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答疑:佛法的修行難嗎?

(圖:五台山佛教)

《信心銘》是東土禪宗三祖僧璨大師所作的十分重要的禪宗文獻。 在這篇四字一句的偈頌類文章中,不僅明確提出了禪宗的理論原則,更詳細介紹了具體的修行方法。 就以全篇的最初四句為例: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從佛法的「至道」談起,卻又能落腳到「但莫憎愛」的行為上,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對佛弟子的修行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本文就從這四句話入手,希望可以為大家進一步深入研習《信心銘》提供一些幫助。

(圖:五台山佛教)

至高無難

道有大道,有小徑,還有外道,甚至旁門左道⋯⋯然而這些都不是至道。至道是甚麼呢? 無上菩提、清淨法身才是至道。佛有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清淨法身不是指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化身佛,也不是無量相好莊嚴的報身佛,而是指我們當下這一念自性清淨心,這才是最高無上的至道。

依照大家一般的理解,既然這一念心,這個至道,本身已經超越了聲聞道、緣覺道,甚至不是一般的菩薩道,自然是不可思議,乃至高深莫測、遙不可及的。但僧璨大師卻在這篇《信心銘》的開頭就告訴我們:至道無難。 也就是說,要悟到這個至道,並不是很難。 凡有心者,皆當作佛,所以人人都能成就至高無上的佛果,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 所以過去有古德開悟時說的「踏破鐵鞋無覓食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也正是這個道理。

我們學佛的人,每個人都想開悟,都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悟到這個至道了,在處處隨拈一法都是,所以實在不難。 既然不困難,為甚麼修行的人很多,悟道的人卻很少? 悟了道之後,成道的人更少! 所以我們要更進一步分析:當中原因何在呢?

唯嫌揀擇

僧璨大師在隨後就給了這個原因:唯嫌揀擇。這念心如果起了分別,落入取捨、憎愛兩邊,想要體會這個「至道」,那就很難了。 要契悟不可思議、不可議的這念心,契悟無上菩提心,首先這念心要不去揀擇、不起分別。

我們凡夫的心,時時刻刻想東想西,念頭來來去去,歸根究底就是因為有所揀擇。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把分別、揀擇的執著拋掉,不要去分別哪個是正、哪個是邪,哪個是大、哪個是小,只有當下這念心不繼續在是非分別中輪轉,清淨自性才能得以彰顯。

這樣做不是不辨正邪、不分善惡,而是一般人一想到正邪,心就在分別、計較地想現在、想過去、想未來⋯⋯無論想到甚麼,都是攀緣。 想到善事,是好的攀緣;想到惡事,是壞的攀緣;乃至於想到求道,起了一念求道的心,又會攀緣在道上。 這種攀緣不停的狀態,就與佛法的修行漸行漸遠了。

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學佛修行不就是要念念在道嗎? 我們需要知道,「唯嫌揀擇」也好,乃至整篇《信心銘》的內容,都是在闡述「至道」,而非方便道。 若就「至道」的層面來說,這念心攀緣在道上還是一個方便,只是向一處好的境界去「揀擇」,還是有分別有取捨。 即便所揀擇的對像是「道」,仍舊與「至道」相違。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 僧璨大師給了四個字:但莫憎愛。 只要此心不憎不愛,就能夠洞徹朗然,明明白白。 所謂「憎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不如意的事情就討厭,這是憎;看到好的事情就喜歡,乃至於念念不忘,這就是愛。 然而這裏的「憎愛」二字,還不單指憎恨和愛念,而是包含了一切兩邊的分別取捨。

兩邊的範圍包括得很廣,明暗、動靜、內外、遠近,善惡、是非、美醜⋯⋯這都屬於兩邊。 有兩邊的分別,自然就有憎愛、取捨。 乃至於修行過程中,心中已經沒有了憎、愛這些粗重的煩惱,不落兩邊,但是坐在這裏不是昏沉打瞌睡,就是散亂心不安,這昏散二法仍舊屬於兩邊,也還是「憎愛 」的範疇。

如果能夠不去「憎愛」,就會「洞然明白」甚麼呢? 明白「至道」,明白不落兩邊、清楚明白的這一念自性清淨心,就是中道實相,就是至高無上的菩提大道。 歷代祖師「燈燈相傳」的也是這個「至道」,都不出這一念清淨心。

我們這念心本是無遠弗屆的,既無有邊際,也沒有形象,卻能明白至道。 只不過我們凡夫眾生的心時時刻刻都在揀擇、憎愛當中,有了執著掛礙,落入了兩邊,這個心就黑洞洞的。 我們的心若能不住兩邊,就可大放異彩,十方洞徹,了達無礙。 所以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轉載自五台山佛教:
https://mp.weixin.qq.com/s/…OAjdqw

延伸閱讀: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何濼生教授談僧璨大師《信心銘》的心安妙法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