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宗舜法師:「隨喜」是甚麼? 惡人被懲罰也能隨喜嗎?

(圖:Pixabay)

平時我們常聽一個佛學用語「隨喜」,隨喜功德、隨喜師兄、感恩隨喜。只要談到隨喜,很多人第一感覺就是:「隨意和布施不是一個意思嗎?」

其實,隨喜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甚麼叫「隨喜」呢? 它的意思是隨順如來的教說,不違背如來教說,聞已心生喜悅。這是聖嚴法師根據《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而講的。這一品是講隨喜能產生甚麼功德。

一般講「隨喜」就是隨順歡喜,是看見別人所做的善根功德,隨之而心生歡喜,這就叫「隨喜」。 就是我們看見別人做,不管甚麼事,好事、壞事都算在內,自己心中產生了歡喜之心,這就叫「隨喜」。

《大品般若經》裏的《隨喜品》說:「⋯⋯若隨喜,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 、無上、無與等。」

《大智度論》也解釋:「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眾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為殊勝!』若離福德,人與畜生同行三事,三事者:婬欲、飲食、戰鬪。能修行福德行道之人,一切眾生所共尊重愛敬。譬如熱時,清涼滿月,無不樂仰;亦如大會告集,伎樂、餚饌無不畢備,遠近諸人咸共欣赴。修福之人,亦復如是。」此謂行福德者為諸人所尊重愛敬,而隨喜福德 ,其功德更勝自己親自去做的人,可以把隨喜福德當成是實德,就是說這功德是實有的,並不是假的。

「隨喜」的特質是甚麼呢?

不用我們自己動手親自去做,只要在心中發起歡喜心,這就算隨喜。 所以經文一再說,要以心方便,在心中生起歡喜心。 所以有的人嘴上說:「隨喜你啊!」可能只是嘴上功夫,心裏根本不隨喜,嘴上講句應酬話。 這種隨喜沒有用。隨喜讚嘆,心隨喜最重要,不是嘴巴隨喜。

如果能修行福德,就最殊勝了。 如果人不修福,那跟畜生沒有甚麼兩樣,想想是不是。 人跟畜生幹的三件相同的事情:淫欲、飲食、戰鬥。 動物就要爭地盤,為飲食打起來。 人和人在社會上的爭鬥也是同理,還不是爭名奪利嘛! 所以說如果不知修福,那人跟畜生也沒兩樣。 隨喜功德不用身口業,以心方便。 「隨喜」是實法,能夠產生真實功德。

對善,我們內心深處歡喜,是隨喜;看見別人幹壞事,如果我們覺得好,那也是隨喜。 也就是說,別人的惡業,我們也會擁有。

曾經也有人問過我,他說:「法師,有的人做了很多壞事,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終於判死刑了。像這樣的事情,我們能不能很開心呢?」罪大惡極的人終於受到 了懲處,我們該用甚麼樣的態度對待壞人被殺的這件事呢?

我說,不能夠感到開心,不能夠覺得他被殺得好。 他被殺,是他承擔他的業果。 但是身為一個菩薩道行人來說,總是要發慈悲心。 我們要同情他因為無明,導致生命喪失。 他既不明於事理,又帶累了旁人,我們內心深處是要同情他的。 如果他沒有真心懺悔,將來還是糾纏不休。 所以我們為他們念佛迴向,希望化解冤業,希望他們得生善趣,希望他們將來能夠長養慈悲心。 我們怎麼能夠隨喜說殺的好呢? 這就是見到惡的、壞的,不能隨喜。

簡略的說,佛法是淺深不等的離惡行善,這是要自己身體力行的,但不只是自己行就夠了。 任何一種離惡行善的善行,都可分四類,就是戒律裏常說的:自作(自己做)、叫他(勸別人去做)、見作隨喜(看見別人作,心中生歡喜)、 讚歎(看見別人在作,不只是心中隨喜,同時也稱讚他)。

現在表揚的風氣不夠強了,在以前拿了獎狀,在學校裏受老師表揚、被同學羨慕,這是很重要的。 為甚麼呢? 這是讚歎行。 對為善者予以表揚和肯定,是對善行的鼓勵,對當事人來說有激勵的作用。

鼓勵行善,讓大家都離惡行善,這才是佛教要求的。 所以大家不要吝嗇讚歎,隨喜只是一方面。 也就是無論你在家或其他地方,也要盡可能地讚嘆他人的善行。

轉載自新禪風:
https://www.xinchanfeng.com/1-3/57390.html

延伸閱讀:
佛陀以這個故事,開示聞惡隨喜的果報⋯⋯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