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劫”與“劫波”

印度傳統日曆“五支”(Pañcāṅga),類似吾國《通勝》。所謂“五支”,即五個決定時日吉凶的標準:“朔望日”(tithi)、“宿”(nakṣatra)、“日月合”(yoga,天文單位)、“半朔望日”(karaṇa)和“星期”(vāra)。
印度傳統日曆“五支”(Pañcāṅga),類似吾國《通勝》。所謂“五支”,即五個決定時日吉凶的標準:“朔望日”(tithi)、“宿”(nakṣatra)、“日月合”(yoga,天文單位)、“半朔望日”(karaṇa)和“星期”(vāra)。

“劫”在漢語一般解作“威脅”(如“劫機”)或搶奪(如“打劫”);若說“劫難”、“劫數”等則跟搶劫沒有關係,所指的是一種具毀滅性的災難。後者源於佛教用語“劫波”一詞,即梵語kalpa音譯,意思是宇宙成住壞空的週期,略寫為“劫”。儘管佛說不生不滅,說一切空,但這是就形而上說,現實世界和宇宙萬物還是不離生滅法,受時空約束,最後還是難逃一劫。按佛經說法,大劫终時現刀、疾、飢等害,而構成大劫的中劫之間亦有火、水、風三災,因此劫要終結都不是好事,而“劫”和“災難”也因而聯繫起來了。

“劫波”簡單的說只是一個時間極長的概念。具體的說“一劫”究竟多長?《大智度論》卷五云:

“劫”義,佛譬喻說:“四千里石山,有長壽人百歲過,持細軟衣一來拂拭,令是大石山盡,劫故未盡。四千里大城,滿中芥子,不概令平;有長壽人百歲過,一來取一芥子去,芥子盡,劫故不盡。”

佛經裡的“劫”只用比喻形容,沒有確實的“劫數”可言。不過佛經裡一些具時限性的概念確實比較突出,就我們身處的“賢劫”而言,佛滅後一千五百年“末法”始(《中阿含經》),而佛滅後五億七千六百萬年則“彌勒降生”(按《雜阿含經》兜率天人壽命推算)。

佛經裡還有一個經常出現的辭句:“阿僧祇劫”,梵語asaṃkhya-kalpa(或asaṃkhyeya-kalpa),意思是“無數劫波”,即長得難以想像,數之不盡的“劫波”。佛經有“三阿僧祇劫成佛”的說法,而師子賢注釋《八千般若》時,按照世親的說法把菩薩從發心到成佛(即“資糧地”到“如來地”)所需之時算作“三十三阿僧祇劫”,聽起來可謂遙遙無期。不過既然是可以算出來的,“阿僧祇”並非概念,而是像“那由他”(nayuta)一樣,是個具體的數目(一說1059)。同樣的,“劫波”也是個時間單位。

宏觀印度文明史,從古到今印度人喜歡計算,擅長算術。《摩訶婆羅多》、各種《往世書》和曆法天文書都提到“劫”的概念,並分之為四“由伽”(《楞伽經》譯作“時”)。按照印度曆的算法,本年為5113年。也就是說,公元前3102年,這個“劫”裡最後的一個“由伽”(Kali-yuga)開始,標誌著人類步上墮落的軌跡。古希臘和羅馬亦見四時之說,不過沒有具體時限,但與印度人同樣認為世衰日敗,一時不如一時。這樣看來,佛教“正、像、末法”的概念大概也繼承了這個“退化論”的傳統。

按照印度曆法權威著作《日悉曇多》(Sūryasiddhānta)的說法,一劫為4,320,000年,四時長度比率為4:3:2:1,按照這個算法我們身處的“四時”長達432,000年。“四時”只過了五千多年,離劫盡之期尚遠,沒有擔心“世界末日”的必要。

432,000此數何解?美國學者David Pingree認為此數並非偶然,432,000以六十進制表示則為2;0;0;0,剛巧就是Berossos和Abydenus傳說中巴比倫帝國被洪水毀滅前的壽命。古巴比倫的科學家擅長用六十進制計算,我們今天一小時六十分鐘,還有一圓周360度歸根究底都是繼承了巴比倫人的傳統,箇中關係值得深究。舊約聖經大洪水的記載源自古巴比倫的史話傳說,這是現代學者接受的事實。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 ‧ 釋干支》一文中曾指出中國古代“十二辰”的概念,大概是舶來品,像《爾雅》、《史記 ‧ 天官書》等古籍所記載的“攝提格”、“赤奮若”等古怪的名字,指的很可能是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