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生老病死是必經過程,如何安然接納,適當應對老化的處境?

人口老化已成為多國政府面對的主要挑戰,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醫療等問題。許多專家也以「銀髮海嘯」形容這場衝擊全球的歷史浪潮。根據世衞組織估計,到2030年,全球每6個人就有1個年齡達到60歲及以上。

香港新生人口減少,平均預期壽命上升(男性:81,女性:87),老年人數急速增長,人口老化問題更趨嚴重。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數據,2020年本港60歲以上長者人口比例達26.9%,預計2030年比例可升達33.6%(每3個人有1個)。

各國政府已積極展開制定策略去應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瀏覽網站發現大量相關的研究,就所關注的範疇如經濟發展、社會工作、健康護理,建立了相應的Constructs(構想),例如Vital(有活力的)、Active(積極的)、Productive(具生產力)、Successful(成功的)、 Positive(正面的)、Healthy (健康的)、Conscious(有意識的)、Harmonious(和諧的)、 Optimal(優化的)、Effective(有效的)、Meaningful(有意義的)、Radical(完全的)aging(老齡化)等。研究目標為緩解人口高齡化所帶來各方面的問題及增加對長者適應轉變的支援。完整的計劃都應包含以上主要元素,因此研究有專注探討的面向,但也有交叉覆蓋的範圍。

很多親友已相繼登「六」(60歲),從職場退下來,開展新的人生。有些隨即實踐期待已久的旅遊計劃;也有些投放更多時間去維護健康、學習新興趣及加強社交聯繫。他們先照顧好自己「身心社靈」的需要,保持活躍、積極的生活,對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可為他人及醫護體系減少負擔。

如《華嚴經》偈語提示: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有些熱心人士加入義工行列 ,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繼續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創造價值及意義。由於長者愈來愈多,其中也有不少人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專業知識或其他技能。若能有效地組織並加以適當培訓,可活化成一股強大的義工力量,為社會及經濟作出重要貢獻。另一方面,香港正面對人力資源不足,拖累經濟發展。若有更多退休人士在自身條件許可下,重投職場,填補就業空缺,提供生產力,對帶動整體經濟增長也有幫助,是利益大眾的行為。

從佛法的觀點,生老病死是必經過程。如何安然接納,適當應對老化的處境?筆者認為可以「菩薩行」的精神為指導,實踐自利利他,以照顧好自己是為了利益他人為目標。存在之苦是必需接受的客觀現實,如身體衰老、病痛、死亡等(如第一支箭)。雖然如此,也可選擇以正確態度及方法去面對,避免過程中再生起主觀的反應,如憂慮、 恐懼、憤怒等(第二支箭)。如何活好人生下半場,菩薩行是「晚美生活」的好因緣。只要有心(意願及決志)有力(才能及資源)去參與自利利他的行動, 便可成就充實有意義的長壽。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61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4%ba%e6%b0%91%e5%bd%ac/" title="Posts by 鄺民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鄺民彬</a>

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 香港大學佛學碩士、佛法輔導碩士 退休前任職多間證券公司高層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