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教的「神譜」: 信仰主體的變化 (四)——明王與忿怒尊

(圖:Pixabay)

前文[1],初期佛教的信仰對象為佛陀,而且專指釋迦牟尼佛,現代南傳佛教承繼著這一種傳統,寺院所供奉的大多是釋尊像。大乘佛教興起後,佛教不單以釋迦牟尼佛作為信仰對象,而是以十方諸佛,甚至過去、未來三世諸佛,為信仰對象,如西方的阿彌陀佛,東方的藥師佛,未來的彌勒佛[2],信眾修持相應的法門,希望得到救度。除佛陀以外,有另外一類的信仰對象隨著大乘佛教出現,這就是菩薩。菩薩初期以大乘佛法實踐者的形象出現,他們發菩提心,度化眾生,經過屢劫修行而成佛。後來,菩薩的地位不斷提升,地位接近佛,甚至等同於佛,不再只是擔當佛陀的脇侍,還成為了信仰的中心,如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信眾會單獨禮拜他們,修持個別菩薩的法門。到了密教時代,再有一類新的信仰對象出現 ,這就是「明王」。明王的信仰隨著密教的流布,在唐宋時頗為盛行[3]。漢傳密教東傳至日本,明王成為日本佛教的主要信仰對象,尤其是真言宗的寺院,有些寺院會以明王作為本尊,或在不同的殿堂設置明王的造像,每日修持相關的供養法,著名的有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孔雀明王、愛染明王等。在漢地,到了明清時期,乃至近代,漢地寺院卻多不見有明王的造像,明王僅存於水陸法會[4]或前代所留下的摩崖石刻中,故現代漢傳佛教信徒對明王不大了解,更與菩薩或天眾護法的概念有所混淆。

明王,梵文 vidyā-rāja。Vidyā (明) 意為看到,知道。在古印度,有智識、智慧的意思,也可以指學問或技巧,而咒術、真言等也會稱為「明」。故善於持咒的修行人稱為「持明者」,早期密教以持誦咒語為主,故此段時期的密教也稱為「持明密教」。Rāja (王) 有國王、尊勝、具威力的意思,是對於君主或王帝的一種尊稱。因此,明王在語意上有兩種意思,一是真言或陀羅尼之王,如佛頂一字真言可稱為「明王」,二指持明之王,也就是本文所討論的明王。《真偽雜記》卷十三曰:「明者光明義,即象智慧。所謂忿怒身,以智慧力摧破煩惱業障之主,故云明王。」《瑜伽學習捷圖》上曰:「其忿怒者,猶奴僕也。諸軌之中多稱明王,雖是奴僕,奉行教勅即猶君王,故呼忿怒亦名明王。」《聖無動經》曰:「假使三千界,大力諸夜叉,明王降伏,盡令入解脫道。」總結三段經文,明王有三個特點 : 忿怒相、奉行教勅及降伏摧破。

在外相上,與之前兩類信仰對象——佛、菩薩完全不同。佛以出家的形象示人,菩薩大多以在家居士形象出現,兩者俱是慈眉垂目,見之心安。而明王大多是多面多臂,獠牙怒目,以威猛忿怒的形象示人,讓人望而生畏。傳統認為明王這類聖者的出現,是因應眾生的剛強難化,唯以暴惡形象出現,內懷慈悲,外現忿怒,方能成就佛業,有效化度眾生。

大乘佛教認為佛有三身,分別是法身、報身和應身。而密教從度化眾生的角度,認為佛有三種輪身,輪有摧破的意味,為古印度的一種武器,故輪身可視為諸佛為救度眾生,使令眾生煩惱摧伏的三種形態。分別為自性輪身、正法輪身及教令輪身。《秘藏記鈔》卷二曰:「大日是本地自性佛體,故為自性輪身也。⋯⋯ 大日垂迹現菩薩身,以正法化人。故以理趣會曼荼羅為正法輪身也。⋯⋯ 大自在天王等強剛難化眾生,不拘正法化導。故金剛薩埵,更住忿怒威儀降大自在天,云降三世尊也。然則在佛位名自性輪身,在菩薩位名正法輪身,在明王位名教令輪身,一一佛皆有此三身。」可見,佛、菩薩、明王三者一體無異,而隨應化差別而有不同之名及相。佛之自體,即自性輪身,依此垂跡現菩薩身,以正法教化眾生,即為正法輪身,若遇難化眾生,菩薩便秉受如來之教令,攝召眾生令遵如來教勅,現忿怒相,即教令輪身,是為明王。據《秘藏記》所列舉:以大日如來為自性輪身,則般若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若以阿閦如來為自性輪身,則金剛薩埵為正法輪身,降三世明王為教令輪身,餘下三佛[5],亦各自有相應的菩薩及明王作為正法輪身與教令輪身,在此不贅。日本真言宗依此而立五大明王,分別是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與金剛夜叉明王。以五大明王為本尊所修之密法稱為「五壇法」,供奉五大明王之殿堂則稱為「五大堂」,可見明王信仰在日本之流行及重要。

三種輪身這種分類法鮮明清晰,單從諸尊的形相便能判斷其屬性及類別。但隨著佛教的發展,明清以後,明王作為信仰對象,在漢地和藏地都發生了變化,諸尊的分類亦沒有之前的分明。

在漢地,明王的地位及作用逐漸被菩薩取代。漢地流行的密教系菩薩,如千手觀音、準提菩薩、大隨求菩薩等,有著多面多手的外表,象徵有種種能力去救度有情,調伏眾生,但沒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面相,反而展現出親人的慈祥面顏,故此剛強難化的眾生也能受到菩薩的神力及慈悲所調伏。於是,漢地佛教徒選擇這類菩薩作為信仰對象,而放棄禮拜展現忿怒相的明王。另外,漢傳密教在漢地式微,其關係密切的明王,便沒有相關流通的教義所支持,逐漸地,明王在漢傳佛教的信仰中淡出,只餘水陸法會中,以其恐怖外表,作震攝孤魂亡靈之用。其教令輪身的角色,則由顯密共通的菩薩所取代,更有明王以菩薩的姿態出現,如馬頭明王成為馬頭觀音。至此,漢地佛教信眾大多不知明王示現的意義,甚至不知有明王這類佛教的重要「神祇」。

在藏地,雖然密教盛行,但現忿怒相並非一定是明王,而明王的功能及作用,也被一些「神祇」所取代。藏傳佛教特重無上瑜伽,而無上瑜伽的本尊,多現忿怒相,如時輪金剛[6]、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和密集金剛等,皆是多臂多面,面露暴惡儀形,外表非常恐怖,而他們皆以金剛作為名字,而非以明王稱之。另外,金剛亥母、吉祥天母、瑪哈嘎拉、普巴金剛等本尊皆以忿怒相示人,故此忿怒相並非明王所獨有,明王的形象再不鮮明突出。再者,如金剛手等菩薩,在東密中是慈目祥顏的相貌[7],只在遇到剛強難化眾生,便會變出教令輪身的明王,基本上是另一個身。宋譯《 金剛頂經 》[8] 第九卷所載,金剛手菩薩遇上大自在天不服教勅,他便倚仗佛之神咒,在心金剛中變出大忿怒相的具德執金剛[9] 。明顯上,雖然明王是由菩薩變化生成而來,但二者是有分別的,有不同的身相。但藏傳的金剛手,雖有菩薩之名,但外表本是忿怒相,怒髮衝冠,身色青黑,烈燄圍繞,非常可怖[10]。據《佛說金剛手菩薩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經》[11] 所載,金剛手菩薩降伏部多鬼王時,並不是變出另一尊忿怒身神祇,而是自行於身毛孔中出無數金剛熾焰,令部多眾悉皆乾枯而命終。故此,金剛手菩薩是以自身固有外相來降伏部多鬼眾的,經中描述金剛手菩薩是,「身有圓光遍體熾焰作大青色,四臂右第一手擲金剛杵,左第一手竪頭指禁伏一切部多,以二手結本印,面大惡相利牙,髑髏為冠,以八大龍王莊嚴其身。」明顯是忿怒相,與現存藏傳所繪之四臂金剛手菩薩相符。故此,菩薩本身也可以不是慈顏祥目,可以是暴惡之相,那麼明王之形象便不如在漢傳密教般鮮明突出,藏密信眾亦難以從外相判別所禮的是否明王。

明王作為密教信仰中一類重要的本尊神祇,展現出密教「方便為究竟[12]」的精神(編按:有學者指出「方便為究竟」實屬誤譯,經文的原意乃指「以方便而至究竟」),遇上剛強難化的眾生,佛菩薩用種種方便,變出忿怒相的明王度化他們。雖然教理上明王等同於佛,但其暴惡之儀形,未為明清以後的漢文化所接納,漢傳佛教選擇祥目慈顏的菩薩作為主要的信仰對象,故此明王信仰在漢地日漸式微。而藏地特重以忿怒相為本尊的無上瑜伽,個別本尊神祇也以忿怒相示人,雖然藏文化非常接納這種以降伏為主的暴惡神祇,藏傳佛教中也有不動明王、馬頭明王等本尊,但明王難於眾多忿怒相的神祇中突出,致使明王混雜於其他本尊中,只作為忿怒尊之一員。幸好,漢傳密教傳至日本,明王的鮮明性格得以保存,讓明王信仰在日本流存至今。

延伸閱讀

佛教的「神譜」 : 信仰主體的變化 (一)


[1] 佛教的「神譜」: 信仰主體的變化 (一) 、(二)、 (三)。

[2] 雖然彌勒菩薩現正處於菩薩位,但若以未來佛的角度來看,可稱為彌勒佛。

[3] 現存大足及四川一帶的石窟有大量明王造像,開鐅年代大約為唐末宋初,可見明王在唐宋間是信仰對象之一。

[4] 可參考明代繪畫的寶寧寺水陸畫,其中有大威德大力明王、大威德步擲明王、不動尊明王、變陷忿怒大輪明王、大威德大笑明王、無能勝明王、馬首明王、甘露軍咤明王、降三世明王、焰髮德迦明王等。部分可與日本密教之明王對應,但有部分則是水陸法會所獨有。其法相可參見 https://www.sohu.com/a/302686927_340293

[5] 密宗以五方佛為諸佛代表,以金剛界為例,即中央毘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作就佛。

[6] 雖然時輪金剛另有忿怒相之金剛力,但依一般標準,時輪金剛所展現的可算是忿怒相。

[7] 法相可參考 https://www.sohu.com/a/311639720_466973 所載。

[8] 即施護譯《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

[9] 原文為 : 「說是心明時,從金剛手心金剛中出現具德執金剛者,遍身光明大熾焰藏,顰眉蹙面,張目利牙,大忿怒相,執金剛鉤、利劍、羂索等諸器仗。」有傳此乃大威德明王。

[10] 法相可參考 https://kknews.cc/fo/9xbzq8q.html 所載。

[11] 雖然所引經文為漢譯,但西藏有相應之譯本。

[12] 來自密教作為依據的《 大日經 》,原文為「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