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秒秒警惕,時時刻刻清醒,是否合理如法,有否遠離貪瞋痴?--《瑜伽菩薩戒》答問系列之一 事相與法相有何分別?「事相」是現象界各事各物互有差別,具生住異滅之相。簡單來說,可指有形相可以看到的… 全文 » 定印法師 2023-01-25
德行由遠離五欲而成,非由年歲得!論《雜阿含經》之年少法與老人法 出家、修行年資越久,是否代表心智越成熟呢?經上說:不是的!心智的成熟與否,跟年齡、資歷沒有關係,而是… 全文 » 持然法師 2023-01-20
即使造作了會墮入惡道的重大惡業,但若能以方便修行攝持,便能迅速將這些惡業淨化--佛法開示:「調伏自心的重要和方法」(七)(下) 我們在此結合了一段歷史作解釋:從前有一位船主有妻兒子女,也會開船出海尋寶的。有次出海尋寶的時候,船隻… 全文 » 堪布仁波切格桑尼瑪 2023-01-09
若能從困難中觀修施受法,便能將之轉化成修行的機會,是淨除罪障、累積資糧的良機--佛法開示:「調伏自心的重要和方法」(七)(上) (續上期) 請各位法友發起殊勝菩提心來聞法。&nb… 全文 » 堪布仁波切格桑尼瑪 2022-12-04
法法自生,法法自滅!如何空去病苦?談《增壹阿含經》之解空第一須菩提 佛陀的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是如何處理自己的病痛?尊者當時因為色身不調,得極重病,身體擁塞的… 全文 » 持然法師 2022-11-19
〈準提咒〉以「滿一切願」著稱,為何如此靈驗?請看這八個關於〈準提咒〉的問與答⋯⋯ 〈準提咒〉以「滿一切願」著稱,為何如此靈驗?明明是準提佛母,為何又稱準提菩薩?本篇為您釐清關於〈準提… 全文 » 法鼓山人生雜誌 2022-11-01
離開這個世間時,甚麼是你能帶走的?談《雜阿含經》之妻妾四人喻 常聽人說「別在年輕時用健康換錢,老了再用錢換健康」。然而,近年來透過各研究數據,已說明疾病發作的年齡… 全文 » 持然法師 2022-10-28
持二十萬遍〈準提咒〉,順利化解出家阻礙,果竣法師如何一生不離〈準提咒〉? 持二十萬遍〈準提咒〉,順利化解果竣法師出家阻礙,爾後每當修行路上出現障礙,法師都堅定不疑地回到持咒方… 全文 » 陳亭君 2022-10-18
當面對他人身口意過失時,如何避免自己跟著起煩惱?談《中阿含經・水喻經》之開示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錯誤——一般會視之為習氣,來自於煩惱積久而成的習性。… 全文 » 持然法師 2022-10-14
祭祀與修道,是否都能兼具自利與利他精神?談《增支部》之傷歌邏的錯誤謬見 她說學佛當義工大半輩子,想不到在生命來到最後的階段,也是這輩子最艱難的時段,身體需要接受不同藥物治療… 全文 » 持然法師 2022-09-16
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僧眾、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明海法師開示「佛教的規矩」(十二) 我們要培養對所有僧眾的恭敬。只要是出家受戒的僧眾,他們都是佛法的實踐者,都是我們的福田。他們也許還是… 全文 » 明海法師 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