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台灣首創「精進佛七」——台東清覺寺

不知您修行的法門是甚麼?當提到「淨土念佛」法門時,您腦海中映現的是哪位法師?印光大師?抑或廣欽老和尚、妙蓮長老?還是……台灣首創「精進佛七」的道場是「台東清覺寺」,而主要的帶領創辦「精進佛七」的導師為雲法師。很感恩我博士班的畢業論文指導教授闞正宗(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他是台灣佛教史的專家,讓我有機會研究相關的議題且更深入的了解台灣佛教史。在這兩年的「田野調查」中,感受到祖師大德們在戰亂、貧困中仍堅持辦道護道之心,令人感動!翻過這一頁頁的台灣佛教史,是用汗水及斑斑的血淚交織而成的,他們忍辱負重,荷擔如來家業,不忘初心,令人敬佩。

(圖1)主七上煮下雲和尚 作者攝於2023-01-22

1951,上煮下雲法師(圖1)應台灣省佛教分會聘請,環島佈教,芒鞋瓦缽,深入鄉野,弘揚如來正法,糾正一般民間信仰迷信陋習,淨化人心導正世風。法師也先後數度飛錫海外,訪問美、加、日、韓、港、馬、新、泰、越等地,宣揚佛法,慰問僑胞,為眾生為佛教,勳勞卓著。法師於1958掩關潛修,出關後,弘法利生,不遺餘力; 1972初,創辦精進佛七,每日九枝香念佛,另再禮佛一千拜,講經說法,以身作則,化導四眾兼及大專學子,法雨普施,數年如一日,善導高風,靈巖遺規,海內外掀起一股打「佛七」的風潮,在各地一年到頭都有「精進佛七」的舉辦,成就了許多修「淨土念佛」法門的四眾弟子,而此風發源於台東知本溫泉的「清覺寺」。

台東清覺寺位於台東卑南知本溫泉風景區半山內,除是知名的「溫泉」泡湯勝地,飯店林立外,更是古樹參天,風景秀麗怡人之所,蔚藍的天空,白雲蒼狗,一望無際的青山綠野,如詩如畫的青山陵線雲霧繚繞,美的像幅山水畫,此山此景盡收眼底。尤其清晨清新的空氣,沁入心脾,有花草香,蟲鳴鳥叫聲,真是令人神清氣爽!清覺寺緊鄰台東首座五星級飯店「知本老爺酒店」,常見酒店的遊客到清覺寺虔誠的敬香禮佛。

清覺寺創建於1955,原為台東東光洗衣店潘雲悟女士與幾位同願者,共同建立的佛教道場(圖3)。1967,因潘雲悟女居士往生,清覺寺寺務無人掌理。慈琛法師於是返寺管理,並正式被聘為清覺寺住持。

住持慈琛法師有日與當家的慈照法師,書記慈宗法師(圖2),和護法陳明造居士,以及已故的趙雲鵬居士閒談中提及:此「末法」時代不比正法時代聞法證果容易,亦沒有「像法」時代易於修持,為了讓此末法時代信眾堅固道心,同時適應當前社會環境,讓一般人都能受持,在合乎簡單、穩當、方便的要求下,始起建「念佛堂」打「精進佛七」之念,訓練有心修淨業之人,求一心不亂,得以往生西方淨土。

【圖 2 】煮雲和尚與弟子們合影
前排坐者 主七導師 煮雲和尚
二排右為住持 慈琛法師
二排左為監院 慈照法師
後排中立者為監院 慈宗(本靜)法師

有理想沒土地,沒錢的情況下,如何開始?幸逢趙雲鵬居士有地在寺旁,他護法心切表示,「要多大的地才足夠,由寺方決定,他捐地。」因而解決了初步的困難,但寺內無恆產,又在深山,經濟來源是個大問題,法師們於法務之餘,到處化緣、借貸、賒賬⋯⋯信眾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蓽路藍縷,千辛萬苦中,一邊化緣一邊建設,在沒有經費下,工程建建停停,歷經多少波折、血汗、困難,在此堅苦的情況下,大家秉著「矢志不移」之心,把「念佛堂」建立起來了(圖4)。

「念佛堂」的工程,於1970年農曆九月二十九日開始測量動工,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於1971農曆十一月初一竣工,於是第一期的「精進佛七」啟建於1972農曆二月,按月舉行。「精進佛七」一期一期的辦,倡導淨土宗精修之法門。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想到海內外參加人數節節上升,其後影響海內外各地寺院,蔚為風氣,成就了無數信眾的精進念佛修行。(圖5、6)

(圖3)清覺寺原始全貌(1955年寺方提供)
(圖5)現今部份寺貌 (作者攝於2023-01-22)
(圖7)當年山門(1972年)
(圖9)四眾班精進佛七 1973年山門前 拜山起
(圖11)當年清覺寺佛七地點1973年8月2日
(圖13)四眾班結七照片第9屆 1973年農曆十月七 日
(圖15)出家班(第一屆)第30屆結七照片 1975年農三月二十四日 寺方提供
(圖17)華僑班精進佛七結七照片1975年
(圖19)精進佛七「兒童班」1990.08.03
(圖4)1971年農曆十一月重建竣工 寺方提供
(圖6)台東市清覺寺福慧講堂第一屆八關齋戒團體留念 86(1997)年10月5日 (作者攝於2022-08-25)
(圖8)現今山門(作者攝於2023-01-22)
(圖10)四眾班精進佛七 改建後 拜山 1990.08.06
(圖12)現今念佛堂—改建後(作者攝於2023-01-22)
(圖14)大專學生班 第一期 結七照片 1974年7月8日
(圖16)青少年學佛研習營照片第65屆 1990年7月8 日
(圖18)大專學生班 前排右三 林益謙(慧律法師)1974年
(圖20)精進佛七 皈依法會 1974年

「精進佛七」原構想,凡參加者,不作打齋,也不收油香錢,一切食宿免費,由寺方負責,只要大家「一心念佛修行」。但自第一屆起,參加眾未敢白吃寺中一粒米,因為「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所以後來參加者,有人建議,既然寺方不接受種種的供養,又不接受打齋,那就參加完後,在各地組織「護七小組」,以護持佛七能永續發展。

釋尊開三乘而說法,或權、或實,莫非教人去惡向善,去妄證真而達離苦得樂,他在四十九年言教中,開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了生脫死之道,然此末法時代,眾生福薄慧淺,未能都接受,唯「淨土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斯則修學佛果之要道,橫超三界之易修法門。《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依此經意,故台東知本溫泉「清覺寺」創辦了「精進佛七」。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精進佛七」也不例外。佛門中的戒律、規矩,多如牛毛,一舉一動都有威儀。所謂「行如風,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因團體活動講究統一的規矩,大家約束自己,持守著清淨梵行,此也有其特殊的風格。開七典禮之後,主七的雲和尚講授注意事項:

1. 受八關齋戒:佛七中,每人必須受八關齋戒,即要過著短期出家的生活。從苦中磨練高超的人品及堅強的意志。

2. 禁語:從第一刻起到結束前,完全不可說話,期間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沒第二句話,讓大家收攝身心,一心念佛專心修行。

3. 一天九支香:大眾共修功課,不可缺席,除非病苦請假。

4. 斷音訊:為攝心一處,對外斷絕音訊,報紙、書信一律停止收看,以減少障道緣。

5. 每天一千拜:每日除了九支香外,必須利用休息時間禮拜一千拜(後來有的班改八百拜,例如兒童班。)或念佛一萬六千聲以上,無論吃飯、睡覺、過堂、洗手,無時無刻心中不斷念佛。

6. 違紀:妨害別人修行、昏沈或說話等,必須在佛前求懺悔,並自動在胸前掛上「犯規」、「懈怠」、「長舌」等布條。

除此之外,如何穿脫海青、腳步配合佛號及如何拜佛、端碗、持筷、過堂的規矩等等,皆一一說明。期望大眾能收攝身心,「守口攝意身莫犯」開始短期出家生活。

台東清覺寺的「精進佛七」,煮雲法師曾多次駐進本寺,引領台東地區青年學子及一般潛心學佛者接受佛法奧義。1974年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住持達能法師及怡保東蓮小築率團到清覺寺參加精進佛七,此後乃有「海外華僑班」的設立;精進佛七在暑假經常舉辦,分為大專班、青少年班、兒童班,另有出家班、四眾班、海外華僑班、監獄受刑人班(每月一次有法師至岩灣佈教)等。參加者都有很多的感應及感動,無論是成人或兒童抑或家長,都感受到自己心性上的轉變,或家長感受到孩子由散慢而變得主動積極,孝順有禮等等,不勝枚舉。(圖7-圖20)[1]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屆的「大專班」裏,有位林姓的大學生,後來也出家的慧律法師(圖18)。經過「精進佛七」的身心磨練及收攝,身心一心念佛、拜懺、拜山(朝山)、大迴向(跑西方)的洗滌下,三業清淨了,五欲不再造作了。佛七的辛苦及拜山的勞累,使得主七和尚也掉下了感動的淚水。大家發自內心的虔誠和恭敬心,連護法龍天也讚歎不已,在拜山途中,多人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在空中圍繞良久不斷。

能夠舉辦或參加「佛七」需要有福報,若能按月的打七,更加因緣殊勝。在佛七期中,所受的苦樂,外人是無法洞悉的。台東清覺寺在有限的人力及經費常沒著落,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也不管上山的道路是否還在整修或破壞之中,颱風是否來襲,不管大殿還是那麼古老斑駁,仍堅持每月舉辦「精進佛七」的精神,若非有堅固的道心及成就大眾續佛慧命之情,難以為繼。「精進佛七」的創辦,其目的不外引導大眾修行,願大家發起向道之心,人人養成念佛的習慣,讓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以期把人間化為淨土。台東清覺寺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辦道,而現在的我們,在如此優渥的條件下,是否更「精進」?

(圖21)養清法師(右一)與作者(右二)、蔡媽媽義工(左一)及陳彥諦侄子(左二), 於清覺寺客堂。 攝於 清覺寺2023-04-23 義工協助拍攝



延伸閱讀:

天平和洗衣水──繼程法師的開示


[1] 「三門」是寺院的正門,門前多安置石獅、金剛力士,表顯道場有護法神護持佛法。「三門」起緣於《佛地論》:「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大宮殿意指涅槃寂靜之地。佛寺中將三解脫門的意涵,做為寺院的入口大門的名稱,祈願入此三門者皆得以通向究竟成佛之階。後人以古時叢林道場多位於山林,之後亦有「山門」之稱。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louisachan/" title="Posts by 陳芷涵"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芷涵</a>

暨南大學文學碩士、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佛學碩士、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