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Search
Close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Menu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厭離娑婆、欣慕極樂」是往生淨土的先決前提

淨土宗的宗祖善導大師編著《觀經四帖疏》時,先作偈云:「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全文 »
關其禎 2013-12-11

定為凡夫,不為聖人的淨土法門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行經三百餘會,談及阿彌陀佛的經典不下二百多部,唯是專說阿彌陀佛的經典,祇有三…

全文 »
關其禎 2013-11-27

釋迦世尊的本懷和彌陀世尊的悲願

一切淨土宗行者必須體會釋迦世尊興出於娑婆穢土之本懷,及了解彌陀世尊本所起莊嚴清淨國土之悲願,才能發「…

全文 »
關其禎 2013-11-13

為什麼我們要願生彌陀淨土?

淨土宗的目的衹有一個,不在於人天福報,又不是即身成佛,正是願生彌陀淨土。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淨土宗…

全文 »
關其禎 2013-10-30

從要門到弘願──回顧我與淨土宗的法緣(五)

有一次,我乘機從溫哥華飛往香港。途中,我讀了一本由道證法師寫的書──《永不休診的救度》(又名《阿彌陀…

全文 »
關其禎 2013-10-16

迷悟之間──回顧我與淨土宗的法緣(四)

早年我為加拿大東蓮覺苑編寫「佛門」網資料,並介紹中國佛教十大宗派時,有機會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淨土宗。…

全文 »
關其禎 2013-10-02

從求智慧到為生死 ── 回顧我與淨土宗的法緣(三)

我由一個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者轉為相信生死輪迴的佛教徒,除一些因果法則的邏輯分析外,幾乎全因起信於釋迦牟…

全文 »
關其禎 2013-09-18

「知道」不等同「相信」── 回顧我與淨土宗的法緣(二)

佛法博大精深,唯信能入!凡夫障深慧淺,但我有幸遇上佛陀的教化,並決定皈依這位歷史上智慧和德行最圓滿的…

全文 »
關其禎 2013-09-04

從佛學到學佛──回顧我與淨土宗的法緣(一)

自小在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中,我觸及人生的根本大事 – 生死問題,而進入宗教的領域,尋求終極的解脫生死…

全文 »
關其禎 2013-08-21

淨土宗之名,從何而立?

非佛教徒的人恐怕未聽聞「淨土宗」之名,就算是佛教徒也許不知道淨土宗是什麼!眾所周知,佛教是釋迦牟尼佛…

全文 »
關其禎 2013-08-07
« 上一頁 Page1 ... Page45 Page46 Page47 下一頁 »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BDG new1

贊助

rhfamilyfoundation_logo_BGC
tlky_logo_BGC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3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