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導賞「佛教歌劇」 揭水陸法會內壇面紗

水陸法會原來有「佛教歌劇」之稱﹖繼上期介紹法鼓山的時尚環保水陸法會、加拿大東蓮覺苑的水陸法會預修班,今期會為大家揭開水陸法會內壇的神秘面紗!何來神秘?原來參加內壇儀式者均需先接受灑淨,方能進入內壇,而且更要凌晨三點起床,前往參加儀式,所以有殊勝的因緣才能參與內壇法事。這次佛門網採訪內壇法師和居士,剖析水陸法會中,佛法和中國文化千絲萬縷的關係,主法法師更為大家導賞內壇的面貌!

加拿大東蓮覺苑董事江淑嫻(江妙吉祥)居士認為,要了解水陸法會,先要知道水陸法會的緣起——一切都是來自梁武帝的一個夢。據《釋門正統》記載:梁武帝在夢中見到一位神僧,他提出以水陸齋普濟受苦的六道四生,因為這是所有功德中最大的功德。在寶誌禪師的建議下,梁武帝把許多貝葉經搬到法雲殿細閱,達三年之久,並撰成水陸儀文,隨即在金山寺依儀修設,第一次的水陸法會就這樣誕生了。

水陸法會是以超度一切眾生為最主要的目的,然而在參與法會的同時,更有不止於超度的教育意義。江姑娘指出﹕「佛教來自印度,法會的產生則是當時佛教為了融入中國主流社會,便依中國傳統文化的模式和組合施行的教育,希望人們從法會裡得到道理的啟示。」她認為普羅大眾若參與法會,應先了解法會中哪些部分是源自中國文化,像法會中用作火化的紙紥品,江姑娘就表示﹕「中國傳統認為,拜祭時要以火燒通啓上天,所以法會中才會用到紙紮品。」法會也沿用了中國傳統儀式中,拜祭天地及祖先等需要的獻祭品和叩頭等動作。其實佛教在印度時並沒有這些元素,後來當佛教流入中國,依中國文化制定儀軌、整理文疏時才出現,這是佛教順應中國主流社會風俗民情的表現。

水陸法會正正是佛教傳入中國的方便法門,佛教徒在法會中融入佛陀的教化,很多疏文中都包含了佛教基本道理、因緣果報等等元素,希望人們在參加法會同時也接觸到佛法,潛移默化,讓人轉惡成善,轉迷為覺,不止亡靈得益,現世的人也受用。

江姑娘指出,從中國文化的角度更看到佛法的莊嚴,如水陸法會的內壇位置多設於佛寺中的大雄寶殿,「參拜時沿用上殿的方式,穿著漢朝時的禮服海青,分成東西兩邊排班。」江姑娘稱,這可反映出當時人們以尊重帝王的禮節尊重佛陀。

現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大初法師認為,水陸法會中的布置和唱誦,都是中國國粹,代表中國文化傳統的動態體現——如《水陸修齋儀軌》中指定內壇要掛有講述六道眾生因緣果報的掛畫和對聯,讓參加者及六道眾生能隨畫作觀想;另每次內壇舉行儀式時,均有儀仗隊行列,還伴有中樂奏樂,當中還有請師動作,請法者三拜後才就位,這些動作全都表明佛法的珍貴,讓信徒生起恭敬心。

此外,內壇的唱誦,都採用京劇的腔調,大初法師如此簡介﹕「水陸法會共有四種唱腔,每種腔調的對象是不一樣的,如梵腔是大梵之音,是對三寶讚頌的旋律;道腔的旋律逍遙自在,是對著天道的眾生所唱;書腔則給人悲淒和鬱鬱寡歡的感覺,是開導天天在受苦受報的六道眾生;直白則是對現場信眾說話的腔調,可見水陸法會的唱腔非常豐富、多彩。」

「內壇有平常看不到的壇場布置,很莊嚴;無論信不信佛的,法會裡唱誦經咒的韻律也是獨特的。即使聽不懂內容,梵唄清淨的讚頌也有其魅力,其所帶來的心靈觸動,超越了其內容。」大初法師同意水陸法會在某程度上是「佛教的歌劇」,故此很值得一般人參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