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第十三至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懿行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立佩多傑(Rangjung Rigpe Dorje「自生本覺金剛」,1924─1981)。筆者攝於尼泊爾Dabzang Rinpoche寺院。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立佩多傑(Rangjung Rigpe Dorje「自生本覺金剛」,1924─1981)。筆者攝於尼泊爾Dabzang Rinpoche寺院。

(續前文)

第十三世大寶法王──敦都多傑

敦都多傑(Dudul Dorje「伏魔金剛」,1733─1797)出生時,舌上有形如藏文「阿」字的胎記(梵文「阿」字有無生、空性等象徵意義),並能親見護法,互相對話。旁人都感到這孩子與別不同,加上與第十二世大寶法王預言的出生情況相符,故被確認為噶瑪巴轉世。

敦都多傑不太關心寺院的紀律與運作,每天除了教導弟子外,還花很多時間與小動物相處,據說他能把佛法傳遞給貓咪、雀鳥、蜜蜂等。他生活簡單,常把自己的財物送給有需要者,或用於興建道場、印製經典,其對動物的慈悲心更被傳為佳話。

八世紀的蓮花生大士曾預言拉薩會發生水災,唯有請求噶瑪巴才能平息。因此,拉薩水災時,官員馬上請求敦都多傑駕臨。當時他未能立刻動身,於是寫了一篇大悲觀音祈請文,敦請菩薩加持,果然終止了水災。後來,他到達拉薩大昭寺,向釋迦牟尼佛等身像獻上哈達(藏族用以表達敬意的長絹),佛像的手臂隨即改變姿勢接受哈達。

一次,西藏東南部一家寺院請求敦都多傑前往開光,他因事未能離開本寺,卻答應了對方。那天,他身在楚布寺,向天空拋出代表開光的穀粒,遠在幾百公里外的那家寺院,很多信徒都看見天空降下穀物。

某次在康區的法會中,敦都多傑向贊助法會的家庭說:「我們不久後還會再見,到時你們就會了解,請謹記在心。」

敦都多傑圓寂之前,楚布寺執事進言:「若您不再做點事,寺院的戒律便蕩然無存了。」他回應道:「這一生,我真的不想做甚麼,但我保證有一天會有人扭轉這些,照顧一切。」

第十四世大寶法王──帖秋多傑

帖秋多傑(Thegchog Dorje「勝乘金剛」,1798─1868)誕生於前文提及的康區施主家庭。初生的帖秋多傑已能唸出梵文字母;雖然時值隆冬,卻繁花盛放、彩虹滿天。

誠如上一世大寶法王臨終所言,帖秋多傑過著簡樸刻苦的出家生活,而且嚴格執行寺院紀律,也積極參予各方面的寺務,力求每件事情都盡善盡美。

帖秋多傑精通因明、詩學及修辭學。當時西藏興起了一場革命性的「利美」(rime,不分宗派)運動,帖秋多傑影響了這場運動,他自身也受其影響。他把噶舉派教法,傳授給同派的蔣貢公珠仁波切與薩迦派的蔣揚欽哲旺波,同時從寧瑪派的秋吉林巴尊者獲得其伏藏教法──以上三位正是利美運動的核心人物。帖秋多傑把若干伏藏法納入楚布寺的每年修法,並為其普巴金剛法編輯儀軌,更規定此普巴法會與蓮師薈供金剛舞,輪流每年在楚布寺舉行。

第十五世大寶法王──卡恰多傑

卡恰多傑(Khakhyab Dorje「遍空金剛」,1871─1922)出生時,眉間有如佛陀一樣的白毫,並會唸誦觀音心咒,而且自小就表現出超凡的才華,例如作詩與撰寫祈請文。

卡恰多傑十分博學,廣習梵文、醫學、天文曆法、藝術、因明、中觀、唯識、戒律、阿毘達磨等。他以利美運動核心人物之一的蔣貢公珠仁波切為主要上師,修學了各派的法門,也親身推動了利美運動。

他寫了不少著作,連同蔣貢公珠仁波切的《五寶藏》(包含各派教法的鉅著)一起出版,蔚為當年藏傳佛教的盛事。此外,他設計了新的黑袍護法金剛舞服飾。

卡恰多傑錫蹤遍及整個藏東地區,他興建和修復了一些寺院、佛學院,更曾應不丹國王邀請,前往該國傳法,受到熱烈歡迎。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立佩多傑(左)與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右)年紀相仿時的照片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立佩多傑(左)與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右)年紀相仿時的照片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立佩多傑

讓炯立佩多傑(Rangjung Rigpe Dorje「自生本覺金剛」,1924─1981)年幼時謁見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由後者為他主持剃髮儀式。期間,十三世達賴喇嘛及隨員,曾短暫看見讓炯立佩多傑頭上自然有著的十萬空行頭髮黑寶冠。隨員們最初還以為他如此無禮,晉見達賴仍不脫下帽子……

讓炯立佩多傑不僅依止多位上師學習佛法,更行腳至西藏各地、不丹、尼泊爾、印度、錫金,消除了某些地方的旱災和天花。錫金國王邀請他訪問十六世紀末第九世噶瑪巴建立的隆德(Rumtek)寺,他並未應邀,只說未來有需要時必定前往。

返回楚布寺後,由於政局動盪,讓炯立佩多傑把一些仁波切送離藏區,自己則留守楚布寺,幫助更多難民。直至迫不得已時,才帶領著160人,攜同眾多聖物,動身前往不丹。

其後,讓炯立佩多傑選定了錫金隆德寺,作為他海外的主要法座,並開展了大規模的修復工程;又在該寺附近建立了噶瑪師利那爛陀高級佛學院。

他指派了許多仁波切,前往歐美、東南亞、非洲、澳洲弘法,其本人也曾兩度環球弘法;更印製了多套藏文大藏經,流通至不同宗派的寺院或道場。凡此種種,使噶瑪噶舉傳承遍及全世界,藏傳佛法得以久住世間。

讓炯立佩多傑於美國傳法期間,去到正值旱災的印地安人區域。原來當地一直傳說,一個戴黑帽子的人可以解決他們的乾旱問題。因此,印地安人請求讓炯立佩多傑幫忙,而後者修法之後,果然下雨了。

讓炯立佩多傑晚年患上癌症,擴散至全身,在芝加哥留院。醫生多次診斷他沒希望,但每次他還是繼續活下來,而且談笑自若,十分輕鬆,令醫生大感詫異;更奇怪的是,他圓寂後36小時,醫生觸碰到其遺體的心臟位置,發現仍是暖的!據講這是一種甚深修持的表現。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

讓炯立佩多傑留下的預言信函,於他圓寂若干年,才被大司徒仁波切找到。由特別成立的團隊,按照預言信函提及的地理環境、出生年份及當時情況、父母姓名,找到了第十七世噶瑪巴烏金欽列多傑(Ogyen Thrinle Dorje「烏金事業金剛」,1985─)。這後來獲得格魯派宗座法王的確認。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勤於弘法,經常主持不同的法會及開示,並透過影音、文字、網絡,把法音傳遍世界。由於法王與我們是同時代的人,其貢獻相信不用多介紹,筆者只想分享自己印象較深的兩件事情:

一、整頓律儀,破除迷信

噶瑪噶舉派自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每年都在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成道處)舉辦大型的祈願法會。第十七世大寶法王接手後,於2004年提出改革,一一規範法衣、缽盂、僧袋、飲食、儀軌、秩序,並規定法王本人和所有與會仁波切,不再坐於法座上,一律席地而坐。最初有人擔心撤去高高的法座,「緣起」不好。法王則表示,在佛陀尊前,沒人可以坐高座!

據筆者所知,「緣起」藏文ten drel有兩個含意,一是佛法所說的依存條件,即「緣起」;二是兆頭。《藏漢大辭典》分別列出這兩個意思,但藏漢翻譯傳統上,把兩個意思都譯作「緣起」。作為依存條件的「緣起」,是佛法的重要概念;但正信佛教並不重視兆頭。即使出現不好的兆頭,也可透過改變條件而化險為夷,這正是緣起法的特點。

不過,藏傳、漢傳佛教部份行者,少不免受到本土文化中的風水、星相觀念影響,也迷信兆頭了。由於漢文用上了佛學術語「緣起」,令人誤會學佛也要講兆頭!藏人所講的「緣起」,有些也許存在著幽遠隱微的因果關聯,但有的純屬世俗迷思。某人認為高高的法座代表好「緣起」,法王卻暗示佛前高座代表不敬。可見兆頭好或不好,都是人想出來的,視乎你如何解釋!

二、鼓勵素食

藏地屬高原氣候,無法大量種植蔬菜,自古僧人難以持素。如今時移世易,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多次強調,該派寺院和道場內一律禁止肉食;無論僧人或居士,均不得從事肉類生意,並應盡力斷肉,最起碼也要減少吃肉,譬如每天三餐只於其中一餐吃肉,或一個月只吃一次,或於殊勝日戒肉等等。

法王指出,吃肉只是屠夫殺生的其中一個因緣,作為其中一個因緣並不等於真正殺生,正如動物的存在本身也是屠夫殺生的其中一個因緣,但我們不可以說動物本身就得到殺生的惡業。坊間有人質疑此說,但筆者認為此說正好叫人無須爭論吃肉的惡業是否等同親自殺生,何況法王沒有否定吃肉造成殺生。他舉出吃素的理由,並非擔心自己有否惡業,而是愛護生命、降低貪欲、增長悲心、促進修行。[1]


[1] 網絡上有人把法王的開示曲解作吃肉等同殺生,讀者請自行觀看有關開示的影片(沒有版權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Fijhxx9yI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