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探索、學習到實踐﹕陳惠芬暢談四十年學佛歷程

多年來,陳惠芬一直持續修行,並從中獲得很多啟悟。

認識陳惠芬已有一段日子,雖然彼此並不相熟,但印象中,酷愛文化藝術的她是個蠻有性格的「型人」。最近在訪談中聽她細說過去四十年的學佛體驗,更覺這位前輩為人坦誠率真,因而對她又多了幾分欣賞。

探索佛學   源於心靈需要

陳惠芬本是天主教徒,中學時期已經領洗,其後與佛結緣,並非出於信仰的改變,也不是因為人生遇到挫折而要另覓出路。對佛教產生興趣,以陳惠芬的語言來形容,純粹是源於「心靈需要」。

「很多人因為生活遇到衝擊而去學佛,但我並不是這樣。我的人生算是順利,年少時就讀天主教中學,學校的神父和修女都十分痛愛學生,而我亦能通過這個信仰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但不知為何,我的內心總覺有所不足,於是投身社會工作後,就主動去探索佛學。」她回憶道。

起初,陳惠芬報讀了中文大學校外課程的佛學班,其後又到佛教法相學會和志蓮淨苑學習佛法,一學就是數十載。「那時我經常到法相學會聽課,持續了很多年,最終更決定皈依。那是2005年的事,還記得主持皈依禮的是衍空法師。」

回看自己的學佛因緣,陳惠芬直言,那是一種心靈的召喚,甚至是業力的牽引。「我是屬於思考型的人,求知欲很強。其實早在大學時期,我已經很喜歡看日本禪師鈴木大拙的著作,覺得當中的禪修理論,跟我的思想非常脗合﹔後來到法相學會學佛,我對他們所教授的唯識義理,更是大感興趣。曾有人問我為何會從天主教轉向佛教,說實話,我也說不出原因,只覺佛教有一片很大的天地,讓我很想踏足。」

學習禪修   尋回安定的能量

正因為想探索佛教那片廣闊無垠的天地,陳惠芬除修讀佛學課程外,更開始學習禪修。「當年我跟隨志蓮淨苑的蕭式球老師學習南傳禪修,每年都會參加在大嶼山舉行的禪修活動。期間,我們每天都要坐禪、誦經,到了晚上,再互相分享體驗,遇有想不通的問題,就向老師求教。」

陳惠芬表示,禪修最大的好處,在於修心。「面對煩瑣的工作與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始終會有情緒。禪修能令你的心安靜下來,同時讓腦袋放空,從而尋回安定的能量。那是一種很舒服的狀態,至少可讓情緒沉澱。沒有了情緒,看事物自然會清晰一點。」

2008年,陳惠芬首次遠赴台灣參加法鼓山的七日禪,並在禪修活動結束當天,皈依聖嚴法師座下。「那是我第二次皈依,也是我在法鼓山香港道場接觸大乘佛教後,學佛旅程中的一個轉捩點。學佛初期,我根本不認識聖嚴法師,直至我要搜集資料寫一篇關於《六祖壇經》的碩士論文,才在圖書館發現師父的著作,結果一看就停不下來,其後更開始參與法鼓山的禪修及義工活動。」

持續修行   學懂反思和放下

多年來,陳惠芬一直持續修行,幾乎從沒間斷,其中2017年在台灣法鼓山舉行的四十九日禪,更為她帶來了畢生難忘的體驗。「那時候我已經退休,很想參加一次長時間的禪修,讓心靈好好沉澱,剛巧碰上法鼓山舉辦的四十九日禪,於是馬上報名。」

她續說﹕「法鼓山的要求非常嚴格,我們至少要參加過五次七日禪,才能報名。雖然我符合資格獲准參與,但內心始終有點憂慮,擔心自己未必熬得過四十九天的考驗。萬一適應不了,精神出現困擾,那怎麼辦?」

為作好準備,陳惠芬出行前,已按照法師的指示把俗務處理妥當,同時又在家勤做功課,以保持身心安定。結果,她非但沒有不適應漫長的修行生活,更從中獲得很多啟悟。「那四十九天讓我有機會仔細審視自己,看清自身的習氣和執念。過往的我,對許多觀念都很執著,看到別人的見解與我有分歧,就會加以批評,而這次長逹七星期的禪修,使我有充分時間和空間不斷反思,繼而轉念。」

除了反思和轉念,陳惠芬還在禪修的過程中,清理了積存於內心的大量廢物。「坐禪時,我們會想起很多前塵往事,開心的、悲傷的,都一一湧現心頭。法師教導大家要把諸相放下,莫再被往昔的記憶牽絆,所以這次禪修就像一場清倉大行動,讓我覺醒之餘,更明白到『煩惱即菩提』,因為當你放下了,就可以重新開始,生命力量亦隨之提升。」

借助佛法    化解人生難題

陳惠芬坦言,假如她沒參加過法鼓山的四十九日禪,及後遇到逆境時,就未必有足夠力量去面對。「四十九日禪結束後大約一年,我不慎摔到,導致尾龍骨嚴重受傷,醫治了九個月才康復。由於其中一節尾龍骨變了形,壓著神經線,我承受了很大的痛楚,但我沒有抱怨,還利用那段養傷的日子,閱讀了很多書籍,寫下了不少感想。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療癒的方法。」

誠然,禪修就像開發潛能的訓練,使陳惠芬的心靈變得越來越強大,並讓她得以借助佛法,化解人生難題。「曾有一位師兄問我﹕可擔心從此癱瘓,失去活動能力?當時我回答道﹕不可能沒擔憂,但也會勇敢面對,並且接受事實。正如聖嚴師父所言,當我們遇到困難,就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套用佛教的說法,就是苦、集、滅、道。」

她補充說﹕「能夠先經歷四十九日禪,然後才遇到這場考驗,我自覺是一種因緣,也是一件好事。受傷後,每次面對椎心刺骨的痛楚,我都會念阿彌陀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聖號,並且把功德迴向醫院的病人。雖然劇痛難抵,但當下你會感受到好像有位佛菩薩執著你的衣領,把你從深淵中拉出來。」

陳惠芬為人積極樂觀,充滿熱誠,時時刻刻都保持生活動力。

最後,陳惠芬說出了「見道行道,活在當下」這八個字,總結她四十年來的學佛心得。「所謂『見道行道』,意思是把自己看到的道理加以實踐,就像我們將佛教的義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至於活在當下,其實是讓我們保持生活動力的方法。先別說能否成佛,有了生活動力,至少可活得開心一點。當然,這種開心並非縱欲的開心,而是正向的快樂。假如學佛學到終日愁眉苦臉,那又有何意思呢?」她笑著說。

看透人生卻又不失個性,這個就是陳惠芬。

延伸閱讀

要讓好願在人間!──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專訪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