據佛教的緣起觀,現實存在的事物,決不會自己如此,而必須依賴眾多的因緣、條件。參學日的成功又何嘗不是仰賴眾多的因緣才能成就。這些因緣包括1,500位活動出席者,包括特殊需要學生、家長、工作人員、義工、音樂家以及歌手等。就像音樂總監趙增熹先生所帶領的演奏團,在因緣和合之下,演奏團中的各位樂手、樂器合奏出令人喜悅的音樂,造就一場圓滿的演出。每個個體,每個單位之間的合作與付出,都是造就慈山寺參學日圓滿進行的殊勝因緣。

延伸閱讀

調心者──臨床心理學家陳瑞燕教授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