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世界友善日】經典記載,這是佛陀起慈悲心的因緣⋯⋯

Facebook_news-02 (1)

法國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問道:「你能找到比善良更偉大的智慧嗎?」

聖雄甘地(Gandhi)補充說:「要找到自我,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人放下自我。」

佛陀則說:「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11月13日是「世界友善日」(World Kindness Day),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行善的力量,以及佛陀起慈悲心的因緣吧!

行善的力量

在布施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內心有一種喜悅和滿足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貝達里善良研究所(UCLA’s Bedari Kindness institute)的研究發現,接受善意或行善有助改善抑鬱和焦慮症。單只是思考如何與人為善,也有這樣的效果。

此外,研究表明,目睹善舉會產生催產素(又稱為「愛的荷爾蒙」),有助降低血壓、改善心臟健康、免疫系統和建立健康的自尊心。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助理教授賈米爾(Jamil Zaki)說,在人多的地區行善,可以產生「骨牌效應」,改善自己乃至數十人的生活。

美國學者研究,修習「慈心禪」有助創傷後壓力症(PTSD)患者減輕症狀。散發慈心時,我們可以在心中默念一些簡單的句子,將善念送給自己或他人,例如:「願你平安。願你健康。願你平靜。願你幸福自在。」研究員發現,這有助我們面對抑鬱、罪疚等情緒。

佛陀起慈悲心的因緣

《賢愚因緣經》記載,無量劫前,地獄中有兩個罪人。獄卒剝取他們身上的皮,並命令他們拉動一輛十分沉重的鐵車。其中一人不支倒地,獄卒看了,逼迫他繼續拉車。他掙扎著爬起後又仆倒在地,疲倦至極。

另一人心中不忍,說:「我可以代替他嗎?懇請你允許我一個人拉這部車。」獄卒聽後大怒,重重打他一頓,使他當場身亡。但由於一念慈悲,他轉生到了忉利天。

佛陀說,在地獄中發慈心的人,就是我的過去生。自從看到地獄眾生受苦,此後生生世世,我對一切眾生都心懷慈悲,未曾退捨。

「世界友善日」於1998年成立,鼓勵大眾跨越性別、政治、種族、宗教等限制,向他人表達善意和行善。


延伸閱讀:
慈悲之路——轉譯判斷為觀察、感受和需要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