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六艘智慧之舟──依空法師談《大智度論》的六度思想

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圖:人間通訊社)

「六度成就智慧力,降伏一切諸怨敵。天魔煩惱及陰等,當得常樂我淨因。」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於7月22日至24日,為「2022佛光山南屏別院人間佛教系列講座」講授「《大智度論》的六度思想」,線上線下累積超過一萬人次聞妙法音,搭乘六度之船到安樂的彼岸。

依空法師首先為大眾簡述由龍樹菩薩著、鳩摩羅什大師譯的《大智度論》,再深入淺出的闡述從生死此岸渡到涅槃彼岸的六艘智慧之舟——六度波羅蜜。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乃菩薩道到解脫生命的實踐法要。

依空法師指出,檀波羅蜜(布施)可分為財布施和法布施,在財法二施之中,財布施於欲界中,為有量有盡、淨少垢多、必待眾力因緣、世間常有,而法布施則於三界或出三界,為無量無盡、垢少淨多、出心而不待他力、佛世當有,並了知八萬四千法藏。然而,不論是財施或法施,皆需與智慧相應,方為波羅蜜。修持布施者可破除痛苦貧窮、斷三惡道和得生天果報、保護善人、臨終不怖、慈相、催伏慳敵等,可得15種利益,開展積善福德之門。依空法師以佛教經典和公案說明17種不清淨的布施,包括愚痴的布施、求財故施、嫌責故施、畏懼故施、欲求他意故施、畏死故施等。再以阿育王前生捧沙作飯供養佛陀的典故,詮釋成就布施中「信心清淨、財務和福田」的三事因緣。有曰:「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唯有以清淨心呈上清淨物,才是最上好的布施。

萬物依大地而生,修行人應依戒律為住,而持戒最大的意義是在身口意上能夠「不自惱,不惱他」。戒是自我要求,律是共約,持戒的戒香能夠遍滿十方,使人名聲遠播、得種種妙樂和莊嚴相、天人愛敬,壽終時沒有恐懼,及生天果報。依空法師以戒為樹根的比喻,說明若無戒律如同樹根爛了而活不成,犯戒則如樹枝斷了而根還在,只要心存慚愧、至誠懺悔,便能重新納受佛法。並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點出各種外道和非行戒律的修行,藉此解開大眾對於持戒修行的誤解。同時勸勉大眾不應害怕犯戒而不受戒,反而受戒是一種自由,在載浮載沉的生死大海中,如同明燈舟航般守護著我們,帶我們到解脫煩惱的彼岸。

依空法師說,忍辱波羅蜜是六度中非常困難的修持,忍辱的善心可分為粗善心(忍辱)和細善心(禪定),前者為未得禪定心樂,能遮眾惡,後者為心得禪定樂,不為眾惡。《大智度論》中的忍辱則可分為生忍和法忍。行菩薩道時,皆行生忍,再行法忍。面對恭敬供養、瞋罵打害、名利情權的眾生都不會產生愛著或厭惡,是名生忍。菩薩若見眾生來為惱亂,當自念《梁皇寶懺》卷五曰:「六親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恨,一切怨懟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應當更為親愛、給予大悲心。再者,眾生之中都是未來佛,我們瞋恚則如瞋佛。瞋心為三毒之根,瞋心一起猶如仰天吐痰、逆風掃地,瞋火回燒,唯有去除瞋心後才會長一切善。

面對眾生的恭敬供養法及諸瞋惱淫欲法,雖未得道,於煩惱法中能忍,是名法忍。法忍分為心法和非心法,除了要忍非心法的寒熱風雨和饑渴老病死,依空法師也以「為惡心作因緣故有罪,雖殺眾生而無記心,是便無罪。」為例,提醒大眾要注意忍的念頭和動機,尤其是修忍辱的十大魔軍,即欲望、憂愁、饑渴、渴愛、睡眠、怖畏、疑悔、瞋恚、利養、自高憍慢。一般人認為強忍會很累,因此依空法師以三觀,即「因緣觀、空觀、慈悲觀」勉眾,了解今日果報乃過去之因所致,若心如虛空廣大的包容一切,能夠隨時提起與放下,自然不會庸人自擾,更不會受到煩惱所污染。

依空法師表示,精進波羅蜜的意義是為了要修習禪定來圓滿般若智慧,而禪定需從精進當中求。欲成佛道者可入二門,布施、持戒、忍辱可入「福德門」,去除罪垢,後能知一切諸法實相而入「智慧門」,方得不厭生死和不樂涅槃。身精進為初發心菩薩,可行布施持戒而生身未捨;心精進為得無生忍,捨肉身得法性身,對諸善法修行信樂,不生疑悔、不懈怠。一切精進需與正法相應,方為正精進,並以人頭鹿、雛鳥救火、印度擎油鉢大臣等之例,勉眾滴水可穿石、常行不廢便能破煩惱。因此,行精進的菩薩當度惡中之惡諸眾生輩,即使身處惡中仍其心不懈,生大悲心。

修行禪波羅蜜為達到不亂不味,世間的快樂是無常變化、會過去、具染污性、由樂轉苦,因此菩薩發大悲心,以常樂涅槃利益眾生。常樂涅槃從智慧生,智慧則從禪定生。可是心在動盪的狀況之下,是無法生智慧。依空法師以「密室燃燈」闡述禪定的重要性,從訶五欲、除五蓋、行五法中得到禪定。唯禪定清淨、智慧亦淨。世人亂心輕飄如鴻毛、疾風、猿猴,心相如是不可禁止,唯有禪定能攝諸亂心。人們誤以為禪是對一切充耳不聞,依空法師從證四禪的特點,詮釋菩薩觀一切法,若亂若定,皆是不二相,藉此說明真正的禪定是在動蕩的情境中,依然能對境不動,進而在禪中生大悲心。

般若波羅蜜為諸法實相,能長養出一切功德,是不可壞、常住不異的,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若人得般若,一切議論爭執之心皆消滅,猶如日出朝露失,也如幻化物,見而不可見,是假名說諸法,雖說而不說。並以《百喻經》愚人食鹽喻來形容一個人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會以憶想分別而邪心取空,因此佛門的四依止中有「依義不依語」。而般若有三種,分別是經教的「文字般若」、修行實踐的「觀照般若」和痊癒的「實相般若」。此三種般若如修行的三種過程,透過六度的修持,最終要與般若相應。

而要與般若相應則需入三種法門,即蜫勒門(大迦旃延造佛陀教法320萬言)、阿毘曇門(佛陀自說諸法義,弟子集述解其義),以及空門(生空和法空)。佛教的空不是破壞,而是一種建設、是否定之後的肯定。因此了解空性的人,會實踐布施、持戒、禪定,讓心轉為慈悲柔軟而得到真空。

依空法師亦以自身體證及對佛法的信心堅定不移來勉勵大眾,修行道場在人間,需理解身處困擾或美好的狀況和情境,皆是過去世種下的因緣,對於世間一切名聞利養應如同「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觀其無常,破己執著。


轉載自人間通訊社:
https://bit.ly/3QdqJXG

延伸閱讀:

要如何行持布施,才能圓滿六度波羅蜜,速成正覺?佛陀開示這四種法⋯⋯

我們應如何以修行的角度,看待素食文化?善慈法師談素食中的「六度萬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