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走過去近還是飛過去快?──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三十一)

(續上期)


一個事物你要認識它,就要直接接觸它,用身體、用心直接去接觸。直接接觸外面的世界、接觸生活的同時,我們也就直接接觸了自己,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行腳給我們以很多的聯想,在我們的身體上,有頭腦和眼睛,眼睛可以看很遠,頭腦可以想很遠,在中國可以想到美國,在地球可以想到月球,在今天可以想到幾萬年之後。但是我們的手和腳卻不能像眼睛和頭腦一樣飛過去,它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必須腳踏實地、胼手胝足地去走。所以禪師的行腳是要把抽象的理論拉回到直接的接觸中去,這個在佛教中叫「現量」,我們在路上走就會知道腳會磨泡、會出汗、腿會酸、腰會疼;這個山有多高,爬一爬才知道,望山跑死馬,看著很近,真走起來就不一樣了,說有2000米,爬一爬就知道了2000米意味著甚麼。生活裏的事物都是這樣,直接接觸才能領會它。

有一次我陪一個外國人朝拜五台山,剛開始我們計畫租一個車,但是當時價錢沒談攏,他們要的價太高,我們一氣之下,就說:「我們不要車了,爬上去吧!」後來在路上,這位外國朋友和我講了一句話,讓我很驚訝,因為一個歐洲人要說出這樣的話不容易,他說:「你說我們坐車近,還是走路過去近呢?」我說:「當然是坐車近,坐車快嘛。」他說:「你錯了,走過去近。坐車慢,坐車遠,坐車到一個地方比走路過去遠。」我說:「咦,那怎麼講啊?比如說我從北京到法國,我們坐飛機近還是走過去近呢?」他說:「走過去近。為甚麼呢?因為你坐飛機從中國到美國或法國,那種感覺好像是在做夢,好像是在電腦上、地圖上或書本上跳到另一個地方去了,很抽象,一路上會經過哪些地方、哪些國家,哪些山川水土、地理氣候、風土人情與文化,你完全沒有感受,從一個地方一下子就躥到另一個地方去了。但是你要走過去就不然了,你從中國到法國就會知道要經過哪些山、哪些河流,經過哪些國家和民族,各地的風土人情都不一樣,這個離我們近,這個真實,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際上據我觀察,坐飛機的人多半是把發給自己的那頓飯一吃就閉上眼睛休息,再睜開眼睛就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且你想看也沒得可看,茫茫無際的天空中幾朵雲彩,沒有甚麼看頭。但是你要走過去或騎自行車過去,就不一樣。」

在他的這個說法裏,包含了深邃的與人類精神生活相關的東西,是甚麼呢?就是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在從古到今的哲學思考和宗教探索裏存在著一個矛盾,也就是抽象與具體、主觀與客觀、大腦與腳、頭腦與手、眼睛與手的矛盾,怎樣把眼睛與手的矛盾消融,怎樣把頭腦與腳的距離縮短,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問題。一個人的成熟就是逐漸把大腦裏的東西落實到手和腳上,落實得越多。就意味著我們越成熟,落實得越少,就越不成熟。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