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請培養你的「佛法習氣」吧!

(圖:Pixabay)

甚麼是「佛法習氣」?沒有聽過,是手民之誤嗎 ?不都說「佛法」是殊勝的,「習氣」是煩惱的;「佛法」是清淨的,「習氣」是雜染的;「佛法」是智慧的,「習氣」是虛妄的,兩者怎能混為一談呢 ?對的,這個名詞確是筆者杜撰的,作何解 ?有何用 ?請看下文分解。

「習氣」梵文為vāsanā,在《佛教大辭典》中解釋為:「大乘之妄惑,分現行與種子及習氣三者,既伏惑之現行,且斷惑之種子,而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是名『習氣』。」唯識家則以「習氣」為「種子」之異名,佛學大德羅時憲先生在其《唯識方隅》就定義為 「言習氣者:習謂熏習,氣者氣分;雖無形相,而勢用非無,故名之氣分。由現行熏習,得此氣分,故名『習氣』。」他再進一步解釋:「即現行識起時,其餘勢續流不斷,即此不斷的勢流,謂之習氣。諸有為法現行時,能熏其氣分投入第八識中,成為此識後時生起現行之勢用,故名種子曰『習氣』。即種子之名,望所生現行而立;『習氣』之名,望能熏的現行而立;名異而體實同。」[1]以現代西方語言來理解,就是指我們的行為都會有一種餘勢,被熏進於我們心識裏去,建構為一種現在的意識知覺及知識之來源;亦由此而形成我們一些慣常的思想模式、考慮、渴望、期待、欲望、傾向、喜歡等等。佛經中不乏有關「習氣」的記載,而最為大家所熟悉的莫過於畢陵伽婆蹉阿羅漢的故事。畢陵伽婆蹉阿羅漢曾經五百次投生在高貴的婆羅門家,所以造成他驕傲輕慢的個性。每當他要過河時都會對河神大喊一聲:「小婢,住!莫流!」。久而久之,河神覺得屢屢被喚作「小婢」很是委屈,便向佛陀投訴。當佛陀告誡尊者的不是並囑咐其向河神懺悔時,尊者雖然立即合掌向河神致歉但竟然仍舊說:「小婢,我向你懺悔,請不要生氣!」[2]即便是斷盡煩惱的阿羅漢仍然不能破除習氣,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凡夫!

讀者們也許會說自己是一個好人,既不作奸犯科,亦沒有壞的習氣。那麼就請你們撫心自問,是否曾經嘗試過在某些場境之下,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些感受、反應及行為?這其實都是受了你自己習氣的影響。筆者自己曾有一次非常深刻的體會,那是於一次茶禪時師父請大家吃餅,當我吃第一口後,立即不由自主地生起幾個念頭:一、這個餅真好吃。二、等一下要問於何處購買,買一包回家。三、不知是否還有其他口味?現在敘述起來寫成一、二、三好像是一步一步的,但其實當時只不過是於電光火石之間,這幾個念頭就嘭嘭聲緊接著而起。跟著再到下一念我才察覺並驚訝自己剛剛貪念之現起是如此的不經思索、快迅、不受控制。當第一念保不住,一接觸,第二念就如閃電般生起,我們立刻陷入於自己的妄念而起分別執著,生起貪、瞋、痴了。現代人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裏面所謂的「性格」其實就是我們的習氣。我們的思想及行為模式都受其支配,受其推動。讀者們,請再問自己,可曾詳細審察自己有哪些習氣?小如喜愛紅色玫瑰,大如瞋心怒火,殺傷人命?而每一次當你的習氣現起時,你都能覺知嗎?你能了了分明而不起妄想執著嗎?還是每一次都是不能自已的隨著自己的習氣走?最可悲的是,絕大部分時間我們對自己習氣的生起都完全不能覺知,就只是讓這些習氣牽著我們的鼻子向前衝,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既然都是習氣推動著我們生起妄執,為甚麼還要培養呢?西方的行為與心理學研究指出,一般行為平均大概須要重複做六十六天,就可以形成一種自動化的模式,能夠很自然及不刻意地做出來。[3]如此說來,我們是否亦可以培養佛法成為我們的習氣?畢陵伽婆蹉阿羅漢因為五百世都是婆羅門而養成驕慢的習氣,那麼如果我們五百世都勵力於佛法的修行,佛法不就能成為我們的習氣了嗎?在開始學佛修行的路上,一切可能都是很生疏的,我們須要發菩提心、守戒、懺悔、坐禪、念佛等等。但如果我們能夠刻意加以學習訓練,無論是念佛也好、經教義理也好、坐禪也好,慢慢地就會由生疏變成熟練。這個時候,佛法對你來說仍然是一種需要刻意而為的行為模式,仍不是自然的。但日積月累的用功,終究是可以由熟練變成習氣。到了這個階段,一切都不再是刻意的,都是自然而不假思索的了。若以唯識家的角度來說,佛法修行所熏習累積的種子,全都存藏於阿賴耶識之中。這些種子的力量一日一日地壯大,反過來引發貪瞋痴的種子就越來越薄弱。那麼當同一個場境再出現的時候,「佛法習氣」推動你自然而然地生起的感受、反應及行為就只會是與佛法契應的,不再是顛倒妄想。

所謂培養「佛法習氣」,其實就是要培養佛法種子,要求大家能夠鍥而不捨地修行。口非佛法不說、身非佛法不作、心非佛法不想,這都是要從身、口、意三業下功夫,以佛法作為我們的繩規。趙國森校長曾說:「我們必須將佛法義理建構成為自己的人生觀、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依靠、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動力。」[4]培養「佛法習氣」的目的亦是一樣,如果佛法可以成為我們慣常的思考模式、考慮及傾向的話,我們的生命便有了「皈依」了。我們的人生就只會被「佛法習氣」牽引,怎會還受貪、瞋、痴所纏縛呢?所以,讓我們一齊戮力培養「佛法習氣」吧!


[1] 羅時憲先生《唯識方隅》- 佛教法相學會,2007,頁151。

[2] 典故摘自《大智度論.卷二》。

[3] Lally, P., Van Jaarsveld, C., Potts, H., and Wardle, J. (2010). How are habits formed: Modelling habit formation in the real world.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DOI: 10.1002.

[4] 《法相季刊》003期,2016年7月。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