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培育健康心靈,增加正能量的有效療法──佛教醫學與全人健康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生活質素的改善,過去人們認為身體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狹義觀念,已逐漸被「全人健康」(Holistic Health)的思維所取代。世界衞生組織在1998年提出「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靈性與社交之完全健康狀態」,以此作為全人類的健康目標。「全人健康」是指一個人致力於維持健康狀態,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以達致整體的幸福安寧。它不但寬廣了人們生命的內涵,而且提升了生命的品質,對於增進人類的幸福具有深遠的影響。「全人健康」的目標與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普度眾生的本懷是一致的,而佛教醫學是一個古老而萬古常新的醫學,站在無所不在的緣起法則上,佛教醫學有著永遠的全體適應性,是一個不分國界,種族,文化,血統……的全圓醫療體系。佛教醫學發展至今,是印度佛教醫學和中國中醫學相結合的修煉養生和治療疾病的獨特的醫療養生學。現今有大量的科研報告在研究佛醫療法,結果都指出佛法可以作為很多疾病的輔助療法,而有關禪修的好處則包括積極正面情緒的增長,可以改善人的性格和提升自我的形象,所以是現代人達致「全人健康」的鑰匙。

「全人健康」的首要目標是提升個人的「體格健康」,而現代的健康指標,是減少「亞健康」患者的比例。「亞健康」狀態是介乎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一種灰色狀態,也稱為「第三狀態」(Third State),是指無臨床症狀但已有潛在發病傾向的表現,或者有病症感覺而無臨床檢查證據的一種都市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僅5%,需要醫生看診者約20%,剩下來的75%,就是屬於「亞健康」者。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香港市民對亞健康的認知及意見調查,2013)顯示,97%港人曾出現最少有一項「亞健康」徵狀;最普遍的徵狀是眼睛疲勞、腰酸背痛及經常疲倦,30-49歲的年齡組別最受影響,而更出現高達九項「亞健康」徵狀,而超過60%人承認徵狀影響工作。佛教醫學講的是四大調和,身體輕安,才是生理健康,而修行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調身」,因為健康的身體和强健的體格是修法的必需條件,所謂養身而後修心。

社會上的風氣,比較著重功利主義,一般人對「精神健康」,都缺乏正確的認識。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平常喜歡過著忙碌的生活,即使是消遣娛樂,也是喜歡把節目排得密密麻麻的,所以根本沒有閒暇的時刻來照顧自己的心靈。一般人都看不見精神健康的重要,以為很少會有問題出現,而當真的有毛病時,又變得諱疾忌醫,擔心會被其他人標籤為精神病患者,因而缺乏往醫生處求診的勇氣。研究報告指出,精神病患者的人數,在未來將會有所增加,而其中又會以抑鬱症最為令人擔心。

世界醫學衛生組織於「2017年世界衞生日」選定抑鬱症是當前的公共衞生課題,數據顯示,抑鬱症將會成為廿一世紀社會醫療系統的頭號負擔。抑鬱症影響各年齡及各行各業人士,根據世衞的資料,全球有超過三億人患有抑鬱症,佔全球人口的4.4%。抑鬱症患者在2005年至2015年間增加18.4%,而抑鬱症是世界引致殘疾的首要原因,也是導致全球疾病負擔的重大因素。據估計,每年由於抑鬱症及焦慮症導致的全球經濟損失達一萬億美元。香港情況方面,根據一項本地研究(2017),成年人的抑鬱症一周患病率為2.9%,風險隨年齡增加,當中66歲至75歲人士的患病率達4.7%。根據醫院管理局的數字,本港接受精神科專科服務的抑鬱症患者數目,由2011/2012年度的48900宗,上升至2015/2016年度的61100宗,反映抑鬱症帶來的醫療負擔日趨嚴重。抑鬱症亦是引致自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回顧2011至2015年香港死因裁判法庭的自殺個案,在已知悉是否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個案中,約有三至四成患上嚴重抑鬱症。於2015年,約有三成自殺個案是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而有本地研究顯示,有抑鬱症病徵的長者的自殺死亡風險是沒有抑鬱症病徵的長者的2.2倍。有報告指出,在西方生活模式下過活的人士,在近三十年所感受到的壓力,增加了45%。

這些現象的出現,社會學家歸咎於現代人的生活過於物質化,缺乏心靈上的滋潤,還有就是現代的醫療系統和醫學教育,都比較著重醫療科技,而缺乏了對人性和心性的探討。提倡「全人治療」,著重培育「精神健康」,是解決現代人精神問題的唯一途徑,而佛教醫學就是培育健康心靈,增加正能量的有效療法。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有信仰的人士,在患上精神病時,會較抗拒接受醫療,而傾向於接受信仰上的治療。很多人都有一個觀念,就是若精神上出錯,應該可以憑藉自己的信念來處理問題,不需要吃藥和醫護人員的協助。有些信佛的,就會多念佛菩薩的名號,多修幾堂法,多做佛事,多親近師父,求佛菩薩打救,希望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其實這些臨急抱佛腳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佛法的功用,雖然可以療「心」,但卻是在基層上做功夫,著重平常的修煉,時刻的自我覺醒,所以是預防性多於治療性。一旦真的出現了病徵時,除了宗教上的修持,還是要延醫診治,對症下藥,才是正確的做法。

「社會健康」,是指個體與他人及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並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實現社會角色的能力。知道如何結交朋友、維持友誼,知道如何幫助他人和向他人求助,能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己的思想,就是社會健康的指標。社會是由我們共同組成,學會感恩及欣賞是促進社會健康的途徑,只要我們多數算自己有些甚麼,而不是沒有甚麼;只要我們懂得多欣賞自己及別人的優點,而不是挑剔他人的缺點,人就會變得更豁達,人際關係就會好一些。佛教徒修行的前提是發「菩提心」,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六度四攝,這就是培育社會健康的最皆途徑。

在很多研究疾病和健康的文獻中,都指出精神性或靈性(Spirituality)與健康的重要。靈性的定義,包括關係與介入(Relationship and Involvement)。關係有人與人中間的關係以及對信神(各種宗教都算在內)的人的人與神的關係。綜合學術與宗教的解釋,靈性可理解為「個人在各種相處關係中達到平衡的最佳狀態」,而這些週遭關係包含了本身個體、自然環境、神、他人等,所以靈性並不等同宗教性(Religosity)。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視宗教為一種傳統,不一定把宗教信仰溶入自己的生活裏。反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一樣可以過有靈性的生活。有靈性的人注重在人與人的關係,這是他們自己確認對別人對社會有義務和責任。要為別人服務,不只照顧自己,他們的行為就表現出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的,自己對別人的義務的看法。靈性的提昇,是指個人的精神得到慰藉,心靈有所寄託,人生充滿希望,生活過得充實而滿足。靈性的修養,不一定要從宗教上獲得,可以超越宗教層面。佛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宗教,因為佛祖釋迦牟尼並不是神,信仰佛陀只是被其教誨所感動。釋迦佛的教導,主要是圍繞如何過有智慧的生活,藉著清淨的行為來減少煩惱。佛教很多實踐的方法,如如何修心、襌坐等,都可以繞過宗教的層面,來幫助靈性的提昇,促進靈性健康。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