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失控的正向思考

《失控的正向思考》書影
《失控的正向思考》書影

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成為了當時得令的詞彙。無論大眾媒體,還是種種的生命工作坊,都鼓勵我們保持樂觀開朗、笑口常開、心境平和,「當你笑時,全世界會跟著你笑」是流行的金句。人們相信,「正向思考」令人達至快樂,鼓勵我們對未來充滿樂觀的期望,而且我們心目中的期望,一定不會落空,只要你敢想,期望必將實現。

正向思考是一種意識形態

事實上,過去十年,經濟學家在衡量經濟成就時,不再只以國民生產總值(GDP)為指標,他們也開始重視快樂感,甚至依快樂感的高低為全球國家排名。奇怪的是,美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在《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中指出,儘管美國人是出名正向思考的民族,但心理學家在測量各國快樂感時,卻經常發現,就算在經濟榮景,「正向思考」全民當道,美國人仍然不是很快樂。除了在全球排名榜中,美國人的快樂感只排第二十三名, 艾倫瑞克補充,在全球抗憂鬱藥物市場中,美國人竟佔了三分之二。艾倫瑞克反問,「正向思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艾倫瑞克認為,正向思考並不能真正反映人們的心情,它只是一種意識形態,即我們解讀世界以及我們認為該如何處世的方法。她指出,我們所謂的正向思考通常有兩重意思。一是指正向思考所產生之想法,即樂觀。但樂觀不等於希望,希望是一種心境,而樂觀是一種認知的態度,一種有意識的期待,可透過練習培養,至於我們能否感到希望,則非我們控制之內。

《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正向思考並不保證能獲得快樂
正向思考並不保證能獲得快樂

二是指練習或訓練以正向角度來思考。專家認為,正向思考讓人心想事成,讓人更快樂。但光是「向好想」,如何能夠真的「事成」?這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例如不少心理學家認為,樂觀能夠改善健康、提昇辦事能力與自信,讓人更容易成功,從而達至快樂。除此之外,也有一種流行的神秘思想認為,人的思想會以神秘的方式,直接影響世界,負向思考指向負向結果,正向思考「自然」指向正向結果,人們會因此而變得身體健康、名成利就、心想事成。

但艾倫瑞克反問,若正向思考是對的,情況真的在改善,人們又何必對正向思思考念茲在茲,時刻自我審察,阻擋或壓抑負向想法或令人不快的情緒?她指出,現實是人們沒有完全相信情況會自動好轉,學習正向思考只是加強信念,甚至自我催眠,讓人能夠面對與期望不符的現實情況。其實真正有自信的人,或欣然接受世界與命運的人,根本不需要花功夫鎮日盯著與壓抑自己的負向想法。任何的負向想法總會過去,倘若自己擔任自己的正向思想警察,整天嚴密監察自己思想中的任何負向念頭,並儘量壓抑甚至排除,人又怎會真正的快樂起來?實在太累人吧。

正向思考的集體狂熱

然而,正向思考不單是個人問題,也是集體現象,尤其在美國。艾倫瑞克在《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中,便羅列了大量的例子,由出版大賣特賣的正向思考書籍與DVD,到大企業持別為員工聘請「人生教練」或「勵志講師」,打造士氣,不一而足。

但艾倫瑞克指出,正向思考其實跟講求刻苦(現實的情況也確實非常艱苦)的早期的資本主義格格不入,只有進入晚期的消費資本主義社會,它才會變得當時得令。我們知道,消費主義文化鼓勵我們渴望愈來愈多,而正向思考則認為人們只要真心渴望擁有更多,就能得到。而對於企業來說,正向思考就更不可少,因為只有當人們的欲望愈多、消費愈多,企業的業績才能幾近不可能的「不斷成長」。當然,正向思考也有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訓練員工力爭上游,為公司再創佳績。但問題是,無止境追求欲望的滿足與企業成長,這樣對嗎?姑且暫時撇開消費主義文化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破壞不論,不無弔詭地,正正是正向思考(起碼是某種扭曲了的版本)助長了這種貪婪的集體共業。

尤有甚者,正向思考有時更淪為殘酷的市場經濟的辯護士:若樂觀是快樂之門,懷有正向思考是心想事成的秘訣,失敗便是個人正向思考不足的結果,個人得負起全部責任,與人無尤,更與宏觀的社會結構無關。的確,「當你笑時,全世界會跟著你笑」,但別忘了下一句是:「當你哭時,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哭」。

奇怪的是,近二、三十年間,這種正向思考的集體狂熱,卻不斷向不同領域與全球蔓延,我們會在企業甚至學術界找到正向思考的身影,但艾倫瑞克卻警告我們,「天天向上」只是一種解讀世界的方式,我們光憑祈願,無法心想事成,達至快樂。或許,只要能滿足基本需求(而非無盡的追逐不必要之欲望),正念如一,破解「無明」,有足夠的現實感面對生命中可能的困難與障礙,我們才能達至真正的福樂。正向思考不一定壞,但關鍵是我們必須具有一顆清淨心,還有面對現實的智慧和勇氣。

推薦閱讀:

芭芭拉.艾倫瑞克著、高紫文譯:《失控的正向思考》,台北:左岸文化,2012年。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