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入菩薩行--談七支法利益修行的啟發

圖:網上圖片

在未接觸大乘佛教前,每天的修行都是跟隨南傳佛教的方法,以打坐為主。透過「止觀」(巴利文:Samatha Vipassana,英文:Tranquillity Contemplation)的練習,去清淨心識及煩惱。所以學佛的旅程上,多次在香港及海外參加長時間(由一般的10天至最長的20天)密集式禪修課程。禪修由導師先開示及帶領,接著大部分時間是依照所教授的方式去練習,並以坐禪及行禪為主。

後來跟隨大德去參與一些重要法會。出席這些活動,很多時要嚴格遵守所需儀規,過程以念誦經文、咒語及拜佛為主。初時的經驗是不習慣,甚至有點抗拒。由於對相關做法並不理解,因而覺得是繁文縟節,流於形式。後來接觸多了,便增加了認識。

自從拜讀了寂天菩薩的著作《入菩薩行論》後,有進一步的理解,更明白箇中重要性。此論是藏傳佛教重要教典之一, 也是大乘佛教徒實踐菩薩道的主要指南。由於以論述「菩提心」(梵文:Bodhicitta,英文:Awakening mind)為重心,所以該論開示的「七支法」(Seven Limb Practice),以淨化惡業及累積功德去鞏固菩提心,已成為入菩薩行的修習基礎。透過認識七支法的含義,對大乘佛教的修習方式便會有更清楚的了解。

這七種信仰的修習包括:

1. 「頂禮」: 敬仰諸佛菩薩,以身禮佛、口念佛、意想佛,淨化身口意業(對治驕傲我慢)。

2. 「供奉」: 虔誠以物品或意念來敬獻佛、法、僧,去除執著的習性(對治吝嗇貪婪)。

3. 「懺悔」: 對所造惡業感到羞恥愧疚,決心不再犯,消除惡報的恐懼(對治瞋恨仇敵)。

4. 「隨喜」: 認同他人的善行成就,心表讚賞而隨順歡喜(對治妒忌不滿)。

5. 「求佛轉法輪」: 願佛法遍傳,教化眾生,慈悲修慧,趣向菩提(對治無明愚癡)。

6. 「求佛住世」: 願佛智的光明常照眾生黑暗的心(對治妄念邪見)。

7. 「迴向」: 將所有福德善根迴向十方所有眾生,願他們解脫成佛(對治我執疑惑)。

透過這七方面持續的修習, 能攝服「五毒心」(貪、瞋、癡、 慢、疑),清除惡念障礙,培育一個有利禪修及盛載佛法的心識狀態(mental state)。在此正面條件下,菩提心得以茁壯成長,不斷累積福德資糧,成就以自覺覺他為本的菩薩行。

雖然未能如出家人般虔誠精進,筆者也嘗試每晚抽時間做晚課,包括誦經、拜佛、懺悔、迴向及打坐。漢傳佛教普遍採用的《普賢行願品》(內含七支法元素),已成為必誦經文之一。

受到七支法利益修行的啟發, 最近看牙醫,又有新的體會。一套較完整的護理,除要定期去洗牙外,也要跟隨牙醫指示,認真及耐心以正確的方法刷牙,並運用「合適」的牙刷、牙縫刷、牙線及漱口水加以輔助,才可保持口腔健康, 減少病患的風險。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59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4%ba%e6%b0%91%e5%bd%ac/" title="Posts by 鄺民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鄺民彬</a>

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 香港大學佛學碩士、佛法輔導碩士 退休前任職多間證券公司高層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