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佛教成為「世界宗教」說起──全球視野下的佛教系列(一)

自十九世紀以來, 亞洲各地開展佛教復興運動, 佛教亦開始被引進西方和世界各地, 被公認為世界宗教(world religion)之一。在眾多佛教改革者努力下, 佛教在全球各地展現不同的面貌。此系列將回顧世界各地佛教復興和跨國發展的一些重要和有趣事件, 並介紹當中一些曾發揮巨大影響力的高僧大德,以饗華文世界的讀者。

從佛教成為「世界宗教」說起

佛教早期的傳播活動經已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跨國化(transnationality)的產物。例如公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Asoka)向西擴張版圖時,將佛教帶至希臘、佛教經絲路被引入中國等,令佛教成為世界性宗教。不過,有趣的是,直至十九世紀末,佛教才在西方世界被公認為其中一個「世界宗教」。其中原因是現代世界一直在修訂宗教的定義。「宗教」(religion)這概念其實是現代世界的歷史產物;據美國人類學家Talal Asad分析,在歐洲啟蒙運動時期,開始出現排拒教會和教士對社會組織、經濟、價值觀和公共生活的控制和影響,因此社會的地理空間和社會生活開始區分「宗教」和「世俗」(secularism)。

佛教代表參與第一次世界宗教議會

有關世界宗教的歷史事件,不可不提及第一次世界宗教議會(Parliament of world religions), 它於1893年在美國的芝加哥的密芝根湖旁邊舉行,約有五千人出席。這是首次東方和西方靈性傳統的正式相遇,它的重要歷史意義就是肯定了基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傳統。亞洲各國多個宗教代表均有派代表參與出席,包括印度僧侶 Swami Vivekananda,日本僧人釋宗演(Soyen Shaku),斯里蘭卡佛教代表護法法師(Anagārika Dhammapāla)等。有趣的是,有十九位女性在是次會議中發言;在絕大部份女性都沒有上學上班機會的十九世紀末,也算是史無前例的壯舉。

「世界宗教」抑或「全球宗教」?

 自十八世紀歐洲國家大規模殖民亞洲國家開始,西歐人士才開始認知亞洲宗教多樣性的文化模式,並以基督教(Christianity)為中心嘗試作出比較。在十九和二十世紀時期,「世界宗教」的概念就在這時出現。例如從1883年出版的一幅世界地圖中(見Dobbins一書),就分辨了不同宗教的地理位置,,包括印度教(Hinduism),佛教(Buddhism)和伊斯蘭教(當時被稱為Mohammadanism)等。

不過,當時有不少使用「世界宗教」這概念的人都認為世界上的宗教習俗和信仰均具有永恆不變的宗教性質(religiosity),像基督教一樣。他們也假設所有宗教信徒都有類似的信仰和儀式。當然到了二十世紀末,所有這些假設都被提出質疑。事實上,對於當時大部份只是熟悉一神論(monotheism)的歐美人士而言,要理解複雜多樣的亞洲宗教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例如,印度本土的宗教文化和儀式非常多樣化,既不存在統一教義,亦不存在一個如天主教教庭的「印度教會」,甚至直至十九世紀,西方人才以印度教(Hinduism)統稱此國土內的主流宗教活動。另一例子就是中國,早期的西方學者都以中國宗教(Chinese religions)這概念來統稱儒釋道三家思想以及其相關活動;不過,除此之外還有數不清的中國民間宗教活動,,而究竟儒家是否被歸類為宗教,至目前為止,仍未有定論,有某些介紹世界宗教的教科書會將儒家包括在內。

此外,「世界宗教」這概念的背後也反映了十九世紀歐洲殖民亞洲時期的西方傳教士無可避免的優越感,先入為主地認為所有其他宗教都比基督宗教低劣或原始落後。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了解世界各地宗教傳統經已是不少大學的選修科目之一,大部份學者均以「全球宗教」(global religion)取代「世界宗教」這概念──前者的研究取向強調理解文化差異和宗教背後的獨特傳統,以否定「世界各個宗教都是一樣」的假設。

參考和延伸閱讀:

Dobbins, E. S. (1883). Error’s chains: How forged and broken. New York: Standard Juergensmeyer, M. (ed.)(2006). The Oxford handbook of global relig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liament of world religions https://parliamentofreligions.org/

孔漢思,庫舍爾編,何光滬譯(1997)《全球倫理 : 世界宗敎議會宣言》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