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無情真的沒有佛性嗎?──略論湛然的《金剛錍》

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生物;無情,是指沒有情識的生物(例如植物)和非生命體。印度佛教傳統上認為,成佛必須依賴意識、感覺等主觀活動能力,由於無情之物缺乏這些主體能動性,所以不具備佛性,更無成佛之事。如《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七〈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便明確宣稱:「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無情之物。離如是等無情之物,是名佛性。」[1]因此不論在中印佛教,「無情無佛性」、「無情不得成佛」都是被普遍接受的觀念。

荊溪湛然尊者像
荊溪湛然尊者像

無情也有佛性?

不過在中國佛教史上,卻陸續出現了「無情有(佛)性」的說法。首開風氣的是高唱「草木有性」的三論宗祖師吉藏(549-623),其後繼者尚有牛頭初祖法融(594-657)、禪宗六祖慧能門下的南陽慧忠(677-775)、華嚴宗學者李通玄(635-730)、天台宗九祖荊溪湛然(711-782)等,當中尤以湛然的論述最為詳備。他從多個角度,鞭辟入裏地論證草木瓦石與佛性的關係,為「無情有性」說開啟了煥然一新的發展方向,致使這套論調,亦儼然成為他本人的代名詞。

湛然的重要著作之一:《止觀輔行傳弘決》
湛然的重要著作之一:《止觀輔行傳弘決》

湛然是常州荊溪(江蘇宜興)人,俗姓戚,家世業儒,而獨好佛法。二十歲入左溪玄朗之門,研習天台宗教義,盡得其學。卅八歲於宜興君山鄉淨樂寺出家,又至越州跟從曇一法師學律,廣究律部。後於吳郡開元寺講《摩訶止觀》。玄朗示寂(754)後,湛然繼其席,在東南各地盛弘天台的教法。當時禪、華嚴、法相諸宗,名僧輩出,各闡宗風,湛然慨然以己任,常對弟子說︰「今之人或蕩於空,或膠於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將欲取正,捨予誰歸?」(《佛祖統記‧湛然》)從而祖述所傳,撰天台三大部的註釋及其他,凡數十萬言,顯揚宗義,對抗他家,於是天台學復興。

湛然「無情有性」說的論據主要見於他的幾部著作,包括《金剛錍》、《止觀輔行傳弘決》、《十不二門》、《止觀義例》,其中以《金剛錍》的論說較為完備。

佛性的真正奧義

驟眼看來,「無情有性」著實令人費解,沒有感覺、沒有生命的事物卻具有佛性,無疑違背了人們的常識。但是,湛然「無情有性」的提法,並非為了標奇立異,而是有其深刻意義的。事實上,他的用意,是打破人們對「佛性」的偏狹了解,以為「佛性」僅僅是局限在有情身內、牽引他日成佛的潛在因素,亦即所謂緣因佛性(慈悲實踐)和了因佛性(認識真理的正智)。但是,「佛性」的真義,其實並不止於此,而應指從佛位的廣大無礙出發,在佛的圓滿覺性的遍照下,全盤體悟到一切事物的無所有自性。因此在《金剛錍》中,湛然給「佛性」下了一個全新的定義:

「故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佛與真如,體一名異。故《佛性論》第一云:『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當知真如即佛性異名。[2]

「何故《華嚴》〈須彌山頂偈讚品〉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若能如是解,則見盧舍那。……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3]

湛然指出,在去掉妄心、無取無著的全幅智照下,了悟一切境界本來寂滅,無有種種事相的分別;能透悟此法性本空之理、萬法的真如實相,就是「佛性」,這才是「佛性」的奧義。

一般而言,人們對於成佛、佛性,難免會有某種既定的聯想。他們大概將佛想像為一個實在的主體,能夠以「內在」的覺性,覺悟「外在」的「理」。這種想法,仍然隱含了內與外、心與物、自我與他者的界線,這顯然是世俗生命保留著主客對峙的認識方式。佛的認知方式則與此迥然有別。在佛看來,世界是一個圓滿的整體,種種對立、對峙是根本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圓滿的「佛性」──無取無見的真如──的體現。

「無情有性」說所針砭的,一言以蔽之,是世人對心靈、佛性、自我等的計執。世人覺得「無情有性」難懂,主要是因為有一個「自我」的主體觀念橫亙其中,不能契會「無我」的深意,於是與「草木有性」的概念格格不入。

「自我」的面貌是千姿百態的,認為「佛性」是一個實在的主體,只居於有情生命的身心內,就是「自我」的其中一種表現形態。由於堅執的不是染心而是佛性,這樣的自我觀可能會更加隱蔽難辨,也更加僵固不化。「無情有性」說的意義,在於去除凡俗「佛性」觀念中可能蘊藏的自我中心結構,釐清「佛性」的深義,就是卸下與萬物的對立和分別,唯有這樣,才可達致真正的「無我」,進入萬事萬物的真實內在。從這個角度看,湛然的「無情有性」論,實際上是一件為徹底戳破眾生我執而設的法器。

唐秀連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博士,主修中國哲學及中國佛學,曾任東京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副主任,教授中、印佛教史、梵文、佛教文化、正念與禪修等課程。


[1] 《大正藏》冊十二,頁581上。

[2] 《大藏經》冊九十二(臺北 : 中華佛敎文化館影印大藏經委員會,1957),頁783中。

[3] 《大藏經》冊九十二,頁783上。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