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幫人變得複雜,我們可以怎麼辦,才能好心做好事呢?

最近世界多地發生種種的災難,大家一方面心存警惕,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有心人,想出一分力,施以援手。那當然是值得鼓勵的善舉,但是有人曾經因為好心做了壞事,從此遇到類似狀況,變得猶豫,甚至不敢再做。你是否也有同一樣的轉變?  

很多人說過香港是福地,那是因為香港人多行善事,例如當年接收越南難民,以及之前當各地有天災時,這在世界地圖上本應因為面積細小而不值得刻上一點標記的城市,卻成為全球捐募善款最多的地方。可惜後來,香港人發覺有受災地方人士中飽私囊,做善事變得更謹慎,甚至停了下來。那些人阻礙善行,造的業真大啊!

這幾天春節假期,我重閱日本著名漫畫《Monster》(怪物),也見到男主角一而再面對命運的戲弄或考驗,他不斷反問:「我救這個病人是否好心做壞事呢?」  

這套漫畫以東西德合併不久的德國為背景,男主角是位技術精湛的醫生,曾因醫院安排,臨時放棄為一位平民做手術,改去救治名歌唱家而遭那死在手術桌上的平民的家屬斥責。不久,他接到任命,要為一位中槍入院的男童做手術,院長卻臨時想他改去救治會幫忙醫院發展的市長,男主角這次堅持生命是平等而拒絕了,去拯救較早入院的男孩。結果,院方將他降職,最叫人懊惱是被救的孩子,竟是東德秘密訓練出來的殺人魔頭。這位醫生覺得自己犯了罪行,誓要將那不應給予的生命消滅,避免更多無辜的人受害——現今社會,我們不獨好為人師,更好為救世者。

在學校辦活動時,我們問過同學:「甚麼情况下,你見到別人有困難而你不施予幫忙?」有位同學回答:「怕幫倒忙。」原來他曾幫人搬東西上小貨車,後來才知那人其實想卸貨。我問他:「如果你下次要幫他,怎樣才可避免好心做壞事呢?」同學想一想,答:「我可先問了他想做甚麼才幫手。」

那麼,漫畫中男主角是否可以問天:「你是否想我救這殺人魔頭?」或者,他可考慮書中一位律師的看法。他勸男主角不要想得太多,也不要自責,他只是盡了自己工作的責任,正如他不可因自行判斷辯護人的罪行而拒絕做其辯護律師。  

有些人卻不太同意這個觀點,認為將人物化,淪為沒有良知、只會執行程式的機械人,怪不得有人說人工智能(Al)可以取代醫生及律師云云。

佛家認為慈悲和智慧需要並重,不可偏執。我覺得慈悲容易因逆緣而生退心,智慧則因所知不夠全面而判斷錯誤,我們可以怎麼辦呢?當下想起黃家樹校長的警語:「盡力而隨緣。」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