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在印度東北部,僧俗二眾種植20,000棵樹及成立生態園,保護瀕臨滅絕的植物⋯⋯

佛教以「叢林」代表僧眾修行的場所,重視植樹、護林,而後代亦以此作為榜樣。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Assam)東部的查拉帕塔爾寺(Chalapothar Shyam Gaon Monastery),僧俗二眾正展開大規模的護林行動,傳播山林佛教觀:修學佛法,與保護大自然密不可分。

《亞洲國際新聞》報道,該區一種名為bhungloti的本土植物瀕臨滅絕。這是一種蔓生植物(不能獨立,須攀附於他物成長的植物),原本的用途是提供染料,以製作僧衣。

為了保護bhungloti和其他瀕臨滅絕的植物,僧人推動成立「森林保護小組」,防止非法砍伐和偷獵,以協助人手不足的林業部門。現時小組共有二十二人。

護林小組大規模種植了20,000多棵樹苗,重新綠化曾被非法砍伐的土地,並建立了一個公園,種植各種蘭花和本土樹木,以維持生物多樣性。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世間萬物都建立於相互依存的關係中。他們不僅保護了山區的環境,也為當地人樹立了保護生態環境的典範。

草木有助修行者達到身心的寧靜。寧靜的森林生活,對修行者智慧的顯現和開展有很大的助益。《增一阿含經》中,佛陀曾開示,種植花草樹木能使人清涼,是長養善法、增長功德之舉。


延伸閱讀:
台灣最大的「佛教植物園區」,於佛陀紀念館揭幕啟用。漫步在園區內,處處可見與佛教相關的植物,蘊含佛法的內涵⋯⋯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