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最早的僧居是甚麼樣子? 一起探秘僧居的由來

(圖:Pixabay)

提起佛教僧居,大多數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寺院」。 其實,從佛陀在世直到今日,僧居已經過了很多次的演變,現在人們熟知的有著「伽藍七堂」建築格局的寺院,已是宋明以後的事了。

那你知道最早的僧居是甚麼樣子嗎? 佛寺建築是怎樣一步步演變成今日具中國特色的佈局的? 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秘僧居的由來。

從樹下一宿到「僧伽藍」

佛教創立之後,隨僧團之擴大,信眾之供養,佛陀及其出家弟子起先那種以天地為廬舍,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簡樸生活條件,有了改變,建起了名 為「僧伽藍」的固定居止處所。

僧伽藍意譯「眾園」、「僧院」,指眾僧居住辦道的園苑庭院,從房舍的角度亦名「精舍」,意謂精進修行者所居宅舍。 由給孤獨長者施建的祇樹給孤獨園,和迦蘭陀長者、頻婆娑羅王施造的竹林精舍,為佛世的兩大伽藍,佛陀於中說法多年。

《十誦律》云:「佛聽受地,為僧伽藍故,聽僧起坊舍故。」佛聽許眾僧接受布施的地基園苑,營造伽藍,並制定了營造伽藍的基本法則。 佛弟子如大迦葉尊者等,皆親自帶頭建造僧舍。 當時的僧伽藍,只是眾僧集體居止修行的處所,其建築主要有僧房、講堂、食堂、浴室等,並無佛殿、佛像之設,僅殿廊壁上畫有五趣生死輪、佛本生故事等圖,以警策行者,與其他宗教的祭祀處所如天祠、神廟等性質頗為不同。 除大伽藍外,還有小型的蘭若,須建於離村落一拘盧舍半(約三里許)的僻靜地方,為少數或個別僧尼修行之處。 在山林中開鑿的石窟伽藍,早期也只有禪窟,中間大廳為僧眾集會、經行之處,兩邊排列僧房。

(圖:Pixabay)

佛陀滅度後的「僧伽藍」

佛陀滅度後,尤其是大乘盛行後,僧伽藍中才有了佛像之設,石窟中也出現了造有佛像、供人瞻禮的禮拜窟,具有了「浮屠祠」和僧居兩種職能 ,然所供佛像,早期僅為釋迦牟尼佛。

南傳佛寺,至今尚基本保留著早期印度僧伽藍的風貌。 在國王臣民的虔誠供養下,佛教盛期的印度僧伽藍,規模宏大,建築壯觀精美,如著名的那爛陀寺,居住僧人達萬人,不但是修行的大道場,而且是國際的佛教高級學府。

佛教入華後的「寺」與「院」

佛教入華之初,漢明帝親自迎奉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兩位尊者,招待他們住在洛陽鴻臚寺。「鴻臚」,本來是朝廷接待外賓的機構;「寺」,原本是當時官署的名稱。後來,明帝敕旨將鴻臚寺改名為白馬寺,以讚揚兩位高僧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後世沿襲,遂稱僧居為「寺」,又稱為「院」。

西晉以來,隨佛教之盛傳,寺塔石窟紛紛建立,漸遍布中國大地,至佛教盛極的南北朝,北方佛寺在北魏末達三萬餘所,南方佛寺在蕭梁達二千八百餘所, 杜牧詞「南朝四百八十寺」,僅舉其著名者而言。 北魏洛陽永寧寺的宏偉壯麗,曾令天竺來的菩提達摩大師嘆為稀有。

唐以降之「叢林」

唐百丈懷海禪師創立禪宗僧居,稱為「叢林」,當時叢林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寮舍等建築,不設佛殿,與佛世僧伽藍的風格最為相近,並適應中土國情民俗 ,建立了農禪並舉的制度。

宋代以來,叢林寺院逐漸形成諸宗大體一致的規制格局:寺院主體建築一般按「川」字形布列,包括供佛、菩薩護法神像的三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伽藍殿,安置法寶藏經的藏經樓或毗盧閣,供祖師的祖師殿、羅漢堂,供講經說法、集會、坐禪、傳戒用的法堂、禪堂、念佛堂、學戒堂,供僧眾起居、接待用的方丈、茶堂(方丈接待室)、客堂、齋堂、僧寮、客寮、延壽堂(養老之處),藏舍利、骨灰的佛塔、 塔院,置鐘鼓的鐘樓、鼓樓,及放生池、蓮池、亭台庭園等。

明朝以來,最常見的「伽藍七堂」的建築格局,一直沿襲至今,形成集信眾禮拜遊觀場所、僧俗學修道場及園林、佛塔等於一體的具中國特色的綜合佛教設施。 藏傳佛教的寺院,規模更為宏大,如甘孜的噶陀寺,最盛時集僧達十三萬人之多。 藏傳佛寺中還多設有僧伽教育、印經造像、醫療等機構。(摘自《法音》雜誌1992年第91期)

轉載自鳳凰網佛教:
https://fo.ifeng.com/c/8S3Myu5iZ7f

延伸閱讀:
伽藍七堂略說:佛寺堂宇配置因應環境及教義而異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