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入寺禮佛,還在求「聰明」? 不如求「智慧」!

(圖:上海玉佛禪寺)

每逢新春、開學或考試,許多善信都會在文殊菩薩像前禮拜、祈願,希望菩薩加持,讓自己或孩子聰明智慧。

其實在佛教中,「聰明」不完全等於「智慧」。值此歲末之際便來聊聊,入寺禮拜時可以祈願甚麼樣的智慧?

「聰明」與「智慧」

先來看一則故事:一休曾任象外鑑公禪師的侍者。

有一天,一位師兄因不慎打碎了禪師心愛的茶壺,而嚇得哇哇大哭。 一休得知後,邊安慰,邊收集起茶壺的碎片。

待禪師回來後,一休問:「世上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

禪師笑道:「佛法無常,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永恆不變的。」

話音剛落,一休便取出碎片,說:「看來師父早就知道這個道理啊!那我就不必為這把『變了』的茶壺擔心了。」

禪師見了,認真地說:「一把茶壺能不碎嗎?」

故事是否真實暫不可考,但兩人的話,無疑顯示出「聰明」與「智慧」的差異——

一休並非真的體認「無常」,而僅是利用「無常」作為茶壺損壞的藉口;

而禪師面對碎片,仍能不起貪執、不生瞋恚,這才是智慧。

我們常說的「聰明」,是指耳聰目明,頭腦靈活,擅長於世俗的學問。但聰明對化解內心煩惱沒有幫助。有的聰明人觀念一錯,犯的錯反而更大,產生更多煩惱;也有人憑藉這樣的聰明,不相信出世正法,從而障礙了修學。

故印光法師曾開示,念佛之人,勿自仗聰明智慧;不然,恐怕被這些小聰明所誤,自己招致禍患,因為他的知見繁多,不能專一。

常見的「聰明陷阱」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自我滿足」。

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對佛法有所了解,甚至能夠說空說有,說心說性。

此時,如果因為滿足於知道了這些知識,而不勤加精進;或賣弄學識,逞口舌之利,那麼他在佛法中所能得到的,也僅是知識而已,並不能幫助自己解決煩惱。

第二種是「慢心高舉」。

自覺學有所成後,下意識與他人比較,如聽到大家讚歎與自己能力相當者,便會生起優越感——「我也差不多,四捨五入就是誇我了」。

又如自認為有修行、懂得多,而看不起他人,而不願或不屑溝通。

又如遇到強於自己的人,內心不願意承認,反而認為自己也不差,甚至自己比對方更強,不願去向他人求教。

有句話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想法,一是沒法與大眾結下善緣,二是真遇到了善知識也沒法請益受教。

第三種是「投機取巧」。

如為求成效,聽到哪個方法好就去修哪一個,在參禪、念佛、持咒等各種方法間廣泛涉獵,但就是不願安住下來,不願老實從低處開始實修, 對治自身的無明、執著和煩惱習氣。

又如看到他人用某種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便不顧使用方式及背景,搬來照用。

這就好比臨濟禪師的典故。 臨濟義玄禪師常「大喝一聲」來提點弟子,但這一「喝」只是方便手段,或為斬斷對方向外攀援之心,令心念回到當下;或為喝破弟子們對某一概念的執著;或為考驗對方見道的深淺。

其本身並無深意,也不值得模仿,如果只模仿其形式,卻不理解其用意,便是自作聰明。

如臨濟禪師臨終之際,問弟子們「假如有人問你『道』,如何回答?」

有弟子馬上就學臨濟禪師一向教導學人的方法,大喝一聲。

臨濟聽後不禁嘆息。

佛教的「智慧」是兩個概念的組合,「智」是就世間來說,指明白凡夫所見的一切世間事相;「慧」是就出世間來說,指了解一切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

具足「智」與「慧」才能分辨善惡、揀別抉擇、斷惡修善,從而斷除煩惱,最終證悟成佛;沒有智慧的人,福報再大,還是不能究竟解脫。

佛法中的「智慧」即「般若」,要得到這種究竟的智慧,便有三種由淺至深、循序漸進的方式。

如蕅益大師云:「欲證般若,須勤聞思修三慧」。

首先是「聞慧」,即透過閱讀佛典,或在善知識處聽經聞法,逐漸深入佛法,由文義而引入悟境,進而對佛法生起甚深的信解。

但光聽是不夠的,因為佛菩薩都是應機說法,如對執「有」的人說「空」,對執「空」的人說」有」,雖然所說內容各異,但最終導向都是「中道」。

此時若對聽聞的內容不加以思考,而僅僅把他人的思想囫圇吞棗地複製貼上,便可能會走向歧路。

因此「思慧」就是以聞慧為基礎,自己認真思考,詳細檢視理解之後得來的智慧。

「修慧」就是依據聞、思所成的智慧,而對佛法有所悟解後,如理實踐所引發的智慧。

轉載自上海玉佛禪寺:
https://mp.weixin…f8g

延伸閱讀:
菩薩道歷程:持續積集福慧資糧的重要關鍵──實踐聞思修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