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淨土宗的善終服務──「助念」的特色

「善終」是「五福」之一

 面對命繫一線的親人傷重病危,想到骨肉分離的一刻,很多人都感到悲痛,特別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未曾想過生死問題的人,更感到無奈、無助,甚至體會到總有一天也會輪到自己,心裏悠然生起一種莫名的恐懼和懊悔。所以,人能夠安詳地結束這一期的生命,所謂「善終」,實是一種大福報,是「五福」之一。

在此危急關頭,很多人都會找宗教團體求助,因為一般宗教經常談到「人死後的歸宿」,如升仙界、上天堂、生淨土 (極樂世界) 等,人們希望垂死的親人可得「善終」,無憾無悔,無牽無掛,安詳辭世,乃至去一個無憂惱的地方,開展另一期的生命。

就佛教淨土宗來說,這種「善終服務」,叫做「助念」。

淨土宗的「助念」是宗祖善導大師倡導

淨土宗的「助念」建基於阿彌陀佛的第十八「念佛往生」願,是淨土宗的宗祖善導大師倡導的。大師依《觀經》三輩生文所述,若有凡夫 (當事人)在臨命終時,遇上「善知識」(即自信教人信的助念者),為他開示彌陀名號救度之妙法,或直教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當事人只要念佛,即時可以蒙佛來迎,接引往生極樂淨土。

《觀經》下品下生文云:「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經文上清楚、明白說明,任何人都可以念佛往生,而且「至心」和「十念」明顯地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關鍵字,可知淨土宗的「助念」基於此願來說,願文如下:「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歷來各宗各派諸師沒有正確地演釋《觀經》下品下生文的深義── 阿彌陀佛的無條件救度,只有善導大師依祖師傳承的法脈,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為根本,說明淨土三經的宗旨是一致的,皆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這段經文很重要,「善知識」必須深刻認識,而且深信不疑,否則「助念」恐怕只是一場普通佛事,令當事人未能把握往生淨土的良機,得不到預期的真實大利。

為甚麼說往生極樂淨土是真實大利呢?說實話,除了極樂淨土,不管我們下一世生在那一方、那一道,如升仙界、上天堂、重新做人,始終未能擺脫六道輪迴生死,還離不開虛妄不實、有為生死的娑婆世界,還要生生世世長時受苦。

只有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佛土,是真實不虛、無為涅槃的世界!此界既是佛土,就只有佛,或具有佛的種性、佛的功德的眾生,才可出生及居住。試想:凡夫不斷煩惱,可入彌陀報土,得涅槃分,焉可思議否?所以說往生極樂淨土,是利中大利、真實之利!

這是淨土宗的善終服務──「助念」的獨特之處!

助念者有幾點值得注意的地方

從以上《觀經》下品下生文,助念者有幾點值得注意的地方,以期達成當事人可以往生淨土,取得真實大利的效益,如下:

一者,當事人的往生正因 (直接原因)是念佛,沒有其他原因,而導致當事人往生的力量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第十八願,沒有其他力量。所以,助念時,只求自己能如法助念,善巧安慰,態度誠懇,專注平穩地為當事人念佛,一句一句佛號,清清明明,他自然會得到利益。因為念佛本身,當下就有名號的光明和功能作用。

二者,助念者不宜對助念的對象設下條件或要求,例如當事人是甚麼身份,是否佛教徒?或當事人在什麼狀態,是否平時有念佛等等,越少考量、推斷愈好,避免「預審」判別當事人可不可能往生。可知助念者的想法或態度,會影響當事人的取向和得生成效。彌陀救度是平等的,人人有份,毋庸置疑。

三者,助念時,要放下一些自己執著的觀念、固有的見解,氣氛儘量和諧安定,一切皆以躺在床上的當事人的感受和需要來考慮,以怎樣能利益他、方便他、安慰他為原則。一切都是靠阿彌陀佛,不是靠助念者的工夫或功德;語言也是為了引導、安慰而已,最終還是稱佛名號,除罪得生。

把握「臨終」時機,為當事人「助念」

還有一點,從《觀經》下品下生文說「臨終遇善」,可知淨土宗的「助念」可在臨終進行,而不用等待至命終。當今有些佛堂寺院,大多數只為已往生的人助念。求助念的家眷也以為自己親人死後,才可找人為亡者助念。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按《阿彌陀經》所說: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換言之,阿彌陀佛可以在其人「臨命終時」現身,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免除當事人「死苦」的恐懼和痛苦,將獲善終!

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臨命終時,任何事都可以發生,平常不信佛的人也可以信佛,平常不求往生的人也可以求往生,雜修雜行的人也可以變為專修的人等等。 一個人臨終了,這個時候居然有人來給他助念,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殊勝因緣,一切都是佛緣的善巧安排。任何人在這個時候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絕對有佛力的加持作用。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