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坐在開往極樂世界的飛機上──宗弘法師專訪

宗弘法師修習淨土宗十多年,目前於安徽弘願寺擔任講師。
宗弘法師修習淨土宗十多年,目前於安徽弘願寺擔任講師。

宗弘法師較早前首度來港弘法。法師在安徽弘願寺擔任講師,也會到位於福建的分道場安福寺主持法務。談到香港,他覺得香港佛教徒對信仰的了解比較深入,學佛氣氛也好。

一般人學佛的經歷都是普通不過,他笑言自己也不例外──來到寺廟,遇到法師,生起了求法的心,過了幾年才皈依三寶,然後漸漸覺得出家是珍貴和殊勝的事。「大部分人為衣食奔波一生,與其這麼辛苦,不如把身體奉獻給佛法,讓更多眾生得以出離生死、成就佛道,不是更好嗎?」

法師自開始接觸淨土宗,已經有十多年了。大眾對「易行道」的印象,仍多停留在長者、根器不高的人便去念佛這個層面;另一方面,年輕人學佛的趨勢上升,淨土宗應如何吸引他們呢?我們的談話,便由這裏展開。

淨土不是老年信仰

法師舉例,以弘願寺來說,大部分出家人都只有二十來歲,他們有機會接觸念佛法門,證明大家都具有善根,只是漢傳信眾本來就以老年人為主,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錯覺。長者生活壓力相對地少,年輕人則要為口奔馳,所以不會投放太多時間集中在宗教上,也是情有可原的。

「佛法廣大無邊,詳細描述世間種種狀況,對待年輕人,最好的辦法是叫他來看看,這個經上的說法,跟他所認知的是否吻合,從而讓他生起信心。」相反,老年人則因為教育、文化的差異,簡單直接的法門更易契合,他們已經知道「苦」是甚麼,現在只要掌握解脫的途徑便可。

「弘願寺的僧人既然如此年輕,想必會為寺廟帶來新氣象,對吧 ?」我問道。

「對,他們很有活力,吸收能力也高,因為本身大多是學士畢業,甚至是碩士、博士,他們對佛法的理解不會單純只停留在『老年信仰』這個層次。」法師說,他們在河南鄭州辦了一場聯誼會,參加者大多是大學生,而分享的師父們也跟他們年歲相若,差不了多少,感同身受,對佛法的體悟自然會不一樣。

以他力信心為方便,像乘坐飛機那般,不用走半步,即能達不退轉之地。這是念佛被稱為易行道的最主要原因。
以他力信心為方便,像乘坐飛機那般,不用走半步,即能達不退轉之地。這是念佛被稱為易行道的最主要原因。

知道得越多 相信得越少

宗教學者福山由雄(Yoshio Fukuyama)於一篇1961年的文章中[1]提到,一個人的宗教性程度可由四個層面量度──儀式(ritual)、教條(ideology)、經驗(experience)及知識(intellectual),作為佛弟子,如何為此四者取得內在平衡,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很多時知識層面會大大超越其他三者,尤其是教條(信仰)方面,形成所知越多,障礙越大,甚至會有人因而退失道心。宗弘法師認為,佛法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認識,例如得先從世間因果學起,再來是四聖諦、八正道等基礎;倘若一開始便談成佛、空性、證悟這些,因為修為上根本未達到這個境界,教我們如何產生信心?「像小孩一樣,他不需要理解飯食的分子結構是甚麼,只管聽父母的話來吃便可以了。待他長大後成了科學家,再來研究也不遲。」因緣生滅這些道理,經中都有所描述。法師的結論是,先信受基礎的教法,到了最後,對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法門,慢慢也就得以理解。

大乘有八宗之分,法師說,它們各自有不同關於出離生死的法門,稱之為「別法」。淨土宗的別法自然是稱念六字洪名,禪宗是明心見性、通過參禪了脫生死等。另外共通於各宗的則叫「通法」,如供養三寶、行種種善行,這些都體現出佛陀的本懷。按此推定,理論上只需要選定其中一種別法修行即可,念佛的念佛、禪修的禪修,那禪淨雙修又應該怎樣分析?是否代表單一法門還不夠,要湊合兩種甚至多種?

「那是為了接引參禪者進入淨土法門的。每人根機各異,有的認為打坐無法達至明心見性,於是便借取易行道,念阿彌陀佛名號,將禪修功夫迴向求生淨土。」法師如是回答。

弘願寺是依止善導大師教法的道場。談起善導流,往往牽扯到好一些爭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隨緣雜善,不得往生」等。就後者而言,通法跟別法之分有助釐清教義。「念佛是別法,善行是通法,兩個概念是不同的。念佛決定往生,我們要一心專念,這是真實法;然而行善,這是為了攝引更多眾生親近佛法,走向解脫,這是方便法。兩者也可以做,但如果認為單靠念佛不能往生,還要外加行善才完整的話,這樣理解淨土宗是有偏差的。」

破除重重誤解與迷思

坊間對善導流的誤解主要源自認識不夠深,對易行道的信心不足,畢竟由清末民初楊仁山居士把《往生論註》等淨土著作從日本回流漢地,距今只有百多年,中間更因戰亂而暫停弘揚了好一段時間,且祖師所開示的跟大家設想的有出入。宗弘法師的看法是,依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中所說最為正確:「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阿鞞跋致,Avinivartanīya)者。」依靠自力,像走路一樣,踏少一步也到達不了目的地;相反,以他力信心為方便,像乘坐飛機那般,不用走半步,即能達不退轉之地。

我信,我登上飛機便行了,但對不少人來說,他們想深入探究念佛背後的邏輯及原理,法師說,所以才會有三經一論(一說五經一論)出現。「有的人馬上信受,不須讀經;有些則要經上文字協助,才建立信心。」談到三經,《觀無量壽經》中有十六種觀想往生西方極樂之教導,印光大師言「夫四種(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言雖如此,觀想是切實可能的,然而甚少聽到祖師鼓勵大家觀想,如大師在《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即接續言:「觀想本佛所開示,但以世人每每不能徹底息滅妄想,以躁妄欲得之心修觀,則甚危險。」法師解釋,善導大師有云:「末法眾生,神識飛颺,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極樂世界境界非常微妙,我們的心妄想太多,觀不來仍硬要觀的話,最後當然無法達至出離生死的目標。「從古至今單靠觀想便能成就的就很少,何況是現今社會煩惱深重的我們?」佛說觀想,並不是真的要我們跟從觀想,而是借此點出念佛是易行道。

若說日本回流的善導大師讓人易生誤解,那大概由日本淨土宗開山祖師法然上人的弟子親鸞上人創立的淨土真宗,所惹起的爭議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中《歎異鈔》的「惡人正機」――「善人なおもて往生をとぐ、いわんや悪人をや。」(善人得以往生,何況惡人)一說,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法師指,禪宗說空也遇到同樣情況,形成善也空、惡也空,何不去作惡此等錯誤演繹。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懂得這樣理解的話,便不用擔心會分不清作善還是作惡。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有云:「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彌陀救度我們的大悲心,猶如他駕著的一艘船,對於苦難者如溺水之人,理所當然是要第一時間趕去救助。「假設有兩個人,一個遇上交通事故快要斷氣,另一個只是患了感冒,你猜醫生會怎樣說?他會先搶救哪個?佛法也是如此。那些造惡業、貪瞋痴極重的眾生,佛自然要率先救他。患了感冒的人,難道他會因為想快點得到醫生治療,把自己弄成重傷?」惡人正機這個概念,跟《觀經四帖疏》是一脈相承的,其完整意思應為:惡人念佛也能正機!若說作惡殺生也能往生,絕對是莫大的曲解。法師這個有趣的比喻,相信能消弭對法門的一些錯誤解讀。

善導大師按《觀經四帖疏》將淨土判為要門和弘願門,當中的關聯應如何看待?法師概括,從要門可看出來,淨土法門和西方極樂是一切眾生所依歸處,本來其他宗不談生西,現在也不完全是這個情況了。要門又可分為『定觀』和『散觀』,後者泛指修行一切善業,前者則是觀想、觀像,而大部分人都以散觀來迴向生西。「這些年通過弘揚善導大師的教法,越來越多人找到出離生死的方法。不少信眾學佛數十載,一直摸索都未有所穫。現在可以說是眾生因緣成熟,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門,才能夠深入人心。以後肯定會有更多人信受這個法門。」

最後宗弘法師為讀者推介了幾本弘願寺的出版物,初學者可先從慧淨法師的《第十八願講話》入手,再來是淨宗法師的《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由淺入深,基礎穩固了,便可以閱讀《善導大師全集》,仔細品味純粹的淨土宗。

延伸閱讀:

弘願寺網頁


[1] Y. Fukuyama (1961), The Major Dimensions of Church Membership,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Volume 2, pages 154-161.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