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香港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建禪修園地、推行禪修課,讓學生修心養德,培養同理心⋯⋯

(圖: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近年有不少研究均顯示,中小學生學習禪修,有助改善學業成績、減少壓力、提升專注力和心理健康。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近年亦引入禪修課程。校方如何藉著禪修課,讓學生修心養德,培養同理心?

自2021-2022年度起,校方將「正念禪修」納入「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科」中。在每節課堂,老師都會以幾分鐘時間「請鐘」,讓學生收攝身心、觀察呼吸,將注意力帶回當下。除了提升專注力外,同學亦可學習關心身體,善待自己和他人。

小學主任劉雪華於TOPick網站分享,禪修課上,老師會引導學生以「五感」(視、聽、嗅、味、觸),覺知身邊的環境;並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感恩身邊人與大自然的付出,多關心世界。這也是一種修養身心的方法。

學校的禪修園地——「淨林」亦同步於去年8月開幕,既有室內的禪修室,也有室外的禪修花園,供同學體驗行禪及供水儀式,在繁忙的課堂之間鬆一口氣。

禪修園地「淨林」 (圖: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劉雪華介紹,行禪和供水,都是一種修練。行禪時,同學們可專注於雙腳與地面的接觸,一步一呼吸。供水時,先用水缽從池中取水,然後雙手托缽,慢慢朝觀音像前行,期間保持專注,最後緩緩把水灌進觀音像前的水盂。

校長吳永雄曾撰文表示,教育不可只著重提升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悉心培育孩子的人際關係發展,協助他們建立同理心,易地而處,感同身受,多行布施,廣結善緣。這樣,同學們日後不論成敗,身邊都總有知心者結伴同行,使人生少點紛爭,多點和諧。


延伸閱讀:

年青人的正念禪修之旅:回到心中的島嶼,掌握照顧心識的方法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